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琵琶是中国传统民族弹拨乐器,历史悠久,表现力丰富。琵琶创作乐曲中,西域风格琵琶曲独具特色,民族色彩浓厚,为琵琶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充分展现我国少数民族风貌的同时,也传播了琵琶艺术,值得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本文以琵琶独奏曲《茶马古道行》为例,简要分析西域风格琵琶曲的艺术特征,同时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未来琵琶曲创作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琵琶;西域风格;《茶马古道行》;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08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昆剧经典剧目视觉化导读”(编号2019SJA2047)阶段研究成果。
一、西域风格琵琶曲代表作品
琵琶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可柔可刚,可文可武,也可以通过模仿其他乐器来演奏各种风格的乐曲。琵琶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极为丰富,乐曲风格种类也十分多样,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琵琶曲已不仅拘泥于传统曲目,琵琶创作乐曲广受青睐,多为表现地方特色民间音乐的乐曲,如陕西风格的《渭水情》、由彝族民歌《海菜腔》改编的《彝族舞曲》,以及叶绪然先生根据四川著名民歌《采花》为基础创作的《赶花会》。在众多地域音乐特色琵琶创作乐曲中,西域特色乐曲风格较为突出。
“西域”最早指周朝诸地,现今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以及新疆大部分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和印度半岛。本文中所指的西域为狭义上的西域。
《天山之春》原为乌斯满江和俞礼纯合作的热瓦普独奏曲,原名为《天山的春天》,1961年由王范地先生改编成琵琶曲独奏曲后广泛流传,林石城先生也改编过该曲,保留了乐曲原名,乐曲表现了春到天山时维吾尔族人民看到天山秀美的景色后载歌载舞的情形。同年,王范地先生由新疆脍炙人口的同名民歌改编而成琵琶独奏曲《送我一支玫瑰花》,乐曲主题旋律反复出现五次,通过五种不同的技法,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龟兹舞曲》由杨静创作于1993年,乐曲运用了唐代燕乐音阶的调式,描绘了丝绸之路上舞者翩跹的形象,使乐曲整体呈现出西域风格和盛唐气象。新疆琵琶演奏家王劲梅在对新疆琵琶曲的演奏风格与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后,创作出了《恰尔尕主题随想》这一佳作。琵琶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著名琵琶演奏家陈音根据陈钢的同名小提琴作品移植而成的琵琶独奏曲。还有陈音由民族管弦乐曲改编而成,却在气势与演奏手法方面来看都不输乐队的《茶马古道行》。
西域风格这一体裁丰富了琵琶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使琵琶作品更具生命力,为琵琶创作乐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充分展现我国少数民族风貌的同时,也传播了琵琶艺术,值得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二、《茶马古道行》作品分析
本曲作者琵琶教授陈音,1963年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跟随祖父(民族管弦乐队的先驱、琵琶教育家陈济略教授)习琴。198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同年被分配到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工作。先后师从韩淑德、潘凤鸣、王范地、林石城等著名教授以及汪派传人琵琶演奏家李光祖先生。1998年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现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首席,弹拨乐声部长,国家一级演员,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古代的“茶马古道”指在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民间的国际商业贸易通道,是中国西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茶马古道”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南边疆地带的茶马互市,在唐宋时期兴起,在明清时期得到繁荣,兴旺于二战中后期。它不仅联通了各地区的经济与贸易,促进了以音乐为代表的文化交流,同时见证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茶马古道行》是由民族管弦乐作品改编而成的琵琶独奏曲,其独特的西域韵味在琵琶特有指法的演绎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曲结构短小精炼,使人听后回味无穷。从曲式结构来看,《茶马古道行》全曲为复二部曲式,旋律以E角调式为主,结构紧凑,段落的连接与过渡非常自然,对演奏者的基本功要求较高。曲中半音的运用(如#1、#2、#4、#5)、节奏的变化、左右手的特殊指法(如带、打、滑、拖、击面板)都将西域之风展现得恰到好处。
