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浅谈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中的角色创造

时间:2024-05-14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张颖锋  阅读:

  基于指导学生参与到藏文化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并与其中的创作团队以及担任文成公主的扮演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所以本文借此机会将文成公主的角色创造过程进行阐述和真实的表达,来研究和讨论对角色的创造。目的是更进一步地了解多元化的戏剧作品。对于不同的大型剧目创作,我们需要生在其中,活在其中,创造出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并挖掘到剧目最本真的意义与思想。完成细节上的角色分析,成为真实的“我”,观众眼中的“她”。

  一、《文成公主》的创作背景

  《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是由域上和美集团、拉萨市布达拉文旅集团斥巨资打造。总导演是梅帅元,他是中国实景演出的创始人,也是著名旅游演出总导演。副总导演是白芨老师,其担任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专业导演、国家一级编导、西藏舞协副主席。

  《文成公主》一剧由汉族和藏族文艺骨干组成优秀主创团队,精心创作、共同打造。综合运用到大唐的歌舞和西藏地区流传久远的藏舞、藏戏等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以拉萨自然山水为背景,配合人工舞台和高科技视听技术,将戏剧、音乐、舞蹈融为一体。《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以拉萨自然山川为背景,在高原圣域的璀璨星空下,讲述了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循着文成公主的足迹,叩响历史的回音,把时光推回到1300多年前,再现了文成公主历经艰险的漫漫征途和曲折的心路历程,演绎出大唐盛世的爱情传奇,传唱了汉藏和美的动人史诗,起到了弘扬主旋律文化、推动民族大团结的作用。

  《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属于实景演出,也属于旅游戏剧,《文成公主》的开发与运营不仅拉动了拉萨文旅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同时向广大人民群众及进藏游客宣传了民族团结、藏汉和美的主旋律,弘扬了藏文化精髓。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演员是演出艺术的中心,根本任务是将演员的形象同角色融合在一起,鲜活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那么演员要塑造角色需要分为剧本分析、人物分析、角色体现这三个步骤,以下是根据《文成公主》这部史诗剧所做的进一步分析与阐述:

  二、《文成公主》中的剧本分析

  剧本分析是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演员创作的另一个步骤,剧本分析的过程需要做以下工作:

  (一)分析时代背景。剧作的主题人物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演员需要了解该剧作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时代背景会产生不同的人物关系与人物习俗,有着不同的矛盾冲突以及形态。任何作品和人物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包括剧情发生的年代、地点,以及当时的经济状况、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

  《文成公主》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641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在当时,唐朝繁荣昌盛的景象,是吐蕃无法相比的,即便如此,自幼聪慧美丽的文成公主没有拒绝,而是勇敢担下和亲重任,前往逻些。据史料记载,在文成公主陪嫁品中有“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疗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著论4种,诊断法5种,理疗器械6种,带着各种谷物,还带了现在作为西藏地方主要食物的青稞种子。这都带给当时的吐蕃带去非常大的帮助。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经过上述的分析,对“文成公主”的时代背景有了深入了解,因此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不能够过于现代化,而是需要将自己置身唐朝那个时期,在表演过程中时刻注意这一决定因素。

  (二)分析主要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在戏剧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好的戏往往是扣人心弦的,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抓住观众,使得观众感同身受,使其激动,引发其喜怒哀乐。在《文成公主》整个演出过程中,文成公主一行人在过雪山时突遇雪崩,她的坚强感染了与她同行的众人。作为一名身份尊贵的公主,她为了更多人的安危,不顾生命危险冲在最前面,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一面是恶劣的环境,一面是美好的向往,给全剧带来更多富有色彩的感受。更具有代表性的是另一方面,文成公主赴藏之时,是一名只有16岁的少女,抛却中原繁华而入藏又是多么的无助与不舍,但是另一方面,她身负和亲的重任,这一矛盾冲突给人物添加了更多的色彩。但是她却用大爱与无畏化为力量,她忍痛摔下父皇留给她的一面宝镜,毅然决然踏上和亲之路。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文成公主自身内心的大爱与民族大义,在面对背井离乡这种情况下的矛盾冲突的结论。

