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杨来到办公室喊了一嗓子,“再过几天桑葚就出园了,欢迎大家去洧川吃桑葚”。
一石激起千层浪。办公室的几个伙计开始了热闹的吃桑葚讨论。
听着大家的讨论,我的思绪瞬间穿越回到了儿时的故乡时光。
我的家乡在豫西的老陕州塬,沟沟坎坎的地貌已延续了千载岁月,百米方圆几见不到平坦处,村庄三面环沟,高低错落的田亩周边多数都被百多米的深沟环绕。沟内的缓冲坡处生长着各种野生的耐旱耐贫瘠的树,酸枣树最多,然后是刺槐、楸树、柿树、杨树,还有很多桑树。
五月中旬,每到小学放学时,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就往西沟跑,西沟离学校有一里多地,下沟有一条小路,平常除了放羊的往那里走外,那条小路仿若就是给小学生娃们准备的。
“这棵桑树上的桑葚多”,一声惊呼立马招来一群小孩们的争抢。
沟里的桑树大多长得又高又粗,小的有成人的大腿粗,大的比成人的腰还粗,这对小伙伴们也是一个挑战。为了吃到桑葚,大家的合作意识还是很强的,两个人抱住树一蹲,一个人背着空书包,踩着两人的肩膀手脚并用往上爬。摘满半书包后就下来,几个人往地上一坐开始分吃桑葚,欢声笑语不断在沟坡上空回旋。
遇到放羊的大爷,他都会招呼一声“赶紧回家吃饭吧,别让你妈找不到了急!”。
大家伙嬉笑着齐喊“知道了羊倌爷爷,马上就回去!”
吃完了桑葚,大家互相一看都哈哈大笑起来,每个人的手上、脸上、嘴上都是紫黑色的桑葚汁,就像一张张活生生的京剧脸谱。
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在他乡听人提起桑葚,就会勾起我儿时的回忆,那时那景那人犹在眼前,让人难以忘怀。
晚上回到家说起这事,儿子问我“爸爸你老家的桑葚真的比这里的桑葚好吃吗?”
我说“同样是桑葚,但爸爸老家的桑葚味道和这里的桑葚味道是不一样的。”
或许多年以后,儿子如果也在他乡工作生活时,才能真正明白我说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味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