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干部队伍年轻化,不少地方矫枉过正,让年富力强的各级领导干部从领导岗位退下,名曰“改非”(改为非领导职务),由此造成了年仅50余岁就“一不做,二不休”,即一不做工作,二不退休,而工资、奖金与现职的同等对待。
笔者曾途经某地,老同事请客,把我们的老领导都请出来,其中一个年龄54岁,刚从副局长改为助理调研员。他感慨地说,几年前我还是中青……7年前我还是中青年,现在说我老了。我们知道,三十多岁担任领导职务已经被人们认为是太年轻了,如果等到四十多岁提拔,到了五十余岁就一刀切为“非领导”,实际真正发挥聪明才智的时间不外就是十几年。可见,中国的干部“寿命”太短了。
非领导职务,本来是为符合德才兼备又没机会提拔的干部设置的。像军衔警衔一样,达到了一定条件,给予晋级,级别虽然提高,但还是保留原来的职务,这样就保证干工作的人没减少。现在是非领导职务成了专职。为了给一些中层干部的待遇,竟让他们赋闲,如省厅的处长、地市的科长、县的股长,提拔为副巡视员、副调研员、副主任科员,也空出了处长、科长、股长的职位,这样,可以提拔一些干部。但是,这些“非领导”,除了某些权欲比较强的人主动要求承担工作外,相当部分人“一不做,二不休”,要就来单位看看,不要的话就逍遥自在。如果“非领导”参与班子分工有了领导权力,实际上就成了领导;如果不参与权力决策,他们连班都不用上,只能等着领工资奖金,白白浪费了公有资源。
由于“非领导”占据了单位本来就有限的编制,同时也导致了单位老化。以前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安置转业军人一样,各单位得无条件服从安排,现在不同了,一定要等有编制才能进人,不少单位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无法接纳大学生毕业生;加上领导“改非”,新领导又带来司机,以致有的单位十几年只进司机,不进大学生。老化的不仅是干部,而且是单位。一个单位,合理的结构应该是老中青结合,这样就能保持永远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