  (三)挖掘最高任务。剧场艺术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舞台上传达出作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感情,其理想、痛苦和喜悦,将吸引着舞台上的一切动作的任务,一切话语的任务,激发演员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自我感觉诸元素的创作意向的基本的、主要的、无所不包的目标称作作家作品的最高任务。剧本中的事件都要服从于剧本总的灵魂,作为演员,要认识一个形象,必须看他心中向往和服从的目标,对于作者及导演投入那么多智慧和热情的情节、事件,也需要从作者的主导思想和总的意蕴去理解,也就是从最高任务去出发。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道:“剧本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剧本的一切大小任务,演员的一切符合角色的创作意图和行动,都是为了要完成剧本的最高任务。”

  此外,艺术没有思想,就好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会有一个深刻的主题和意蕴。如果演员在创作中不理解剧本中深含的创作意蕴,不知道剧作中为什么要写这个事件,为什么要表现这一冲突,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人物,也不清楚角色在全剧中的作用,那么将不会塑造好角色,更不会将人物的动作贯穿起来通向全剧的最高任务。所以作为演员,更需要调动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以及全部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去进行深入挖掘。

  在这次的指导实践过程中,让人体会到文成公主这一人物的大爱。此外《文成公主》剧作中贯穿全场的“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的伟大思想更是值得我们深刻体会的,更是直接昭示了汉藏同宗,民族大团结的和谐气氛,带给观众直指人心的温暖与震撼。

  (四)规定情境的体验。在演出过程中,规定情境的不断变化需要演员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加准确地去表现,例如:四幕中过雪山的情景,在演出中不是真正的爬过巍峨的雪山,也不是真的冒着大雪,那么就需要演员时刻提醒自己,在演出中如何去体会真的走过雪山的情境,需要回忆起现实生活中自己在遇到大风大雪时自己身体的反应以及动作的变化,以及在走雪地时被滑倒时的身体反应与动作幅度。另外还需要去观看一些影视作品,让自己增强体验,此外在剧中的辅助道具上也会有一些鼓风机和造雪机让演员增强感受力。

  三、《文成公主》中的人物分析

  在做完剧本分析之后还需要做人物的分析,否则无法完成人物角色的塑造。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一)掌握文成公主内外部形象。角色的外部形象是观众对于这个角色的最直观的感受,对于角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演员在进行角色创造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先构思角色的外部形象,因为角色的思想情感和性格都是通过外部特征来进行表现的。对角色外部形象的构思首先要使角色符合人物的时代特点,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不同时代也会有其鲜明的特征。其次,对角色外部形象的构思要符合角色内部的规定情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和爱好,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特质。

  在《文成公主》剧目中,女主角所塑造的外部形象便是美丽大方的一位唐朝公主,服饰妆容方面都会借鉴到唐朝所拥有的元素,例如服饰的刺绣,将“龙凤”刺绣在服饰上,从而体现公主的地位;还有一些花朵的图案,去体现出这个花季的女孩子是多么的美丽动人;并且唐朝时期以肥为美的审美特征,在剧中服饰上也会有所体现,例如衣领偏低,束腰。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大多以圆场的步态来体现出美感,在动作方面会以舒展的姿态去表演,与台词中相互呼应,台词中的过渡也会由腼腆害羞逐渐迈向向往与期盼。可以带给观众直接的感受与遐想。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又有着不同的内心,不同的内心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虽然人的内心世界是看不到的,但是这却又是可以体验到的,而这都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角色内部特征的构思也要符合内外部规定情境制约的,是合乎角色性格逻辑的创造性想象。也就是“演的是心”,演员也要深刻洞察到人物的内心,因为人物的内心往往是复杂的,也许一个眼神就包含了千言万语。演员依据剧本提供的人物性格,进行二度创作,凭性格化的能力,运用内外部技巧,塑造出性格鲜明、准确生动的角色形象,体现剧作的思想内容。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善良大方,虽然留恋故土,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作为16岁的女子,在深宫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接触的信息都是单纯的,可在接到和亲的重任时,她的从容不迫,并不像是这么一个女孩子身上所具备的,这也是文成公主的一个重要的品格,她愿舍己为国,她的大爱贯穿在全剧之中。

