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象征性,也是诗人程维诗歌的特点之一。
一般来说,融进了诗人思想感情的意象,不论是明喻的,或者是暗喻的,其实都带有象征性,甚至可以说语言本身就是象征性的,以符号象征事物或观念。
比如诗人程维的《歌者》:
歌者的歌唱
不是为了让人听
而是要把称之为歌的
那种东西
唱出来
把心尖上的感受变成
好听的声音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诗歌作品,尽管直抒胸臆在诗歌创作中是创造情境常见的、主要的方法,但不是诗歌创作中唯一的方法。区别于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还有多种创造情境的方式,同样是表现感情激荡、流动的美而不追求绘画美。
用象征的手法表现感情、创造情境,是古今中外诗歌作品创作中常见的。诗人为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心中之情寻找一个对应物,这个对应物可以是外界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虚幻的形象。他不是把感情融入对应物,一般也不去着力地描写对应物,只是向对应物抒情、议论,或者让对应物为他代言胸中之情。这等于是诗人把一束感情射向对应物,通过对应物再把感情折射出去,姑且又称它为“感情折射法”。
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下诗人程维的《歌者》:
歌者面对听众
如同面向自然
面对一片森林或山
歌者想对森林说什么
就唱什么
歌者想对山喊啥
就大声喊出
在这里,所有的形象特征既是歌者,又是远远大于歌者的。诗人程维在诗歌作品中注入了诗人对诗歌锲而不舍的精神形象,但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载体,又像一个代数方程式,可以代入诗人们大致相同的经验,求出一些具体的得数来:既可以说这是一个诗人锲而不舍地对诗歌的追求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对诗歌挚爱的群体象征。诗人程维通过歌者这个象征物,把感性的东西与情感、意志等内容凝聚在一起了。
从《歌者》一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象征甚至比隐喻更丰富,它带有某种寓言的性质,足以表达意识所领悟到的潜在的情思;所以,康德认为象征具有这些方面的功能,他在《判断力批判》中这样说道:“取代对某一理性观念的逻辑陈述,扩展心灵的视野,扩大其描述范围,从而使心灵充满活力。”
正因为如此,诗人程维在用象征手法写诗的时候,不会像比喻那样,只抓住对象的个别特征和表象,而是能在创作中充分意识到象征物比较深的暗示性和可能的意义等。波特莱尔认为,大自然是一座神殿,它不时发出隐约模糊的声音,诗人应该像这座神殿的高级僧侣一样,能与自然神殿表象下的内在真相互相感应,并能把这些真相昭示出来。而这些,都在诗人程维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体现。
比如他的《大鹰飞翔》:
大鹰飞翔
在起飞的过程中
努力把自己变小
大鹰展开翅膀
丈量河流与山川
大鹰翅膀振颤
减去风云和闪电
大鹰发出尖啸
利爪抓住空无
在这里,诗人程维从两个方面展开歌咏的诗行,对应河流、山川、风云和闪电中一动不动的强劲翼翅。鹰具有王者风范,因为能直视太阳感知智慧,而且又是大祭司,它的权力倾向于远离月轮的一重天。它的形象总是强悍的,伴随着威武、勇猛、刚强、严厉、犀利、敏捷和洞见。
接着,诗人程维又继续展开诗篇,让鹰的身形更加孤傲、寂然、幽独和凝重:
大鹰飞翔
把自己变小
在接近天空时
已成了一个黑点
仿佛白纸上
一个逗号
大鹰飞翔
飞在自己的位置上
在诗人程维的心目中,自然万物都存在着某种隐秘的、“含糊不清”的提示,永远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感应它的诗人们,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是否有这种眼睛和灵感去发现它“飞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到它“在接近天空时/已成了一个黑点/仿佛白纸上/一个逗号”,感受它与人类精神和感官的对应关系;发现它种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相互冲突又互相和谐的内在秩序。
因此,这就是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的与众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