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以《儒林外史》为例探寻整本书阅读之道

时间:2022-01-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郭 瑜  阅读:

  三、课前导读,让学生把握阅读重点

  在进行《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信息,使学生了解封建科举制度,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梗概,明确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并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了解整本书的结构以及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的放矢。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整本书的写作特色,感受整本书的语言艺术,体会语言的准确表达,感受作品的艺术风格。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分析整本书的讽刺艺术特征,感受小说隐喻的表达和深刻的讽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经典细节进行细致的揣摩,如严监生在临死之际,伸着两根手指,一直不肯咽气,因为他看到了灯芯里点着两根灯草太费油。通过这个细节,小说将这个吝啬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四、读中指引,引导学生探究书中信息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教师可以在阅读中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主动阅读,形成认知冲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这本书写了一个故事还是多个故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谋篇布局?”阅读思考中,学生就会认识到小说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心人物,而是描写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小说叙述了一连串的小故事,形成了一种较为松散的小说结构。小说没有中心人物,突破了故事情节发展的时空限制,这种结构使作者可以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法刻画不同的人物,叙述丰富的情节,使故事的发展具有随意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写作方式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突出、鲜明而且独特。教师还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小说的具体情节,如“严监生真的只是一个吝啬鬼吗?”“作者为什么要在鲁小姐和谨公孙的婚礼上写一只老鼠?”探究问题会促进学生关注阅读的细节,使学生在思考中主动进行探究,通过对小说内容和语言的分析研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中,教师还可给学生布置适当的阅读任务,如让学生“用喜欢的形式制作人物标签”“策划莺脰湖、西湖、莫愁湖的名士联欢会”。通过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深入阅读。

  五、读后交流,让学生分享阅读感受

  在整本书阅读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读后交流,通过讨论的方式说一说自己对书中的人物、故事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学生在交流中可以畅所欲言,陈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互动交流可以深化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促进学生把握整本书的本质内涵。例如在《儒林外史》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一下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思维,提高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书中的信息组织小组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掌握情况。竞赛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主动阅读,自主探索研讨小说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竞赛成绩,了解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以获得重要的教学效果反馈。教师也可以设计专题活动,利用整本书中的人物、故事等进行专题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表达,呈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活跃思维,获得良好的阅读感受。

  总之,教师要从课前准备、课中阅读、课后交流等各个阶段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全程指导,促进学生熟练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现实之惑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