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之思

时间:2024-09-16    来源:馨文居    作者:郑 超  阅读:

  【摘要】 丘奇兰德的《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是一部立足于当代语言学的科学哲学著作。范·弗拉森向“科学实在论者以及顽固的经验论者”推荐阅读此书,而C·斯马特则建议“所有对心灵哲学感兴趣的人们”亦需如此;P·斯蒂奇更是赞之“一本令人欢呼喝彩的书”,因为这本书“向我们表明了我们也许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觉意识和内省意识,以及开始凭借科学提供的范畴来看待物理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方法”。

  【关键词】 科学实在论;认知;意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045-02

  一、科学实在论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一)丘奇兰德的立论基点

  张燕京认为:“(此书)实际上是丘奇兰德站在科学实在论的立场上所系统阐发的语言哲学思想(的集合),其目的是借此表明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功能。”本书的开篇,丘奇兰德便指出,“对分子、星球、原子核以及电磁波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理解与我们常识的知识应是两种不同类的知识体系。”人们普遍接受经验论的理由在于,大部人都希望通过阐明理论概念必定与非理论概念之间具有的特定种类的关系来说明理论概念,或者是为某个理论信念奠基石以及作辩护。传统经验论认为,知识大厦有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基础部分,由非理论的经验知识构成,是整个知识大厦的基础,另一个部分建筑于第一个部分之上,由理论知识构成并受经验知识的检验。然而,丘氏认为,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完全是胡说,因为“理论的东西(科学)与非理论的东西(常识)之间确实存在真正的区别”似乎是错误的。其条理为:

  (1)全部理论都证明在本质上不是附属的,凭其自身就是潜在自主的架构。换言之,看起来所有知识(甚至是知觉知识),都是理论的知识,根本不存在诸如非理论理解的东西。

  (2)对于新理论架构的学说与本体论,不能采取工具主义或其他非实在论的态度(除非放弃求“真”)。因此,我们的常识架构必须承认,它容易遭受同样的一般来说解决理论问题的各种批评。

  (3)知觉信念的集合必须看作是理论信念集合的子集:粗略地说,它们可以看作是那些单称的理论信念,而那些的单称理论信念是作为对知觉者感觉状态的自发的非推论反应而获得的。

  (4)一般来说,由于有了单称的理论判断,知觉判断的适当性问题部分就是一个背景理论(概念架构)适当性的问题。这里,知觉判断恰恰是根据背景理论的术语表达的。

  (5)科学的作用就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优越的,以及从长远看来,也许是意义深远的不同的世界构想,甚至是在知觉的层面上。

  (二)丘氏理论的逻辑关系

  上述条理是科学实在论的主要理路之一,下面便据此来进行简要的分析:

  (1)实际上就是在建立一个基础的实在观,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源于常识的可错性,丘氏想要告诉人们的就是,一切被常识所表征的事物,其实质就已然形成了一个可供交流的社会性网络。常识扎根于知觉信念,常识的可错性证明了经验概念的通假性。在这个基础上,(2)坚持走向了“有就是有”的实在论基础,即人们不必怀疑自己的常识不存在,即便它可错、可假甚至在刚出生时几乎没有。因为人类必须在坚持“求真”的基础上,才可能诞生出各种知觉模式,当然,坚持常识这样的知觉模式是可错的,正是科学模式得以可能的理论基础。所以,(3)强调了知觉信念是理论信念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往往又是人们在生活中能够进行各种判断的前提,一个真实事物走向一个对应概念的过程往往需要经历知觉判断的磨合。紧接着,(4)向人们坦言,磨合一旦形成,自然也就产生了所谓的知觉信念,而一切理论信念的成立基础都需要结合这种稳固的知觉信念而建立。最终,结论(5)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当然它颇受攻讦,毕竟在建立科学知识大厦的过程中,一旦地基(前提)崩塌,那么一切构建相关理论的努力往往付之东流。换言之,常识可错,科学(尤其是在时间维中)也可错,而在对建构科学理论的过程中的“常识”基础的客观性作辩护时,经验主义者似乎从未令人满意。这里可以这样来理解,即科学实在论本身要人们面对的是,“望梅何以能够止渴”的认识性问题,以及在“望梅止渴”发生作用的理论环境下如何应对“望梅不能止渴”的经验现象。

  丘氏认为,“知觉就是对于包含在我们的感觉或感觉状态中的自然信息的概念开发。”这种理论的基础乍看有些类似于贝克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只是在丘氏的语境中,默认分离了知觉与自然。所以,丘氏的理论立足于康德分立物自体和现象的基础,是对知觉何以可能的进一步论证说明。他顺应时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努力建构有关语句的科学理论体系,走向了关于认知的成因分析。

