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性情,个人识鉴水平的高低,同样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比如第十六则 :
人问丞相:“周侯何如和峤?”答曰:“长舆嵯蘖。”
王导认为,周觊不如和峤出众。然而,结合史书记载,就能发现并非如此。周觊性格宽仁友爱,为人谦虚谨慎,时人将他比作乐广,他却认为这是“刻画无盐,唐突西施”;王敦举兵谋反之时,司空王导入朝请罪,请周觊代为求情,周觊暗中求情却不宣扬,王导不知真相反而对他怀恨在心。周觊为人清廉,素有声望,他死后王敦派人去家中抄查,仅找出几竹箱的旧棉絮,五瓮酒,数石米而已。反观和峤,固然“有盛名于世”,却为人贪财吝啬,“家产丰富,拟于王者,然性至吝,以是获讥于世”,二人的高下通过对比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而王导之赞美和峤而贬低周觊,可以看出他闭目塞听,没有识人之明。
再比如第四十七则:
王修龄问王长史:“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长史未答,修龄曰:“临川誉贵。”长史曰:“宛陵未为不贵。”
这则故事很简单,王胡之与王濛分别夸自家的堂兄弟,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世说新语》之中亲疏关系影响人物品评客观性的典型例子,王羲之与王述的优劣,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但是从这两人简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魏晋士人直率坦荡的一面。
三、小结
从《世说新语·品藻》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士人之间的人物品评概况:他们由单一的重德走向德才并举,甚至以才为先;他们并不掩饰自己在人物评价时的私心和偏袒;他们甚至狂妄自大,以圣人自居,但这种率真,在严苛礼法拘束之下的汉儒身上,是找不到的,正如上文所说,天命神权的思想倒下了,人的意识才能够站起来,而正是这种改变,催生了令后世向往的魏晋风流。
参考文献:
[1]余敦康.魏晋玄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晋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3]崔念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藻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13):12.
[4]杨洋.论《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的生命审美意识[D].贵州大学,2018.
[5]梁恬.《世说新语》人物审美观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6]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旭莹,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