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只一眼,你就会立刻融化在那尊雕像的眼神里,亮晶通透、X射线般的温柔质朴瞬间便蔓延你心灵的全部,唤起心中说不清楚但期待许久的渴望。
那是尊三十多米高、直径约十米的大理石雕像,布衣雕像,或言百姓雕像,矗立在鲁中孝水源头、凤凰山下,与栉风沐雨从唐代走来的无梁大殿庙宇铺出一片让人青睐凝思的立体风景。
雕像女性,名“颜文姜”。文姜左手持扁担,右手紧攥挑水用的筲(水桶),粗布衣衫上布满清晰的皱褶。雕像的头略略扭向东,眼睛微微向下俯视,看着眼前流动的河流动的车,还有流动的人。双眸清澈透亮,里面没有现代人设防的视网膜,也没有为心机焦虑浮躁染出的各样浑浊,只有原生态般的慈爱、淳朴和善良,如透底的清泉,没有一点可以怀疑的杂质。若没有故事在,她只是一位行走在普通人中间的普通女子;因为有故事在,她被日子叠起的历史烘托起来,成为孝行天下的偶像。
她的故事很早,方圆百里几乎家喻户晓。那条以她家为发源地的孝妇河在省地图上清晰流淌,河水流经的地方就有人在津津有味地讲她的事儿。孝妇河蜿蜒流淌半个山东,汇入黄河,直奔东海,故事也如潺潺流水,在人们的口中连绵不断,代代相传。口传的故事版本很多,但基调没有任何走样改版,那就是孝。尽管婆婆与未嫁的小姑子对她凶狠刁蛮,天天想办法让她被折磨被虐待,以至逼她用尖底筲到二十里外的地方挑甜水,文姜依然天天微笑着孝敬她们。在文姜婆婆们酿造出一场大水的时候,文姜毫不犹豫地跳进汹涌翻滚的泉井里,舍身营救公婆和乡亲们。由此这里出现了一片汩汩喷涌的清泉,灵泉,大洪泉,雪浪泉,泉泉相接,并得“神头”之名,山城也被人们称做“颜神镇”。
故事虽然躲不开中国传统式的神秘包装,但文姜女的事迹依然像岳飞父子、李冰父子和一门忠烈的杨家将一样,在寻常巷陌人家深深地扎下了根。
故事的源头在一千五百年前,北周时期就有“颜文姜祠”,唐天宝年间又重建,宋神宗敕封文姜为“顺德夫人”,元代又加封她为“卫国夫人”。然而,当地人则世世代代尊称她为颜奶奶。
历史更迭,香火如一,人们用虔诚点燃着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长度,在重复起来的一层层脚印上敬仰这位从草屋走出来的百姓女子。
我从小听着颜奶奶的故事长大,感情也是大众化的,很为家乡出了一位彪炳青史、为人敬仰的大孝女而自豪。可是,当一次次领朋友来瞻仰,一遍遍听导游重复文姜故事时,我则不断地叩问自己:文姜仅仅是故事里的孝女吗?人们为什么因为故事里的孝而这般敬仰她呢?或许并非如此简单,“顺德夫人”和“卫国夫人”的封号并不是随随便便加封给普通老百姓的,里面一定有丰富迷人的内涵。于是孩子般开始在故事里寻觅和猜测,希图透过那层神秘的色彩包装,发现超出忍气吞声、侍候公婆的圈子,见之更为震撼的光彩,哪怕一点点幼稚的片面的浅层的,我也会为那点雨珠似的细节去击掌去感动。
二
孝是炎黄文化里最大和最有分量的字之一。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竞争社会,“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依旧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孝在人际交往天平上的砝码有着无形的重量,直接决定他人的价值判断。人们常常用异样的心和异样的眼睛看身边那些不孝之子之女,怀疑这些没有良心记忆的“候鸟”,除了自我利益和利用他人,能有多少真心与人相处。原因十分简单,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尚且不敬不孝,对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朋友同事能拿出多少真诚?孝无形之中成为仕途、商道和人们往来交际中看不见的“绿卡”。
这“绿卡”上只写着一个字,那就是“心”。
我自然而然想到了久远的老乡管仲。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他为相,除了知晓他潜在的才能外,还清楚他是个大孝子。因为管仲是一个宁愿背负“贪小便宜”的骂名,也要想方设法让年迈的母亲吃上饭的人。鲍叔牙透过世人浅表的指责和鄙视的目光,发现了管仲人性中最值得称道和敬谅的光环。管仲占小便宜的确有些让人瞧不起,违背交友和交往的规则,但为了母亲,自然顾不了人家的指责或白眼。孝里如果没有牺牲自我的坦荡,是很难做到的。孝需要付出,付出不仅仅是物质的,时间的,生命的,有时候还需要不能玷污的声誉,这样的付出,需要勇敢,需要正直,需要无我。鲍叔牙的眼没有走光,他举荐的管仲忠心耿耿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时代一颗耀眼的明星。
文姜也背负着超乎一般的付出。她完全可以将婆婆和小姑子的刁难诉之于类似法庭的乡党,争取一个起码的公道,但她好像没有,只是默默承受。承受需要良心支撑、需要韧劲坚持,更需要拒绝万种诱惑和坚定不移的人格力量。南朝顾野王大概发现了这难得的方面,在《舆地志》赞文姜“远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这“心”大概就是让现代人赞叹和仰止的生命人格。
