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是统编新教材九年级上第16课的课文,节选自曹文轩先生的小说《草房子》第八章,题目是编者加的。
不得不说,编者的这个题目加得太好了!我曾经设计过一个阅读活动:给这篇课文重新拟题。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拟了十多个题目,后来发现,还是以这“孤独之旅”为题最好。
这个题目的好,重心并不在“孤独”。一个少年,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遥远而陌生的芦荡里放鸭,孤独是必然的。所以,曹文轩先生用了非常细腻的笔墨,描写了这个少年的“孤独”。但本文的核心阅读价值,并不在“孤独”,而是孤独之“旅”。
对!是“旅”,课文所写的故事,就是少年杜小康的一段特别的旅程。
按照常理,写一个人的“旅程”,为了表现这个人在这一段特别的旅程中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变化”,必然要借助心理活动的描写。但曹文轩先生偏不这样,似乎想要竭力避免似的,几千文字中,几乎没有一句正面的心理活动描写,课文中,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活动,是通过“画外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什么叫“画外音”呢?指的是影视作品中发出的声音,其声源不在画面内的,即不是由画面中人直接发出声音。这一技巧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就是在事件行进过程中,穿插进去的对人物或事件的评论。画外音的基本形式有旁白、独白、解说这三种形式。
我们来读课文。
旅程的开头。“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少年离家,有万般不舍,曹文轩并不直接写杜小康内心的不舍,而用“画外音”来解说,含蓄而隽永。
旅程的继续。“前行是纯粹的。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有些路,是无可选择的,是必须要走的,是必须咬着牙关也要走下去的,所以,作者在这里“介入”了事件,做出了评论。这里的“纯粹”,写出了杜小康的“前行”其实是出于无奈。
旅程的期待。如果作者只写杜小康前行的无奈,这格调就低了。他是谁?他是杜小康啊,是骄傲的、不肯轻易认输的杜小康啊,所以,笔触一转,曹文轩先生的“画外音”有了别样的味道。“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对前方,除了无奈,更有期待。少年的微妙的内心变化,通过作者的“旁白”和“解说”,读者自可一窥究竟。
旅程的恐慌。陌生的大芦荡,一望无际,没有一户人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少年杜小康的心中,肯定有恐惧,但对这“恐惧”,曹文轩先生的“画外音”用词,也绝不雷同。“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
旅程的结束。杜小康这一段特别的旅程,或者说,这个农村少年跟着父亲外出放鸭的“心路历程”,在哪个节点上,可以算作是“终点”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解的。它可以在这里:“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平静地接受和面对现实,是心智的成熟;它也可以在这里:“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这当然不是悲哀,这“哭”里,能听到一个少年在暴风雨中成长拔节的声音。它更可能在这里:“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长大”的感觉,可能是一瞬间的,但真正促使一个人长大的,却是他走过的那段不一般的路。
成长,从来不是一瞬间的事,回看课文的标题“孤独之旅”,我们就明白了,所谓的“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旅”;所谓的“成长之旅”,其实就是面对孤独、接受孤独、战胜孤独之“旅”。
这一段特别的旅程,这个少年的特别的成长历程,我们如果只关注课文中写杜小康的语句,那是远远不够的。曹文轩先生写主人公的成长,除了用“画外音”写出他在旅程中的“变化”以外,还有非常精妙的其他方面的“变化”。
通过“变化”来表现杜小康的成长。
风景的变化。课文中最突出的风景,当然是芦荡,以及与芦荡相关联的水、夜色、炊烟、天空,这些风景描写的句子,保持了曹文轩儿童小说一贯的唯美风格。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会发现这些风景也是“变化”着的。本文故事开头,就以“朦朦胧胧的树烟”和“均匀的、永恒的水声”出场,既是情节开端,也是“看风景的人”的心情再现;接着,是一段对于“炊烟”的描写,“这里的唯一的炊烟”,说的是人烟稀少,写孤独的愁绪,但又不很伤感,而带了几分暖意,这暖意足以慰藉游子的心灵啊。“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炊烟与热气,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这句话,给炊烟增添了“暖”的色调,既是环境的真实表现,更是带着“看风景的人”的微妙心理变化;后面写芦荡夜色之美,“空气里满是清香”“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睡眠照亮。”我们几乎能从这些文字里看到杜小康舒展开来的眉眼;一场暴风雨之后,芦荡显出了从未有过的美,“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这是经过暴风雨洗礼之后的风景,也告诉我们,经过暴风雨的磨练,杜小康长大了。
鸭们的变化。这是一个父子俩去远方放鸭的故事,所以“鸭子”是少不了的道具。我发现,在这个故事里,“鸭子”的作用,又不仅仅起着道具的作用,鸭子的“变化”,也是别具匠心的。我们看课文开头,鸭们出发时,是懵懂的,它们只知道奋力向前,形成一个个扇面形水流;到了芦荡,鸭们的恐惧与不安袭来,“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骤然而来的暴风雨,鸭们四散逃跑,当杜小康找到它们时,“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谁说鸭子没有灵性呢?课文结尾,曹文轩先生用了热情洋溢的笔调,写了鸭们的“长大”:“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亮。”鸭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啊。
杜雍和的变化。很多读者都会关注到风景的变化和鸭们的变化,但有些读者往往会忽略故事中那个“大人”的变化。杜雍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细节处。课文先写他的“狠心”:“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或嬉闹的机会。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他对鸭们的“狠心”,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等到了目的地,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看到“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时,看到儿子眼中的胆怯时,杜雍和“显然也是慌张的”。课文之所以写这个父亲的“强作镇静”,乃是源于人性的真实;暴风雨来临,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天上,杜雍和的表现是不如儿子的,他“几乎晕倒在地上”,而杜小康呢,“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父亲的慌乱,儿子的当机立断,在这里形成很鲜明地对比;暴风雨后,杜雍和找到了熟睡的儿子,“他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此刻,父亲的心里是怎样的?愧疚?感谢?欣慰?应该都有。到最后,鸭子下了第一个蛋,父子俩欢呼雀跃,但雀跃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于杜小康,是成长和收获的喜悦;于杜雍和,既有创业的希望,更多的,应该是看到儿子“长大了”的无比欣慰。我一直在想,这个故事,应该是写父子两人的“变化”,写父子两人的“成长”,而父亲杜雍和,他更应该感谢儿子,是儿子给了他前行的信心和希望。
一言以蔽之,读《孤独之旅》,要真正理解这一段特别的旅程,从“变化”这个点切入,当是最有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