  (二)理清剧中的人物关系。在剧中,根据不同的人物关系,人物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有所不同,语言台词与动作中也会由不同的分寸与尺度去表达。

  文成公主与唐太宗——父女、君臣关系;

  文成公主与禄东赞——君臣关系;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夫妻关系;

  松赞干布与禄东赞——君臣关系;

  唐太宗与松赞干布——盟友关系;

  理清了人物关系之后,我们能明确地了解到,文成公主与父皇唐太宗交流时需要注意尊敬与敬畏;在与夫君松赞干布交流时需要注意在有爱意的同时也有尊敬之情;另外在与使臣禄东赞之间的交流则需要注意距离与敬意。

  (三)找准角色的最高任务和贯穿行动。舞台行动是演员根据剧本的故事、情节、事件构成的贯穿行动,进行每一个行动的安排,按照导演的要求和演员的艺术创作后展现在舞台上。生活中的行动是对现实生活中客观的真实反映。行动的动机和目的都是角色所应有的,所以是演员的自觉行动。行动是演员在假定情境中当众进行人物创作,还要达到令人信服,真实的效果。

  行动是表演的核心。行动的三要素是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是动作的任务,为什么做是行动的目的,怎么做是行动的方式。行动是演员进入角色时的突破口,是创造角色的基础。

  通过对剧本的研读和深层挖掘,另外还有通过查看文献资料,与导演的沟通交流,得出文成公主的人物塑造是要让汉民族与藏民族和谐相处,完成汉藏团结的重要使命。

  因本剧仅仅围绕文成公主的历史故事进行演绎,那么文成公主的最高任务也就是剧本的最高任务,文成公主的最高任务是要完成和亲重任,完成民族团结,由此得出了文成公主的行动线:远离故乡、摔碎宝镜、初踏高原、冲破暴风雪、汉藏和美。这些行动都是紧紧围绕着大爱与民族团结的目的去进行。

  四、《文成公主》中的角色体现

  《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是极具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特有的实景戏剧与旅游戏剧,所以作品深入汉藏历史文化、民族风俗、自然景观中发掘资源,综合运用大唐歌舞和西藏地区流传久远的藏舞、藏戏、佛号念唱等艺术形式,并且通过大量的唱词与地方特色舞蹈来进行演出,因此演出过程中演员需要通过唱词与舞蹈动作来塑造角色。

  (一)具有诗化特点的唱词。《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诗剧中,采用歌舞的形式去演出,剧中诠释了文成公主从16岁担下重任之时的期盼与美好想象,“远方的赞普啊,怎知道蜜蜂会认出我的容颜”,她的娇羞与期盼都从歌词中交代给观众。

  在剧中第二幕悠远雄厚的唱词中,公主离开长安前往逻些城,漫漫长路,公主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但想起和亲重任,毅然摔碎宝镜,斩断乡愁,带着“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的情怀,继续走在前往吐蕃的路上。

  第三幕,漫漫长路,文成公主和送亲队伍,一路带着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绫罗绸缎、书卷典籍等前往吐蕃,怀着美丽遐想的公主,与松赞干布在梦中相会。梦里皎月当空,一群穿着花朵衣裳的舞者,拿着铜铃执着手鼓,围绕在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身边,跳起曼妙的舞。梦醒来,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吐蕃大地。她将第一把青稞种子撒向大地。“你的心愿随和亲而圆满,我的情感随风传遍天下”,她祈祷着这里的一切都能越来越好,盼望着五谷丰登,人民生活富裕。