孝敬与承受成为文姜生命中的重要意象。孝敬是融化在骨子里的目标和生命的选择,也是一条路,宽敞的,必需的,不可能更改和放弃的心路;承受则是践行选择的坚定行为。有了这样的心,婆婆与小姑子的百般刁难,无非给灿烂的生命旅途减少一些朗月晴空,增添些风和雨,或者雾与雪,使践行的路多一些泥泞或曲折。不改变生命的意象,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跋涉,体现着对孝敬选择的真诚和尊重,维护着生命中不能亵渎的人格尊严。可以劳作,可以受屈,可以吃亏,可以把许多泪水偷偷地吞在肚里,但人格决不能污染,更不能降格或打折,刁难与野蛮的花样手段都成为打磨锤炼人格的现实工具。她或许在这样的生活和生存环境里发现了生命的意义,于是有了唐僧取经的坚强,义无反顾地去迎接“九九八十一难”;有了沙漠红柳不屈的俏丽,不管风沙怎么淹没,都会在沙漠的尖尖上,摇出追求太阳的靓丽风姿。
有心在,温暖的阳光会永远闪射。
三
不管是成为历史读本的各样社会,还是升腾忙碌的当今,人们对子女的期待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除了期盼健康,无非有二:一是希望有出息,二是懂孝知老知少。但二者的分量似乎并不相等,我曾经问过一些身边的人,二者若选一,选哪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选后者,即使一些刚做爹娘的年轻人,也担心怀中的宝宝长大以后不孝。也许人们的这种期待,使世世代代口传的孝女故事更加完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人们的“孝女”情节,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本身。
古代人的生命价值里,孝的分量似乎比现在重得多,人们可以一生不入仕不当官,但不能一天不孝敬父母。如果不孝,其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或者才华也会被人们戳脊梁骨,更不可能得到提拔重用。所以,翻卷史书,赞美孝行者和鞭挞不孝者的故事俯拾即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包公(拯),在授任建昌知县时,因父母年迈不能随迁,自己便毅然辞官不做,回乡侍奉父母(历史上的包拯并非戏剧中所演唱的由“嫂娘”抚养大)。孝者不一定当官,但当官必须孝成为一种为天下百姓认同的价值观。
当我们把“孝”作为一种价值观来审视时,不但发现过去社会执政者用“孝”取人用人的意义,还看到孝里闪烁着摇撼人心的内涵火焰。那就是:忠者孝。在汉字排列组合成历史文化的信息里,虽然有许多“忠孝难以两全”的各样记号,但仔细看,孝与忠并非两条不能合拢的铁轨,相反,是一株同根并生共长的参天大树。在父母膝下侍奉是孝,用心服务社稷则是大孝。孝忠不能两全,只是说不能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环境里完成一个命题,况且,尽忠的本身就是尽孝——不辱父母使命,为国鞠躬尽瘁甚至义无反顾地捐献生命,履践做国家、民族和天下人儿子的责任。孝与忠自然而然地用使命的等号紧紧地连接为一起。
尧舜以及历朝历代那些名臣武将,许多都是让人称赞的孝子,也许他们的智慧英才、胆略壮举和忠心耿耿成为最耀眼的光环,他们孝敬父母长辈的真实细节常常为一句话或者几个字遮掩了。相反,历史上那些奸诈之人,如易牙、开方、竖刁等辈,恰恰是一群不孝之子。历史这面永不生锈的镜子,把一切都照耀得明明白白。
历史从来没有跟人们开玩笑,只告诉我们真实,细节,让人们自己去分辨、去想。
在传说孔子所作的《孝经》里,老夫子告诉他的学生曾子:“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为什么这位思想影响数千年且超出国界的“至圣先师”,会把“孝”看得如此重要?他那看透人性的深邃目光里,藏着什么样的神秘意蕴?我仔细体味着其“志”与其“行”的内涵。
答案很明了,那就是夫子谆谆告诫天下的“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是,这简单、浅显、接近真理的金石之音为许多人忽视了,有的甚至忘记了。
孝,本来就不是狭义的和自私的。
孝是坦荡的,无私的,宽厚的,实在的,仁义的,执着的,忠诚的生命。
我为每年“感动中国”的那些人物感动,因为他们才是大中华的真正孝子和孝女。
我渐渐体会到宋神宗敕封文姜为“顺德夫人”,元代加封她为“卫国夫人”的一点意义了。用“顺德”之风拂去遮在心灵上的那些无形灰尘,人或许能够减少灰尘在心灵中的积累,微笑着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日子,让心远离浮躁,去平静高兴地跳动。从淳化世风如同卫国这一点窥视,元代加封文姜为“卫国夫人”似乎就更显得耐人寻味,因为文姜用生命铸就的符号,已经成为可以卫国可以教人可以影响世俗民风的教科书。
孝水在文姜的眼下汩汩流向远处。我望着高洁的文姜塑像,她的眼神里洋溢着永远的宁静和期盼,播撒着你、我都需要的慈祥善良和质朴的爱。
让孝水流淌得更加清澈和更加远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