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观鼎

时间:2024-04-14    来源:馨文居    作者:崔济哲  阅读:

  一

  鼎,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看的。观鼎原非平常事,位列三尊,德高庙堂,也不见得能细观九鼎。天子祭祀之时,列队其后,遥望在太庙之上的九鼎,望一眼,周身颤栗:阳光之下的九尊青铜大鼎,熠熠灿灿,闪耀的金属光芒,时亮时幻,时光时彩,像音符般跳跃闪动。夏商周三代,煌煌近一千五百年,何人何时曾亲眼目睹过?史无只字记载。数千件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上,无一字记过。自夏禹之后,再无圣人乎?观一鼎、三鼎、五鼎、数鼎或许有之,观九鼎相列,史无人乎?

  大禹于历史有功,功有其二:一为治水,一为铸鼎。《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大禹给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留下了一道千古谜题。夏禹自荆山之下铸就的青铜九鼎,秦始皇苦寻,武则天苦寻,四千多年过去了,现在何处?鼎上铸纹是魍魉魑魅,还是九州名山大川,雄关险隘?悬而无解,争无定论。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就曾发问:周鼎何在?

  司马迁记载“泗水捞鼎”。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据司马迁考证,此周鼎非周时所铸,而是夏禹所铸九鼎也。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大禹治天下后,将天下分为九州,集全国之金铸九鼎,一鼎代表一州,九鼎陈列于殿前。禹之所意,天下归一,一统天下,九鼎陈列,苍天神灵、山川大地皆汇于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商汤灭夏后,建都亳,先移九鼎。九鼎乃正统之证,夏商周传代开朝,皆以九鼎为证。秦统一中国后,扬名天下,始称皇帝,九州归一,须有九鼎为证,然而多方寻找,未见其踪。秦帝国动用巨大的财力、物力,又斋戒,又铸祠,在全国征得千人习水者,没泗水求之而不得。秦始皇一定很失望,很沮丧。此后,自秦始皇始,正统之承,更为传国玉玺。

  观夏禹九鼎,秦始皇未能如愿。

  “春秋五霸”之一,史留“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楚庄王,其在位的鼎盛时期,楚国纵横现在的鄂、苏、赣、皖、浙,一国相当于春秋数十个小国。楚庄王亲自带兵,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伐。约公元前600年,楚国一路攻伐,势如破竹,直打到周天子脚下,并在洛阳城郊检阅三军,如此气势,灭周岂费周折?楚庄王傲慢地向周天子派来的使者打听鼎之大小轻重,言下之意,楚戈之锋刃足以铸九鼎,可谓狂傲之极。王霸之中,未见有此霸气,问鼎之心昭然若揭。周天子派来的使者王孙满是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言不过三句,足御楚雄狮。“(国)在德不在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听后,识趣而归,未得望一眼九鼎。鼎不可问,岂可窥?

  公元前307年,秦国出了个秦武王。秦武王比“春秋五霸”还“霸”,敢视天下为小独秦为大——礼崩乐坏的年代,一切无所顾忌。秦武王力大无穷,堪称“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树、提牛、抱鹿、杀虎,无一不能,只有他直抵九鼎,但又非细观,绕之三匝,抚之雍鼎曰,此代表吾之秦地也。秦武王爱不释手,几欲动情。三百年前的楚庄王只是问鼎,而三百年后的秦武王是要举鼎。周天子令人告之,观之足矣!鼎置于此,无人能撼动。秦武王偏不信,吾秦之鼎由吾。他竟然在大庭广众之前,众目睽睽之下,力举雍鼎,且举着来回走,没料到置回原处时,砸伤胫骨,不日而亡。他是中国历史上被鼎砸死的唯一一人。细观禹鼎者,历史记载几乎无人,仅问一声鼎之轻重就被视为大逆不道,何况玩鼎于股掌之上?真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自秦武王后,再无人敢问夏鼎。

