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走遍万水千山

时间:2025-02-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莫 伸   阅读:

  刘荫增很着急:“不是说一共三只吗,那两只呢?”

  “飞走了。”

  “飞哪里去了?”

  工人回答不出。

  “后来又见到过它们吗?”

  摇头。

  “一直没有见到吗?从此再没有见到吗?”

  “没有,一直没有。”

  刘荫增心里一阵冰凉。

  踏遍万水千山,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朱鹮的踪迹。虽然只是五根羽毛,但这五根羽毛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希望呀!谁知这希望竟来得快,走得也快!

  金家河的鹮影

  1981年4月中旬。

  正是春天。

  这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有希望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各类大小动物,包括各类植物都蓬勃而活跃。根据文献记载,这也是朱鹮产卵孵雏的季节。后来的事实证明,刘荫增选择这个季节到达洋县,非常关键,极为正确。

  刘荫增和司机小李住在洋县林业局的职工宿舍里。林业局距离县城有一段距离,来往不大方便,但这里是一座独立的小院,环境幽静,没有干扰,他们非常喜欢。

  县委县政府对刘荫增的到来很重视,专门将干部们集中起来开会。县委书记主持会议,很实在地对大家说:“中国科学院来的同志有个事要给大家讲一下,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要认真按人家讲的执行。”

  于是刘荫增详细地为大家讲述朱鹮。他感觉到了,大家都听得疑疑惑惑,不过疑惑归疑惑,却丝毫不妨碍他们认真按他说的去做,这就好。

  刘荫增和县政府商量,请洋县电影院在每场电影放映前,加映一下他制作的朱鹮幻灯片,幻灯片上全是姿态各异的朱鹮。他反复想了,这种形式可以让老百姓很直观地接受,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此后的日子里,电影放映员在放映电影时,总是尽职尽责地先播放朱鹮的幻灯片,每到播映结束,还特意要加喊一句:“都听好了,哪个发现朱鹮,抓紧时间来报告!国家奖励100元!100元呀!”

  顿时全场沸腾。

  有些观众搭眼一看幻灯片,就认出了这种鸟,说:“红鹤嘛!”

  但更多的观众不熟悉红鹤,将朱鹮当成了白鹭。白鹭和红鹤外形极像,区别只在于颜色。无论翅膀还是脚爪,红鹤红,白鹤白。但这样一种区别,对那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何况幻灯片上介绍说,这种鸟喜欢在老榆树和大青冈树上建巢,这和白鹭完全相同。于是很快出现了一道风景:隔三岔五就有人跑来报告,说发现了朱鹮。

  刘荫增非常疑惑,如果到处都有朱鹮,为什么考察队死活找不到呢?

  疑惑归疑惑,他还是要去落实。这一去才明白,观众报告的除过白鹭,再就是苍鹭——类似情况他早已经历过了,无论在安徽还是在河南。

  不仅如此,刘荫增还数次“上当”。比如有人来报告家中树上发现了朱鹮,让刘荫增开车去看,报告人在自告奋勇地为他带路的同时,顺势往车上装些东西朝回捎。结果开到家里后,且不说朱鹮,连白鹭和苍鹭都没有,而车上的袋子却急忙卸不完。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放映幻灯片,也一天又一天地接待报讯人,还一天又一天地开车出去考察。日子一长,刘荫增越来越灰心。他想起在甘肃康县附近发现的那五根羽毛,于是收拾行李,准备去那里再看看。

  他没有想到,转机就在这时候出现了。

  距离洋县县城六公里外有个孤魂庙村,村里有位农民叫何丑旦,也有人将他的名字写成何丑蛋。究竟是“旦”还是“蛋”,没人搞得清,但这个名字很有特点。许多年后刘荫增仍然牢牢地记得何丑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名字。

  有一天下着雨,何丑旦干不成农活,跑到县城来看电影,于是很自然地看了幻灯片,这让他一阵狂喜,半个多月前他去山里砍柴还看见过这种鸟。

  第二天一大早,何丑旦连早饭都没吃,就乐颠颠地跑到林业局,信心满满地报告说,他知道哪里有朱鹮。

  接待何丑旦的是洋县林业局的姚德山,他是部队上转业回来的,也是专门抽出来配合刘荫增工作的。经历了多次报讯,姚德山同样慎重,他反反复复地询问情况,最终觉得这一回比较靠谱,于是急忙联系刘荫增。

  谁知刘荫增去了60 多公里外的汉中市区。

灭绝 朱鹮

情感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