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说“深”。深在何处?深在文化底蕴。济宁地域上包含着哪些呢?包含着曲阜,一说曲阜大家自然想到孔子,孔庙,孔林,孔子的家族,孔子的学生,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孟子、曾子、颜子、子思子,孔子和他的学生为中国文化规划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文化底蕴。所以我说,济宁的“深”是深不可测的“深”,是深不见底的“深”,是深厚、深入、深刻的“深”。孔子的故乡属于济宁,济宁想不深是万万不可能的。
第三个字“火”。济宁在历史上确实很火,但是我说的“火”是很实际的、具象的火,是烹饪用的灶台上的火。济宁的烹饪,济宁的美食让你非常叹服,因而济宁的灶火具有了香喷喷的味道。济宁曾经十一次接待过康熙皇帝和他了不起的孙子乾隆,他们在运河上乘舟下江南的第一站无可选择地只能在济宁。济宁的美食在灶火的烹饪下具有了燃遍天下、让你垂涎欲滴的滋味,这就是济宁的“火”。除了厨房里的火,还有它在那个时代,在运河成为贯穿中国南北的漕运主航道的时候,它像中国当今的高铁站的枢纽一样,不可避免地火了几百年。
如果再往前追溯济宁的“火”,在汉魏和唐代,济宁是任城王的所在,目前济宁还有个任城区,任城区里有一座太白楼。太白楼纪念的是谁呢?是中国诗词最火的诗人李白。李白三十六岁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来到了济宁,住在任城,一住就是六年。李白四十二岁的时候,奉唐玄宗的诏进长安,李白是个诗歌界的狂人,他非常开心地写到了自己的各种各样应诏的心情,其中有一句我记得特别深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见六年济宁的生活,或者六年任城的生活,让李白积郁了太多太多的感想、理想、治国的各种方略。但可惜李白毕竟是个文人和诗人,他仰天大笑出门之后,在皇宫里只当了一名供奉,写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清平调和诗词后,又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唐帝国的统治者觉得李白是个很有趣的文化人,但没有参与治国理政的韬略,因为他太过于理想化吧。这是中国古今文人的通病,但由于李白在济宁的居住岁月,后来他的妻儿们一共住了二十多年,所以当登上太白楼的时候,觉得我们仿佛和李白共同在任城这方土地上,和他一同度过渴望长安、渴望功名的岁月。因此,李白时代的济宁就已经很火,就已经吸引着杜甫这样的粉丝们拜见李白,所以我说济宁的“火”是由衷的,是自古使然的“火”,是绵延古今的“火”。
最后,我要说到第四个字“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热,炎热的热,火热的热。我们到达济宁的时候正赶上山东最热的一天,是偶然和必然中无法选择的热。吃完了午饭参观孔子博物馆,这是一座新建的非常漂亮的现代化博物馆,走过长长的高山流水一样的道路,那一阵烈日高照,艳阳似火,本来以为车子可以直达博物馆的门口,没料到需要步行走过一段很长的朝圣之路。那一刻的火积郁在心头,身上的汗瞬间打湿了衣衫,让你觉得孔子的确伟大,天气的确炎热,济宁真够热情。
我们在孔子巨大的雕像下合影,然后到他的博物馆里看他的子子孙孙的巨大厚重的家谱以及他一生的事业,内心里确实回想着一个字:热。这是热烈的“热”,热情的“热”,也是热诚的“热”。由于有了孔子,由于有了他的一系列优秀的学生们,由于有了他伟大的人格力量,中国才得以在今天提出“复兴”的口号。孔子一度被人误解,被人曲解,“五四”以来,孔子成为很多激进的知识分子打倒的对象,“打倒孔家店”是一个很时髦的口号。在另外一个时代,他的坟墓被挖掘,他的思想被批判,他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九个字成为当时中国人熟悉的论断。这个论断当我到了以色列的时候,切实感觉到了孔子的伟大,因为以色列建国正是在这九个字的支撑下奇迹般地实现了,“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灭国两千多年的以色列居然就在特拉维夫建立了,凭的是它的一部圣经,一个国家两千多年之后复兴,而且和中国有这么源远流长的关系,你不得不佩服孔子的预见性。
在以色列,我还有一次奇遇,这个奇遇也和山东有关。到达以色列的第二天,中以文化友好协会的会长,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先生约我们见面,见面的地点居然是一座墓园。当时在细雨中老会长领着我们疾步快走,去吊唁一个我根本不知道的但是在中国据说很有名的名人。他脚步匆匆前行着,我们举着花跟随着,找到了一块墓地,我们致敬。这时候我一直不知道墓主人是谁,老会长说:“这个人在你们中国很有名,他是陈毅元帅介绍入的党,他救助过罗荣桓元帅,他接生了陈毅元帅的第一个儿子陈昊苏,在九十年代中以建交之后,第一任大使韩叙先生嘱托我要寻找的就是这个人。”当我把鲜花祭祀完毕,我问老会长:“一长串的犹太人名字外,有没有一个简单的名字?”他脱口而出:“他叫罗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