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凡是感动人的诗歌作品,必然是流露着真情实感,并呼应着诗人心灵和灵魂的诗歌作品。历史上留下的著名诗篇,之所以能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们能以真情拨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比如张继的《夜泊枫桥》等。
所谓“愤怒出诗人”,这是西方流传的一句名言。它从创作的心理角度谈到了诗人往往诞生于愤怒,诗作往往是人的愤怒情感的发泄。这句话在我国古代的《诗经》中也能找到它。《诗经》中的无名氏已在吟唱:“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君子作歌,维以告良”,心之忧,故歌且谣。尽管“状”和“愤怒”在情感的强度上有别,但如与欢愉、和平、宁静的心理相比,毕竟还是可以把它归为一类,即属于创造性的经历和情绪。这可以说是古文人“发愤著书”说的先声。
其实,这无非都是在说只有情到极致之时,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的诗歌作品来。所以,徐志摩在他的诗集《猛虎集》的序言中这样说道:“我只要你们记得有一种天教歌唱的鸟,不到呕血不住口,它的歌里有它独自知道的另一个世界的愉快,也有它独自知道的悲哀与伤痛的鲜明;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出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浑成的一片。”
这里所强调的,就是诗人要唱出生命深处最本真的情感。比如在悼念被张达民和唐季珊虐待而自杀的中国早期电影杰出的代表人物、一代影星阮玲玉的诗篇中,诗人程维的《上海红颜阮玲玉之死》一诗就写得非常感人:
被揉碎的一枝
苦命蔷薇,她尖叫的灵魂
为何如此不安
经年不散。她凄艳的倩影
我见犹怜
却命若悬案
她苦涩的美,虽已消失
却没有停止
对生者的追问
据悉,阮玲玉在二十五年的短暂生命中,主演了二十九部电影,以她朴实、细腻和传神的表演,确立了在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在上海新闸路沁园村的住宅服安眠药自尽。消息传出,上海十万市民自发为她送葬,鲁迅先生奋笔写了著名的《论人言可畏》一文,痛斥“强者”对“弱者”的迫害。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作品,不仅要写真实的情感,而且要写有价值的、有人性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精神上高贵的,为人们所热爱的诗人。
而要真正成为一个精神上高贵的、为人们所热爱的诗人,是不容易的。当你真正把诗歌作品作为民族心理和人民情感的触须时,才会有真情实感的付出。
是什么令人如此暧昧
又含混不清
谁能够将含恨者的死因
尘封多年
而秘不示人
直到随口中最后一颗豁牙
同时吐出:
往事如烟。可逝者的灵魂
却并没有如烟消散
一个红极一时的影星,究竟为什么要自杀呢?是什么原因逼着她走上这条不归路呢?这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但是,只要细细分析一下,我们就明白,自杀是阮玲玉不得不走的路。就当时那个年代的社会而言,多种原因导致了她的自杀。我们暂且不从大的方面来说,也不从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来论述,在这里,只想从感情方面的因素来讨论一下。阮玲玉在十五岁的时候,就遇到了张达民,冥冥之中就已经为阮玲玉断定了一生。阮玲玉,一个柔弱的女子,成了狼口中的羔羊。在张达民面前,阮玲玉显得那么脆弱无力,她是那么的善良、纯真,不含一丝杂念。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里,在那社会的黑暗中,阮玲玉始终能保持一颗仁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她帮助弱小的孩子,为社会募捐,领养孤儿,她是如此的真善美。对待别人,阮玲玉总以一副热心肠,举止优雅得体。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毫无瑕疵的人,为什么遇到了如此恶毒的男人?这个幽灵般的人物,一直纠缠她十个年头。张达民向阮玲玉进行侮辱、迫害,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后来的唐季珊,见异思迁,这一打击相较于张达民的堕落,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阮玲玉累了,于是很自然地,她选择了自杀……
这就是阮玲玉——为了某一个终极的目标,趟过尘世的洪水,期待生命最后的绝唱,将奔波的二十五个年轮蓦然照亮。
从诗人程维的这首诗歌作品里,我们不难明白,抒发真情实感,不只是对诗歌作品的考验,也是对诗人人格的考验。谁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就必须能够经受得住这种考验。否则,就干脆不要去写诗。拜伦说得好:“假如诗的本质必须是谎言,那么将它扔了吧,或者像柏拉图所想的那样:将它逐出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