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走遍万水千山

时间:2025-02-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莫 伸   阅读:

  马道梁像一条鱼脊,隆起在一道大峡谷旁。山路逶迤,左右盘旋,当他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上到梁顶后,已经是下午快六点钟了。四个人抓紧时间朝金家河的下坡路上走。正在这时,西边天际传来两声“嘎嘎”的鸣叫,随后远远地飞来一只大鸟。刘荫增瞄了一眼,没有在意。洋县境内遍布鹭鸟,他早已见多不怪。天黑在即,他们必须抓紧时间赶路。

  几乎是闪电般的一瞬间,他陡然停脚:天已经这么晚了,为什么这只白鹭会飞到这么高的山岭上来?

  完全是一种本能,刘荫增再次抬头朝这只鸟看。这一看他呆住了。白鹭飞翔的时候,脖子是朝后缩的,缩到一定程度后再昂起头,整个形态像是甲乙丙丁中的“乙”字。而这只鸟不同,它飞翔时脖子朝前伸着,像丹顶鹤那样,是直着脖子朝前飞。

  刘荫增是内行,从鸟的飞行姿态上就能够做出基本的判断。他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地望着这只鸟。它已经越飞越近,越看越清。当鸟终于飞过头顶时,他一眼看见它翅膀底下呈现的是彩霞般的绯红色。

  朱鹮!

  一点儿不错,是它!是朱鹮!

  那一瞬间,浑身的血液像是凝固了,他一动不动地呆立原地。“踏破铁鞋无觅处”“众里寻他千百度”——无数的诗句和字眼接踵而出,所有的语言却又都无法确切地表述那一刻。想想看,整整三年多的跋涉,五万公里的行程,如雨的汗水和无尽的奔波,突然在一个完全预料不到的场合中得到了圆满的收官!他内心激荡,本能地抬头仰望,直到腿脚毫无来由地突然一软,整个人包括肩上背着的爬山袋都朝坡下滑去。

  多亏身边的人反应快,将他前堵后拥地拉住。

  不需要任何解释,几个人同时明白了所有。那一刻,山河壮丽,日月并辉。他们全都仰脸望着天空,全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这只大鸟,看它向哪儿飞,朝哪里落。夕阳已坠,晚霞将消,这只鸟不可能朝更远处去,它只会在附近栖息……

  世界上没有如果

  确认看见朱鹮后,问题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此前所有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都一致认为朱鹮生活在海拔四百米到五百米以下的低海拔区域,如今这只朱鹮栖息在海拔千米的上空,这意味着此前的结论将被推翻。

  形成结论不是个简单事情,推翻结论就更不简单,刘荫增的精神高度紧张,眼下朱鹮飞到了千米的高度,这不容置疑,但这个不容置疑有没有疏漏之处?能不能借此推翻之前的结论?如果推翻,依据是什么?仅仅一只朱鹮出现在这里,能说明什么?说明多少?

  而另一个让他高度紧张的事情是:苍茫天空中,他看见那只朱鹮自西朝东飞来,当时他滑了一跤,朝坡下直出溜,在拼命稳住自己的同时,他听见何丑旦喊了一声:“朝金家河去了!”

  金家河在洋县城北四十里外,是个在地图上几乎找不见的山间小盆地。这个小盆地东西窄长,有十来户人家。这十来户人家顺着沟谷,挨坡傍泉地散居着。刘荫增四人走进金家河时,夜深人静,皓月当空,劳累了一天的农人早已入睡。所幸姚德山和何丑旦对这里很熟悉,在他们的引导下,很快摸到了一户农民家。叩开柴扉,讲明缘由,纯朴的山里人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屋子。

  当晚他们在这家农户落宿。

  刘荫增心情急迫,与主人聊起朱鹮。主人大瞪着眼听不懂。何丑旦就在一旁提醒:“红鹤,红鹤。朱鹮就是红鹤。”

  主人这才恍然:“红鹤呀,有。”

  “在哪里?”

  “环坝。”

  “环坝在哪里?”

  “过河向西,往前走三里多,章老汉家屋后面。”

  所有人都激动难耐,怀着殷切的心情等待天明。

  让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就天降大雨,根本出不了门。

  第三天,仍然在下雨,只是不那么大了。眼看着跋山涉水已无大碍,四个人按捺不住,抓紧去环坝。

  紧赶慢赶,气喘吁吁,他们终于走到章老汉家时,家中却无人。

  第二天下午,章老汉在城里做事的儿子回来了。刘荫增和他儿子聊起来,这才搞清楚:红鹤确实曾经住在章老汉家,确实在章老汉家屋后坡上的大树上筑起了巢,但眼下那棵大树上的巢,确实不是红鹤原本的巢。原本的巢是建在旁边一棵大树上的。半个月前,章老汉为给自己做寿材,把那棵大树砍了,巢里的雏鸟也全部落地摔死了。雏鸟摔死后,那一对红鹤夫妇曾经围绕着这棵被砍倒的大树,反复哀鸣,久久环飞。

灭绝 朱鹮

情感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