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正视伪君子 (二)

时间:2024-04-14    来源:馨文居    作者:馨文居  阅读:

  (二)

  儒学被批评者斥为伪善。孔孟对乡愿表现的伪善,却是深恶痛绝。

  孔子从来就不含糊:“乡愿,德之贼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孟子更是不厌其详:“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对这类人欲否定举不出过错,想讽刺找不到理由,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

  我有种感觉,儒家被冠以假道学伪君子,与满清皇族的刻意栽赃、恶意丑化有关,其意就在打击汉儒的文化自信。不过这只是假设,尚需小心求证。

  五四运动以来,批孔成为时尚,国人越来越热爱贬损伪善,言辞丰富且犀利,诸如笑面虎、两面派、别有用心、披着羊皮的狼……但对真小人,反倒一直宽容有加。

  十年探索时期,曾有贫宣队、工宣队及军宣队轮番掌权作主。这些大爷们坐上主席台,最爱吼出又自豪又时髦的开场白:“我是个大老粗!”革命群众坚信不疑:高贵者最愚蠢,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口号振聋发聩: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发扬痛打落水狗的革命精神……

  崇尚斗争的大环境,造成了人们普遍轻视知识,唾弃温情,世风日渐低俗化粗鄙化。于是巫陷告蜜、文攻舞斗横行无忌,斯文扫地、道德沦丧成为新常态……这应该是在警示:批判伪善,意味着释放真恶。

  历史大概真能沉淀于群体意识之中,长期影响人们的言行。有文章介绍,近期做过一个小测验,结果是大多数人赞同“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查查网上议论,竟是罕见的几无杂音:《恶很可怕,但比恶更可怕的是伪善》、《王蒴:中国社会最可恶处在于伪善》、《莫里哀:伪善比真恶更可恨》……著名的易钟天教授,也没缺席这出大合唱:真小人就比伪君子更让人放心,也更靠得住……伪君子装(伪装),真小人不装(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真小人反倒更接近于善。

  看看微信群聊,自信爆棚的时政写手们,有的勇于嘲讽公正、良知,有的公然自称俗人、小人……但愿是俺杞人忧天:各种反智的历史后遗症,宁做真小人的社会共识,会不会流传恒久远?

伪君子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