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磨台上的麦粒混合物放入细箩内,经过细箩隔离,提取面粉,余下破碎的麦子碎块,重新放在上扇磨盘上面,重复几遍,再次用细罗过里边,白色面粉提取完了,前边几遍提取的面粉称之为“白面”,留着过年蒸白馍,炸油货,擀面条;再次把麦麸磨几遍,提取的面粉,称为“黑面”。可以留着平时吃。最后就剩下麦麸子就算完成了。
忙忙碌碌忙活一天,加工的白面才仅够过年。
四 过罗
加工分离面粉与麸皮的工具是“面箩”,圆形,直径一尺有余,四周薄木板围裹成圆,底部张上孔眼粗细不等(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的箩底。
磨坊过罗一般在大簸箩或面柜子里进行,大簸箩用竹竿编成,直径四五尺,里边放上“开”字型木杆儿,俗称“箩串”;面柜子是个用薄木板做成的长方形柜子,上方的盖子是活动的,可以推拉开,中间也放上“箩串”,面箩放在“箩串”上,推拉面箩,破碎麦粒晃动下筛选过箩底,面粉落在面柜子里或簸箩里,最后收集起来。
过箩,一般都是大人们的事,需要谨慎从事,往面箩里倒麦麸时要小心,防止掉入面粉里,推拉面箩时,还需慢拉慢推,防止箩里麦麸溅出来。
五 压底
使用石磨完毕,使用者最后要在石磨内留下磨底,磨麦子留麸皮,磨蜀黍糁留蜀黍皮子,俗称“压底”。作为使用石磨的报酬。
B 碾米
过年需要准备的另一项是碾米,村里仅有一盘大石碾,碾盘直径有六七尺,正中间圆孔内栽一根二尺多长的木桩子轴,碾盘上边放一个大石滚,石磙上套个大木框子,里边框子套在中心轴上,外边框子上延伸到碾盘外边有根木杠子,用来推动碾滚子转动。一般用来碾压柿糠,谷物,每年加工量不大,使用者也不多。
石碾盘是集体财产,使用时也不用和谁打招呼,谁若想使用的话,可在前一天在滚子上放上簸箕等物品,表示事先有人占住了。
碾子的边上还有个对臼,早先年,村民家里的谷物太少,格不住在碾子上碾,只好在对臼里加工去皮。谷子,稻谷经过在对臼里反复榷捣,剥出皮子,留下仁子,成为黄灿灿的小米,白花花的大米,继而成为村民碗中香喷喷的米饭。
大碾子最多是碾些村民们赖以充饥打发冬春青黄不接季节所需的柿糠秕子。
后来,村民的粮食袋子里粮食多了,临近年关,石碾也忙开了。除了碾些不太多的谷子,更多的是碾村里人自己种的稻谷。
忍饥挨饿的村民从六十年代开始改滩造地,把汝河边造出二百多亩河滩地,成为山乡的“小江南”,每到年底家家都会分到一些不算太少的稻谷籽,都要赶在年前碾成白大米,一来可以在年下招待客人,大米汤,大米饭在那时可是稀罕物;二来可以在走亲访友时作为礼品馈赠,更是件脸上有光的事。
所以,碾子也曾忙活过好几年。
石碾盘上石磙的转动,碾压使稻谷皮仁分离,逐渐走到碾盘外沿,收集用簸箕扇出稻壳,再重新倒进碾子里圈,周而复始,反复几遍下来,稻谷脱去了外装,变成了白胖胖的喜人米粒。
后来,村民又引进糯米新品种,把糯米稻谷拿到石碾上加工去皮,再多次碾压成糯米面粉,过年时饭碗里又多了又白又圆的汤圆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高压电普及了,碾米磨面都有电磨粉碎机了,石磨石碾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受到了冷落,后来干脆废弃不用了。
每当回到村里,看看静静堆放在野地里的石磨盘,不由回想起昔日碾米磨面的情景,从心里感叹社会的发展真是太快了,此一时彼一时,世事难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