乐曲引子段落自由开阔,主、副旋律相互呼应。随后通过清脆明亮的泛音进入行板,在三弦上演奏的摇指十分粗犷有力,勾二弦装饰音增添色彩,描绘出大漠的荒寂。这一主题段落旋律性强,充分表现民族特色。第一次主题变奏运用了中音区的分弦与高音区的轮指,轻快又不失韵味。第二次主题变奏前是一段极富西域风情的“摭分”一弦和四弦,将篝火前一位喝着烈酒、举杯舞蹈的少数民族壮汉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次变奏通过高音区的长轮,将主题旋律舒展开来。小快板前的三连音和戛然而止的扫弦,接上放慢的轮指,气息稍缓,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紧随其后的小快板欢快活泼,重现主题,运用七指轮与渐弱渐强的处理、模仿少数民族手鼓激烈的拍面板以及如一阵旋风般的滑双弦等极具西域特色的旋律,将大家带入急板。急板要求演奏者左右手的配合、对旋律的掌握以及节奏的稳定都要求较高,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加上级进的旋律进行,节奏紧凑,层层推进。最后运用具有代表性的新疆音乐常用的欢快活泼的节奏扫弦,将全曲推上高潮,一泻千里,结尾干净利落,却使人回味无穷。
这首西域色彩浓厚的琵琶曲渗透着西域音乐的精髓,琵琶的诠释将西域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深受广大琵琶学者与爱好者的喜爱。
三、西域风格琵琶曲的艺术特征
(一)西域风格琵琶曲的艺术特征
1.半音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具有神秘气息的音乐风格。如《恰尔尕主题随想》全曲由“希贾兹(hijaz)”调式写成,其音阶为D、?E、?F、G、A、?B、C。这种调式不仅在维吾尔音乐中常用,也经常被用于西亚地区的音乐中。由于维吾尔音乐的调式没有具体名称,所以使用西亚语言中的玛卡母(maqam)名称来解释。
2.在节奏节拍方面,除了常见的均分节拍之外,也有一些组合节拍穿插出现,如7/8、5/8等具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节奏型。例如琵琶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中多次运用了塔吉克风格的节奏和节拍,7/8、5/8、4/8、3/8节奏交替进行,打破了常规节奏中的重音规律,将重音置于弱拍上演奏,音乐活泼跳跃,充满西域少数民族气息。
3.多采用波音、倚音、颤音等装饰音来突出旋律中的主干音。《茶马古道行》中用左手在四弦上带弦演奏波音,音色好似马头琴,同时配合渐强渐弱的音乐处理,犹如远处的马帮队伍慢慢走近而后渐行渐远,极具西域风情。
4.通过左右手多种多样的指法,巧妙地运用琵琶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如《茶马古道行》中大幅度的滑音和拍面板敲击节奏,以及《恰尔尕主题随想》中用右手关节敲击复首来模仿鼓声的片段。
5.主题旋律舒展,歌唱性强,以变奏形式反复出现多次。在乐曲《天山之春》中,第一变奏体现在速度和节奏上的装饰和变化,运用了模进和重复的手法;第二变奏转为C调。
(二)西域风格琵琶曲与西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文化大国,各民族文化虽具有差异性,但它们共同展现着各自的风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为丰富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可分为三种体系:五声调式体系,大小调体系,以及中立调式体系。在这三者中,大多数民族使用的都是五声调式体系,而西域地区使用的则是后两种体系,大小调体系主要包含哈萨克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塔尔族的音乐,中立调体系主要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的音乐。这使得西域音乐的风格不仅与汉族音乐有很大不同,更区别于西域之外的其他少数民族音乐。西域音乐素以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情绪活泼而著称,但同一体系的各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在拥有共同特性的基础上,又在音阶、调式、节奏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从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西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为琵琶作曲家们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从古至今,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是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发展的,琵琶艺术也不例外,正如鲁迅所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传统乐曲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已是当下琵琶创作乐曲的主题。西域风格因其风格独特、色彩鲜明,整体风格旋律优美、节奏活泼,能够充分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中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贴合当代琵琶曲创作的时代性。将琵琶这件传统民族乐器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在继承与保护西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了解西域少数民族特色音乐创作作品,能够推动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音.陈音琵琶谱[M].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2015.
[2]林石城,杨淑芳.琵琶的训练与演奏[J].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3]林石城.琵琶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4]周吉.木卡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