  第四幕中,吐蕃大地上是松赞干布热切的期盼,西行道路上是文成公主坚毅的步伐和使命的召唤。“雪山啊雪山,天上的摇篮,我是那初生的婴儿,睁开眼看到了天堂。”“我是天堂里放牧的姑娘,唱着歌走在回家的路上”,交加的雨雪刺痛着脸颊,吹打在文成公主的身上。狂风挑衅着载有释迦牟尼佛的木车,送亲队伍在雪山上寸步难行。终于佛车还是陷入了泥土,文成公主百般推拽也无济于事。柔弱的身体昏倒在这片狂风暴雪之中。剧中便是如此真切地表现出和亲路上的不易,文成公主又一次用她的无畏和大爱见证了奇迹。在整幕表演过程中,这场是最为辛苦的,剧场飘雪带给演员和观众都最真实的体验。

  在翻越雪山之时,所遇到的困难,佛祖被感动,帮助她走出困境,她带着大唐的期盼,带着赞普的愿望,走向吐蕃大地,走到赞普的身边。

  第五幕,文成公主历经艰辛,携带着大唐璀璨文明,平安抵达逻些,与松赞干布完婚。“万水千山,不断的情缘”,吐蕃人民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伟大的历史时刻。或许是正因为赞普的期待与梦想,使得公主不辞艰辛,割舍下对故乡的思念,坚强地走到吐蕃。就在此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剧中,这场汉藏和美的史诗大剧,也要落下帷幕,但就是这个时候,仿佛在剧中就窥见到了吐蕃繁荣昌盛的未来。

  全剧中,用诗化的台词来塑造角色的美感,台词中既具有古典诗词的意境、韵味、体式,还巧妙运用大量古典诗词,运用短句、排偶句式、对联形式,将情境再现,也将人物在观众面前树立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使观众受到的感染更加有力度。

  (二)具有极致美感的舞台动作。舞台动作不外乎舞台上走路,移动,做手势,诸如此类。关键不在于手脚与身体的活动,而在于内在的、心灵的活动与意向。所以永远不要把“动作”一词理解成演戏,不要理解成外部的、形体的,而要理解成内部的、心灵的动作。其中每一个动作又都是由意向以及为了目的的动作欲求或内在推动所组成。舞台动作也是需要沿着贯穿行动线奔向最高任务。

  在整个演出过程中,由内带动,再到外部的肢体变化,导演没有给更多的约束,而是给予了演员更多发挥的空间,通过演员自己内心的变化,带动肢体的变化,根据歌词情绪的变化,去进行人物的体现。

  在演出过程中台词的表达方式由歌曲演唱方式代替,而在整个演出期间,因远距离的表演,大多以放大的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去呈现演出效果。肢体语言是现代戏剧表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剧中演员需要运用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形体表演形式来展现作品内容。借助于肢体动作进行人物内在世界和情感生活外在的体现,对于剧情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和烘托的作用。又因为极强的时代感与历史感,使得文成公主人物的举手投足之间的灵气愈来愈强烈,也使得演员对角色把握更加准确,让角色更加符合当时年代,符合当下审美。

  五、结语

  艺术是虚构的,作为演员,每一次的创作都离不开剧情,剧中环境,规定情境,人物关系,包括发生的事件都需要强烈的真实感、信念感。

  作为文成公主的扮演者,演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集中精力地表演,这样才会使得呈现出的效果栩栩如生,观众才会觉得演员就是戏中的“文成公主”,也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呈现出的作品真实感强烈。所有的舞台实践都需要与理论相结合,演员需要去完善对人物、对剧情的细节分析,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并且需要更多地去注意人物以及剧目的最高任务,这也是在表演这条道路上需要坚持的。

  参考文献:

  [1]吴信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5.

  [2]谭力.文成公主[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文讲演谈话书信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4]康洪兴.戏剧导演表演美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

  [6]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创造角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7]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

  [8]查哈瓦.导演学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9]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10]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

文成公主 史诗剧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