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化无论是对于社会上个体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都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公民收入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面对传统文化的看法逐渐有了很深刻的转变,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也有了意义非凡的转变。国家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面临着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冷门、不符合潮流的情况,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问津,后继无人等风险。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非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数字信息化的高新技术会给非遗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这样矛盾关键的风口环境下,对面实现非遗文化的创新开发及面向公共文化发展的探究值得深刻思考[1]。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按其存在形式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是指通过与公共相关的由传承人相传的、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社会中扮演着无形财富的地位,有社会人文美学等价值,而且还是现代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进行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我国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沉淀出凝结着智慧和经验的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的存在不单是充当着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同时还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文化的发源地的差异和人文精神的孕育而形成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传统口头文学为主体的语言类遗产,以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类遗产、传统礼仪、节庆等为主的传统艺术民俗类遗产以及传统体育和游艺类遗产等。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一方面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另一方面,多样的文化也使得在应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不得不注意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文化属性和公共方向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方法保证文化的发展和服务。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晚,起于上世纪末,经过二三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物质属性,不但依托传承人而存在,同时还依托于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如父子相传、师徒传承的非遗文化传承后继无人,重点建设的非遗文化场所建设后无人问津等问题,使得在这一阶段文化的传承经依托于信息这一载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活态性活跃于社会中,在信息科技的大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不断与科学技术挂钩,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档案。依托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取得很大的进步;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不断推进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大众文化教育的发展[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路
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依托于人而存在,文化的发展与否、传承是否延续、保护是否到位及传播的普及性无不与人相关。这里所说的人主要由传承人,保护工作者以及消费者构成的。传承人的存在是非遗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开的本质,同时也是其特点所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延续的重要一环。传承人的存在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层面上的区别所在,也是难点所在。非遗文化的发展和延续离不开传承人而存在。因此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上需要注重传承人的保护,从传承人的角度了解文化的核心。但同时需要更加注意到的一方面是公共方面,也即是消费者。公共服务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消费者不单指个体,更为重要的是某一整体即公共的受众情况。公共服务刺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播,使得传承人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不仅有精神上的愉悦,更能保证其物质上的满足。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社会需求的共通,才是非遗文化的出路。在数字信息化的时代,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将会占据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文化的保护工作、传播方式、生产要素及大众的体验方式等均发生深刻改变。而与现代化信息技术交融的产品也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双向激发公共服务和传承人的需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信息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形成新兴文化产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