  二

  世上绝无夏鼎乎?有。吾曾细观之,那可能是目前世上唯一现存的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青铜云纹鼎,现珍藏于上海博物馆。

  自1959年始,在河南二里头陆续出土了不少夏代的青铜器,如多件青铜爵,其中最著名的是乳丁纹青铜爵。这应该是现出土存世的最早的青铜酒器,其造型奇特飘逸,立似静,观似动,轻盈玲珑,长流尖尾,束腰细足,宛如展翅欲腾的雀鸟。也出土过管流角,亦是一种酒器,体态修长,细腰高颈,杯体下有一圈圆孔,可能有饰品嵌在其中,翼腰之间有把。最珍贵的是一只两耳三足的青铜器,夏鼎。

  夏鼎,堪称伟大的文化图腾。鼎是华夏文明最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泱泱华夏,纵横五千年文明,何物能代表?1995年,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华诞,中国国家领导人为表祝贺,要送一件能代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礼物。备送的方案有近千件——中国国宝何能尽数?方案经过三个月普选,三上三下精选,决定铸造一只三足圆腹的青铜器送给联合国。唯鼎能代表中国,唯鼎能彰显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无以复加的文明。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地区,唯中国有鼎,中国文化以鼎为代表符号,其言切切,其意凿凿。

  这只二里头出土的夏鼎,实能列入华夏文明的开篇首卷。华夏民族之图腾非鼎莫属,非鼎莫言。这尊夏鼎高21.2厘米,立耳、折沿、鼓腰、圆底,素面柱足,鼎口下饰有宽条纹,故得名云纹鼎。细细观此夏鼎,不威不武,不挺不霸,亦不靓不俏,估计在全国上千尊青铜器中,它属于最平常、最一般、最不起眼的那类,但它却是所有青铜鼎的祖先。物老需细品,此鼎给人最突出的感觉是浑圆古朴,敦实苍健,驻足细赏,似可感觉到静水流深,真水无香。鼎的线条粗旷,奔放有力,两耳偏小显薄,仿佛一张男人脸上的一对小眼,眼小却有神。三条鼎足无纹无饰,尖而短,立而稳,犹如人世间的“抓地汉”,个头不高,但敦实稳重,特别是其圆腰圆底的设计,粗看有些笨拙,其实那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多少年的实践总结出的造型,尤其是其锅一样的鼎底和桶一样的鼎身,我判断,此鼎绝非禹之九鼎,它的作用是尚未转化为礼器的煮食器。四千多年过去了,人类食器之大锅,依然未能脱离先祖们的设计,不该为我们的夏鼎自豪骄傲吗?

  禹之神功不在治水,亦不在三过而不顾,而在其创造了鼎文化。鼎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图腾,禹不该呼之为伟大吗?

  三

  先秦文化中,最值得彰显的是青铜器文化。夏商周称之为青铜器时代,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历时一千七百多年,榜上有名的青铜器至少有十万件,以青铜鼎居首。评出的十大青铜器中,毛公鼎傲视群雄。

  我估计现在全世界亲眼见过毛公鼎的人不会超过百人。毛公鼎现存于台北博物院,乃镇馆之宝,非经“三关六道”,难得一见。

  1996年,中国著名青铜器专家李先登先生赴台考察,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任院长的秦孝仪先生亲自出面接待。泰斗相见,岂可空谈?秦先生捧出一把铸有铭文的青铜剑,请李先生品鉴,名为观赏,实为考测,当场辨真假。李先登先生细细看过后,望着在座的几位皆大师级的青铜器专家,言道:“剑是真的,文是假的。”一语服众。李先登先生提出自己的要求:一要与毛公鼎合影,二要参观台北故宫一级品馆。和毛公鼎合过影的人,全世界不过数人。李先登先生研究青铜器几十年,见之无数,唯魂牵梦绕毛公鼎,今日终得如愿,平生再无憾事,然亦终生唯一一次观此鼎。在中国,还有没有和毛公鼎合过影的人?行内有句“术语”:见总统易,见毛公鼎难。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毛公鼎漂亮、端庄、稳健、大气、轩昂,一副皇家气派,荦荦大端;一派堂堂君子气,满腹经纶。鼎通体凝重深沉,让人肃然起敬。这就是煌煌数千年鼎文化的代表。

