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左传•昭公•昭公九年》
一
公元前11世纪的一天清晨,古肃慎氏的马队告别了族人,从长白山脚下出发,爬冰卧雪,冬去春来,终于抵达周朝的都城镐京,朝贡周天子。他们献上的礼物是一种利器,白山黑水间特有的楛矢石砮。
孔子周游列国时就曾遇到过这种罕见的利箭。
一只中箭的大鸟掉落在陈惠王的院子里,箭身有尺把长。陈惠王忙向孔子请教,博学多识的孔子看了看说:这大鸟是东北方飞来的,身上中的箭来自肃慎国,正是楛矢石砮。
为觐见周天子,肃慎人日夜打磨桦木为矢,水中沉石为砮,制成锋利无比的箭身。并在七八月间熬制毒药,以毒药涂砮,触之即死。据说在熬煮毒药时,药气所到之处鸟兽皆四散逃命。
此行堪称一次壮举,不但带来了奇寒之地的诚意,还开辟了古代东北与中原的交通。
朝见天子的马队渐行渐远,离开了东北方的高山林莽和风雪交加,越向西南行天气越暖,马背上的人不得不抖落披挂的兽皮,赤裸结实、健壮的上身。
放眼望去,黄河沿岸,沃野千里,整齐的粮食、蔬菜在暖风里招摇,掩映着雕龙画凤的营舍城邑。就说那些随意生长的树木吧,叶子各个比寒地的肥壮,更别说树上开着的硕大的如同小孩子脸一样大的花朵,单就这些花香,已使这些壮汉微醉微醺。
棱角分明的轮廓,挂在胸前的贝壳饰物、踞在肩上的海东青,背上的弓箭,光洁的头顶,披散的长发,无不在昭示着他们的东胡身份。
不断引来百姓的注目,甚至是围观。热闹的街市上热气弥漫,各色吃食琳琅满目,楼阁殿宇目不暇接,来往行人衣着精美,颜色艳丽,尤其那些快步而过的女子,投来好奇的目光,或嫣然一笑,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周天子验看了这份礼物,并叫来工匠,在每个楛矢石砮上刻字“肃慎氏之贡矢”,分发给异姓诸侯。献礼的马队享用了周武王赐的精美食物和美酒,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族人,如果,如果有一天都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该有多好。重新上路时,马背上驮着的是来自周朝的绫罗绸缎、青铜玉器。这些美轮美奂的丝织品,雕刻着复杂图案的器物,在长白山甚至漠东北更广阔的草原地带产生了爆炸性的效应。
对于中原一带的向往很快在林海草原达成无言的共识。尤其遇到奇寒、雪灾年景,野兽冻死、家畜饿毙,就连人的生存都面临危机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同一个地方:温暖富足的中原。
挺进中原成了沉默的号令。
最先践行这一号令,并一以贯之,且取得成功的是鲜卑。
鲜卑处在最北方的大兴安岭一带,所以一直未与中原有所交集,但他出手很快。
西汉初期,鲜卑受到灭顶之灾,其所属的东胡被匈奴击败,鲜卑不得不退居鲜卑山,接受匈奴人的奴役。尽管倍受筋骨劳顿之苦,他们的目光却始终警觉与锐利。终于等到了汉武帝,大败匈奴,鲜卑也得以南下到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足迹向南一步。
公元45年,鲜卑才被中原所认知。他们记入史册的事迹是袭扰边境。从有记录的数字来看,他们不但抢夺财物,也掳掠人口。221年,鲜卑首领轲比能交还汉人500余家归汉,又于222年,再送归汉人千余家。
这是一个有着长远雄心的民族。曹魏建立之初,鲜卑首领轲比能已经运筹统一鲜卑,所以采取臣服、恭顺的姿态,并向曹丕献上宝马。以此为自己的统一大业争取时间。
事实上他们一直向着中原方向,缓慢、持久地移动。87年鲜卑大破北匈奴,91年,鲜卑趁机占据了蒙古草原。这一次南迁,行程七百余公里,在数月时间里,族人餐风沐雪,一路放牧、射猎。迁徙的脚步不得不在呼伦池停下,原因是老首领生命垂危。埋葬了老首领,族人再次启程。这一次迁徙两千五六百公里,长达数年之久,途经柔然的荒漠地带及大漠荒无人烟的区域。队伍中不断有人新生,也有人死去,可最终人们抵达了向往的水草丰美之地,今河套北部固阳阴山一带。从雪海林莽迁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风吹草低处才得见牛羊的肥硕牧草,喂壮了鲜卑人的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