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走的那条水泥路设计得不错:中间略高,下雨的时候水自然流向两边的排水沟,路面不久就会干爽;路面还整齐地刻画了横纹,防滑。
当我发现那个“小人儿”的时候,它大概已经等候多时了。我猜是一名学生的作品,原料是口香糖。他吃完晚饭,为了去除口气,吃了一块口香糖,快走出宿舍区时,忽然想起班规—教室里不能吃零食,仓促间便随意一吐,口香糖呈长条状贴在水泥路面上(这行为当然是错误的)。后面的人没注意,踩了上去,没粘到鞋底,却把口香糖牢牢地粘到了地面上。巧的是,其形状像极了一个小人儿,正在过斑马线。我看到的时候,它不知被多少只鞋底踩过,口香糖已经干了,表面都有了光亮。
再往前走,又发现了一只“要过马路的鸡”,看它的步态,是小鸡在快跑。这应该是鸟儿的作品,从高空一挥而就,很有艺术气质。作品造型准确,神态生动,虽用一色,但浓淡有别,如国画的“墨分五色”。这连下了几天雨也没把它冲掉,看来,“颜料”质量不错啊。
过了一个小湖,往西走,有一面白墙,去年攀上了几条爬山虎,但现在被谁扯掉了,一些脚爪还在,是黑色的一点儿带着一根线,向前方游去,是找妈妈的小蝌蚪。
白墙上还有一块黑色的印记,想来是旁边花坛浇花时溅上的泥水。再往上,是一只小蜗牛,爬到那儿,用光了力气和水分,停住了。它在等小雨的到来,却临时充当了奇特的头盔。是的,我刚看过一部电影《奇迹男孩》,小主角先天残疾,20多次手术之后,脸还是像被火烧过一样,男孩总喜欢戴着宇航员的大头盔,想把自己藏起来。今天,他来到了这里。细看,他双手插着裤兜,一个人落寞地走着。我静静地看着,仿佛看到电影里那一幕让人伤心的场景。他背对着我,越走越远。
大楼拐角处种着几棵芭蕉,从春天开始,中间不断地往外抽叶,展开前,像卷轴一样。“冷烛无烟绿蜡干”,我虽然早就注意到了叶子尖端的那根线,但今天驻足,从西面的视角看去,还是很惊讶,它竟然一笔勾勒出了一个修行者的头部轮廓,越看越像。姹紫嫣红中,它低头颔首,似是潜心修行,让人不敢高声语。
很久没这么慢悠悠地溜达了,似乎一切都在提速,带着我走。
阿尔卑斯山谷道路旁的那条标语常被人说起,它比“注意行车安全”和“超速罚款”诗意多了,但好多人一开车一赶路,就忘了: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