  毛公鼎高近54厘米,重34.5千克,却显得高大沉重,堪称国之重器。鼎大口圆腹,双耳直立,半球状深腹,三只鼎足,敦厚有力。鼎上饰纹,高雅朴实,轻松明快,简洁有力,标志着西周晚期的青铜鼎更自然、更讲究艺术表现和生活追求,不再枯燥,绝无呆板,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标志着西周鼎文化日臻成熟。

  最难能可贵的是毛公鼎腹内有长篇铭文。腹有文章惊四海,毛公鼎腹有铭文近500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是迄今为止在先秦青铜鼎中铭文最长的,这也决定了毛公鼎的鼎量级地位。

  毛公鼎铭文是一篇完整的“册命书”,是周宣王为励精图治,中兴王室,革除积弊,册命忠臣毛公音,委以重任。这相当于宣布任命毛公音为全权总理大臣,将国事拜托于毛。继而又告诫、鼓励毛公音要勤奋,不要懈怠,要辅佐王室,不要忘记百姓,免遭丧国之祸。全文讲得言之凿凿,语之切切。后面又重赏了毛公仪仗、车马、兵器等。毛公为感谢周王的恩德,特铸造此鼎以资纪念,叮嘱后世百代,永作珍宝珍藏。

  毛公鼎铭文,皇皇巨著,端端鸿篇,是一篇极其难得的第一手历史资料,郭沫若曾言,此篇青铜器铭文“抵得上一篇尚书”,足见其史料价值有过之而无不及。毛公鼎铭文在艺术上极美极佳,高品高质,曾震惊整个艺术界。清末著名书法家李瑞清曾言:“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嗟乎!愧然今日方知,鼎之文化竟然如此博大精深,鼎之文化竟然如此灿烂辉煌!呜呼哉!今日方知字字如珠,绝非阿谀之人自喻笔下文章。

  考古界提起三代之鼎,必言青铜器中的“海内三宝”:三尊极其不平凡之鼎。观鼎必观“三宝”,除毛公鼎外,还有大盂鼎、大克鼎。

  中国名鼎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积淀,几乎每一尊鼎都有一段历史,都有一段传奇,都有谜一样的文化背景,这也是鼎文化深奥和厚重的原因。有的鼎背后甚至曾发生过一桩桩神秘的死亡事件,这让我想起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金字塔中的一句魔咒:谁打扰我,魔鬼不会放过他。不过,中国的鼎只有文化,没有魔鬼。

  大盂鼎,国之重器,西周杰作。鼎腹中有铭文“周康王二十三年”,屈指算来,三千年有余矣!一百多年前被发现后,它被抬到一户农家院落,虽满身绿锈,却让人时有一种蓬荜生辉的感觉。据说所有进院之人,都会不自觉地眯起双眼,仿佛有光芒刺目。大盂鼎高近102厘米,重153.5公斤,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公元前1003年)。鼎以姓氏命名,必与盂姓有关——此乃盂姓贵族所铸。青铜鼎直至秦汉以后逐渐消失,其时凡有铭文记载铸鼎者,皆只有姓氏,无名亦无官职,想必是青铜器铭文的规矩,皆遵守,无逾越。盂姓贵族受到周康王的重大嘉奖,被感动得无以复加,特铸此鼎,颂扬周康王治国为民的丰功伟绩,告诫盂氏子孙永世莫忘,牢记周康王的英明,不忘周康王的信任,并把周康王赏赐的物品一一开列其上,让盂氏后世子孙祭祀祖宗时,先拜祭周康王。这便是大盂鼎腹内的铭文记载,共19行,分2段,291个字。

