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走遍万水千山

时间:2025-02-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莫 伸   阅读:

  姚德山就转告何丑旦,请他辛苦一下,明天再来。

  第二天,欢天喜地的何丑旦又来了。

  姚德山带着何丑旦找到刘荫增,很诚恳也很认真地说:“刘老师,我反复问了,这回有可能是真的。”

  刘荫增大为惊奇,想了想,他问何丑旦:“你是在哪儿看见这种鸟的?”

  “金家河。”

  刘荫增急忙取出地图:“金家河在哪里?”

  “马道梁上边。”

  一听马道梁,刘荫增暗自摇头。

  之所以摇头,是因为他知道马道梁。马道梁的海拔已经上了千米,而他所查阅的文献资料都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朱鹮栖息在低海拔区域。这些记载不仅符合实际,而且符合逻辑。只有在低海拔区域,才会有滩头、湿地、水田、农家……所有这一切,都是朱鹮生存必备的条件。其他不论,朱鹮待在那么高的海拔上,它去哪儿寻找食物?如果连最基本的食物都解决不了,它怎么朝下活呢?

  谁知何丑旦信誓旦旦,说:“没问题,就是这种鸟!肯定是!”

  刘荫增就拿出相片,请他再看。

  何丑旦看过相片,依然坚持他没有看错,依然坚持他看见的鸟是红鹤,就是电影上放的朱鹮!

  刘荫增还是不放心,从各个角度不停地提问。何丑旦感觉到了他的怀疑,心里有些不高兴,他觉得自己振奋了两天,自豪了两天,也早出晚归地奔波了两天,怎么就落下这样的结果呢?

  好在刘荫增始终没有催他走,而是很有兴趣地继续和他聊。

  聊天中,何丑旦偶然看见屋子里有杆德国造猎枪,顿时双眼发亮。他喜欢打猎,可他打猎用的枪和眼前这杆枪比起来,有天壤之别。这杆猎枪不仅周身雕花,而且是双筒的,那工艺,那质地,只需打眼一看,就能感觉出它的不凡。

  何丑旦情不自禁地走过去,拿起猎枪,翻来覆去地把玩。

  刘荫增就在一旁继续提问:“你看见的红鹤有窝没有?”

  “有。”

  “孵出小鸟没有?”

  “孵出来了。”

  “几只?”

  “两只。”

  刘荫增有些愣怔,此前几乎所有的农民来报告消息,都说自己看见的朱鹮窝里孵出来四五只小鸟,这其实是典型的白鹭育雏现象。白鹭觅食育雏的能力很强,每窝雏鸟基本都有四五只。如今何丑旦看见的这窝鸟孵出的只有两只,无论如何,这都与众不同。

  想了想,刘荫增又问:“你说的这种鸟,窝搭在什么地方?”

  “大树上。”

  “多大的树?”

  何丑旦想了想:“有二三十丈。”

  “树上有几个窝?”

  “就一个。”

  “周围呢,周围还有没有大树?”

  “有。”

  “有没有其他窝?”

  “没有。”

  “就这一个窝吗?”

  “就这一个。”

  刘荫增不再问了,他隐约觉得这一回情况确实不同。白鹭不仅一窝多雏,而且习惯于密集地搭窝——从来到洋县以后,说鸟巢里有四五只鸟,说周边一眼能看见好几个窝,这是常态;而一个巢里只有两只鸟,周边看来看去只有一个巢,这还是头一回。

  沉默片刻,他再次提问:“你看见的鸟是什么颜色?”

  “去年秋上身子是白的,翅膀发红。”

  “现在呢?”

  “现在没那么好看了。”何丑旦有些沮丧,“后背灰麻麻的。”

  刘荫增眼睛陡然睁大了,一声不响地看着他,突然就下了决心:“这样,抓紧时间准备,明天我们进山!”

  第二天一大早,刘荫增在姚德山的陪同下,由何丑旦和一位叫何天顺的小孩子带路,先是开车到达洋县四郎乡,再往前没有车路了,于是让小李驾车返回,剩下四人徒步入山。

  一边走,刘荫增一边观察和记录沿途的地貌植被等特点。实践告诉他,做好记录非常重要。包括周边的树是什么树种,有多少年树龄,高矮程度如何……所有这些平素不起眼的细节,关键时刻都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峰峦高擎,深谷渺然。他们很快走进了秦岭中山区。与浅山区相比,这里的人烟明显稀少,除了溪流开阔处有个别农家相邻外,其他农舍都稀疏地散布在植被映掩的沟谷中,抬眼四望,偶尔能看见零星和小块的稻田。

灭绝 朱鹮

情感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