  二、知觉、理解与心灵

  (一)语句区分理论

  丘氏借由拥有能够“看到”温度的能力的红外线人出发,引出了对表征外在事物的观察谓词的语义学看法,即如果一个语词在语义空间占据了一个确定的位置,那么它在那个空间中必定处于联系之中;必定与语义空间中的其他成分具有一定的语义关系。对于一个给定感觉能够是φ的感觉,丘氏作出了自己的主客意向性之间的区分:

  客观意向性:一种给定感觉对于一个人x而言是φ的客观感觉,当且仅当在正常条件下,这种感觉在x中出现仅当在x的知觉环境中的某物确实是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主观意向性:一种给定感觉对于一个人x而言是φ的主观感觉,当且仅当在正常条件下x对于任何这种感觉的典型的非推论的反应是某个大意是某物是φ的判断。

  这一表述其实是丘氏为了将传统语句区分替换成另外一种结构的铺垫。对丘氏而言,这里的主客区分,其实质就是为了表达,语言是连接知觉与世界的中介,从而一步一步引向对传统经验论的批判。丘氏认为,如果人们对于“所有单身汉都是未婚男子”这个句子加以否定,就会使得人们对“单身汉”的理解产生矛盾。但事实上,这个句子的本身与“单身汉”的定义毫不相干,因为单身汉的真正定义应该是“没有伴侣的男子”。显然,这个被丘氏认为显然为真的分析语句,其实是带有经验色彩的假语句。

  (二)意义与理解理论

  基于科学实在论的语词意义的刻画,丘氏提出了意义理论与理解理论。文中提出了两组概念:

  (1)意义概念与意义相同概念。语词T对于α与β这两个团体具有相同意义,仅当在每一个团体中对于T在语义上重要的语句构成的各自集合具有相同的成员。

  (2)个体理解概念与理解相同概念,一个人x关于T的理解与另一个人y相同,仅当它们各自T-集合在系统上更重要的语句成员是相同的。

  这样区分的目的,一是为了建立一个可能交流的语言体系,二是提供相关语词意义不同时的可争辩平台。对于意义与理解理论,需要承认理解区域文化之间的可通约性。相较于绝对的不可通约,丘氏的通约程度化理论更加准确,即语言之间翻译出具备各自独特意义与可供理解的程度。

  丘氏举了德文的“baum”与英文的“tree”的例子说明(1)(2)是语义重要性(个人认识)向系统重要性(社会交流)辐射成立的普遍依据。而T-集合,可以将之替换成各种语言范式(内涵文化间的“可通约”程度),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辅助理解这些理论:一个人在某个团体内部也许听得懂却不会说;方言也难以与标准的书面语体系一一对应。然而,不得不承认,一些语词的实在意义是普遍适用的,一个区域称为“树”的所指到了另一个区域的语言中,不会变成“花”。科学体系的优越性在于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本质规定与经验验证体系,这与常识的体系建立相比,多出了许多可证伪的方法。

  三、自我感悟

  一个人从婴儿发展到成人都难免经历知觉上的蜕变,而说话却是一种能力,与神经元内部活动存在相当大的不可通约的程度,所谓“听得懂却不会说”与“看得懂却不能转述”便是两者间的显然差异。但是,应该相信,即便文化不同,也可以理解。人的语言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社会向前进步的一条可以期待的道路就是语言文字上的统一。科学的体系之所以让当今世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语言学的角度上来说,它正在推动一套科学语言体系的普及。常识中有关温度的表述大概只是表征冷暖罢了,而科学语言体系却能够创造出“平均分子动能”的语言范式;量子物理与经典力学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然而在为了常识的方便理解上却可以将量子物理公式在某种情况下还原为经典力学体系。

  让人类普遍理解的科学语言体系是一个长时段的习俗化过程,当然,每个人身处这样的习俗内部,即便不相信也难免随波逐流。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思想革命,使得人们普遍认为日心说即为真理,但是,一旦出现“地日皆非中心说”的思想,又有多少人能够正确识别它究竟是对是错呢?在形成真理的过程中,科学体系提供了与常识相比具有更大优越性的体系。但是,科学自身也会成为常识。需要明晰一点的是,科学工作者应该是在哲学的“怀疑”下“求真”,但社会群体却难在“真理”的环境下“存疑”,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危害由此而生。因此,时间维度使得人类成为愚蠢的(无论过去多么聪明),也成为伟大的(无论过去多么渺小)。站在时间的视野之中,不难发现,人类的思想与实践其实就是世界的展开。

  参考文献:

  [1](美)丘奇兰德.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M].张燕京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燕京.从意义理论看反实在论对实在论的反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22-25.

  [3]张燕京.论丘奇兰德基于科学实在论的语言哲学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03):1-6.

科学 心灵 可塑性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