  最有意思的是周康王赏赐的物品中,香酒排在第一位,似乎远比后面排列的仪仗、礼服、车马,以及一千七百六十二个奴隶还要贵重。这在任何史书上均无此记载,《尚书》中亦无。香酒高于一切,那是一种什么酒?因何而香?又香在何方?难道香酒要重于一千多个奴隶?这在西周奴隶史上又留下新的课题,而西周酿造史也需要再做研究,给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开列了一个新的题目。大盂鼎再一次佐证,至少到了周朝,鼎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根本转变:它不再是食器,而是礼器、祭器;它也不再摆在大殿之前,而要摆置在神庙祠堂之上。祭神祭祖何以为祭?祭拜鼎也!

  鼎到商周时期,尤其发展到西周时期,其文化含量愈重,以至成为先秦文化的标志之一。鼎中铸铭文,鼎即史也,鼎即文也,鼎即碑也。刻在鼎上相当于刻在碑上,欲千古不朽,铸鼎为念;欲感恩戴德,非鼎不能表达。大盂鼎从发现那天起,欲藏不能,欲移不能,官争商夺,几度危难,几度失落,期间兼有日本侵华,日寇曾一日七搜,拥有者几经倒手,几经换人,千里迢迢,辗转数省,历经百年。其间出现不止一次的离奇死亡、离奇灾难,而每次又都化险为夷。每一尊鼎都是一段难释的历史,每一尊鼎都是一本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

  四

  撼山易,撼此鼎难。

  当与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近在咫尺时,我愈发感到此鼎巍峩岿然,雄伟壮哉。商鼎非夏鼎,亦非周鼎,它沉稳如山,厚重如岩。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四足方口两竖耳。

  商时铸造青铜器,小巧玲珑之器多用失蜡法,大的用陶范法,即用胶泥作成模范,灌入铜汁,冷却后打开模范即得青铜器。后母戊鼎共用了几十块陶范,规模之大,夏商周居首。此鼎如此重大、如此复杂、如此精细,势必在铸造前要有一位高超的总设计师,事先就把鼎的结构、图饰、形状、构造、外表、内腹都要设计得精益求精,且万无一失,不能留有遗憾缺失。八百多公斤的庞然大物,要有数十炉铜水同时沸腾,然后数十个坩埚,三百多位匠人依次依序依设计浇灌,要如同外科手术般准确地配合,这就需要一位工艺卓越、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精心安排,按部就班,一处出错,势必形成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制作失败。三千二百多年前,中国青铜器的工艺设计和铸造水平都已达到让后世仰慕的程度。鼎即碑也,观鼎如读碑,观鼎如观文化。

  后母戊方鼎极有可能是举全国之力,敛全国之金而制作的祭器。它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其母亲妇妌所铸,这也能看出在商文化中,礼孝之风初见端倪。其情愈深,其恩愈重,其亲愈近,其鼎愈重,这种风气影响至今。商周时期的鼎如同汉唐以后的碑。我曾在江苏江宁观看阳山碑材,它号称“天下第一石碑”,是永乐皇帝为感恩其父皇朱元璋,要建天下最大最重的感恩碑,于是在阳山开山凿石建碑,仅碑帽就重达862吨。石碑越大越重,越能表达建碑者的心愿,此风或源于商。

  商人尊神,商之青铜鼎浑然大气;周人崇礼,周之青铜鼎简洁朴拙。

  只需看后母戊方鼎上精美瑰丽的纹饰,就能领略商代灿烂辉煌的文化,就能够形象地得知古国之文明。直到今天,谁敢言真正领会商人文化之用意乎?谁又敢言窥视到商人文明之精髓乎?

