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暗示的意义

时间:2024-12-15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佚名  阅读:

  下面我们要欣赏的这首诗歌作品同样来自生活,紧扣社会现实,而且在诗歌创作中也同样采用了象征手法。

  记得黑格尔老人有一句这样的话:“象征要使人意识到的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出来的普遍意义。”

  比如诗人程维的《我是手机》:

  拿手机的人

  经常拿着手机

  在街上喊人

  “喂”了好一阵

  仿佛才说

  我是手机

  别把我当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我是手机”当作象征作为意象创造的一种手法来讨论,指的不是广泛的、赋予人的感受和意念的无所不包的象征性,而是作为诗歌作品的形象构成的一种手段。

  拿手机的人

  有时把手机放在耳边

  对满街嚷嚷

  好像要告诉所有人

  他在打手机

  你们说话暂停

  在这一小节诗歌作品里,赋予象征意义的“手机”总有比它自身大的含义。因为意象、比喻也有大于它们的含义,所以它们有时与象征很难分辨。

  拿手机的人

  有时特别深沉

  手机贴在脸上

  他却默不作声

  使人想到手机另一头

  在等他作出重要决定

  而在这里,为了把握的方便,我们可以按照劳·坡林的看法来做一个大致的区分。未被修饰的客观意象意味着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比喻意味着并非它所描写的,象征意味着既是它所描写的同时也是超越它所描写的。

  拿手机的人

  在人流中走来走去

  拿着手机

  举起

  放下

  都显得分量不轻

  诗歌作品里的意象,本身就是经过诗人情感选择的、具有象征性的物象。比如“拿着手机/举起/放下/都显得分量不轻”这几句话确实是具有象征性的。

  拿手机的人

  有事没事

  总要装模作样

  拿出手机来听听

  仿佛他不是领导

  就是大款

  拿手机的人

  不说则已

  一说就把手机

  当成了炸弹

  从这首诗歌作品里我们可以读出,由于象征是在具体事物上赋予了不完全确定的意义,所以只有靠读者自己去品味,启迪读者自己去确定的一种诉诸感官又超越感官的形象创作手段。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