根据中国的传统,父母去世时,长子会继续祭祀祖先,因此他也将继承祖先牌位或遗像摆放的住宅。另外子女平等继承父母的土地,因此,子女们在各自分配的土地上盖建房屋,彼此互为邻居。如是中元节祭祖活动,如“接祖·送祖”仪式基本都是子女共同执行,而亡灵停留期间的“下饭”则是轮流准备菜肴供奉。
湖南和沿海地区不同,从整体来看,城市化住宅并未如沿海地区发展迅速。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促使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民房逐渐被改建为高楼大厦,亲戚间的走动开始减少。而中元祭祖仪式也逐渐“核家族”化。
如今,用于祭祀祖先的祠堂已逐渐消失,互为邻里的亲族关系正在淡化。除了清明节扫墓之外,湖南地区的中元祭祖仪式已开始简化。随着家族制度从“宗族”变为“家庭”,祭祖的仪式也在“核家族”化。湖南株洲市区,现今每逢中元节前后,可看见很多中老年夫妇在湘江边烧纸钱祭祖。可见中元节俗的氛围正逐渐淡化。但通过当代湖南各地的中元祖先祭祀活动,可窥见民众内心深处尊老敬老之心与期盼祖先庇佑子孙之意。
参考文献:
[1]杨思民.论中元节的形成、发展及文化价值[J].贵州文史丛刊,1991(02):127-133.
[2]傅功振,樊列武.浅析“中元节”及其现实意义[J].寻根,2008(02):39-41.
[3]刘道锋.梅山民俗中的鬼节文化与古代的秋尝祭祖仪式[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01):36-38.
[4]萧放.亡灵信仰与中元节俗[J].文史知识,1998,(11).
[5]雷晋福.嘉禾“中元节”[J].湖南文拾,2003(4).
作者简介:
曾琴,湖南邵阳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日民俗文化比较、日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