  后母戊鼎有着极丰富、极复杂,又极抽象的饰纹,每一幅饰纹都在无言地表达商人对过去的世界、未来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可能是商人头脑中的九重天和十八层地,都蕴育着对邪恶的鄙视和厌恶,都代表着正气战胜鬼魅的搏斗,都预言着社会的改变和人类的变迁。商人的脑沟要比几千年后的后人来得更深,脑细胞更活跃,坐井能观出天之变化,天之无穷;能观出宇宙之远,天体之大,星球之繁,光芒之源。观鼎如观天,遑论观古今?

  后母戊方鼎上铸满了鬼秘神奇的饰纹,从鼎口鼎沿,到鼎边鼎足,后人能猜出一二的是饕餮纹和虎噬纹。

  《吕氏春秋·先识览》讲,饕餮乃古之传说中食人的凶兽;《左传》记载,饕餮乃古代一凶残部落,这估计是食人族的最早记载。饕餮这种怪兽以人为食,既可憎又可怕,商人深信世上有此兽,视之为恶鬼煞神也。其长相如何?商人亦未见,只是一种文化上的图腾,精神世界中的奇想。商人塑造出的原型是虎、牛、羊、狼等动物的混合体,应为“七八不像”,从另一个方面看,商人的文化追求已然到了从现实的物抽象到意识的美。饕餮是商人经过艺术想象和艺术加工虚构出来似神似鬼、似妖似兽的怪物。《吕氏春秋》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饕餮言其怪,有首无身;言之首,有面无头。饕餮是被商人抽象出来的一张永无容颜的怪兽脸。饕餮并无定形,可能因为魔怪是百变的吧。有的饕餮长着一对长长的弯角,一对叶形耳;有的饕餮鼻梁呈弓形,左右有分叉;有的眼睛呈“臣”字状;有的额头上似有刻纹,最突出的是两个大鼻孔,鼻孔向前,嘴中有獠牙,獠牙呲在唇外。观后母戊方鼎上铸造的饕餮,转着圈地看,一遍又一遍地数,确有颐和园十七孔桥数狮子之感,要数清,难,因为它是连带饰纹,似乎既无开头,亦无结尾,无穷尽矣。那神态诡异的饕餮纹仿佛有七只怪眼,眼与眼是似而不同,各有所望,各有千秋。一只眼仿佛表示驱邪,一只眼仿佛在表达愤怒,一只眼似乎在显示凶恶,一只眼流露出悲哀,一只眼微眯,仿佛正在欢快地庆贺,一只眼在眼巴巴地企望再生,一只眼无奈地翻着白眼,另一只圆瞪的大眼表示欲望和展示。那也可能根本不是眼,是商人感受到神灵的启迪和召唤,一只只眼就是一颗颗神化了的心灵。我们不能用今人的视角看古人,也不能用今人的目光衡量商人的精神世界。

  虎噬人纹装饰在后母戊方鼎两耳外侧,由此看来,虎为百兽之王,早在三千多年前即称王矣。在大方鼎上铸虎噬人纹,两只猛虎相对而出,凶相毕露,虎威自显,虎口大张,共衔一颗人头,让人不寒而栗。但商人并未寒,亦未栗,坦然自若,泰然不惧,再细观之,似温似情,人虎相处,似和平共处,岂似危在旦夕之际?有专家认为,鼎为祭祀重器,祭天地神灵,岂是一般人情所感?那是一种祈祷,一种心愿,一种期盼,也可能是驱邪、镇妖。也有人认为,两虎相衔之人头乃巫师之首,这或许是正在进行祭祀的一幕。

  人在祭祀时与鼎究竟是什么关系?鼎之道具是人?还是人之圣灵是鼎?

  初次看见大禾人面纹方鼎让人猛然心跳——是吓得心颤。这尊商周时期的四足方鼎四面竟然是活生生的一张人脸——三千多年前的一张人脸。

  此鼎何以名为“大禾”?因在其鼎腹内壁近口沿处铸有金文“大禾”,故此得名。大禾何许人也?无从查起。大禾方鼎四面皆人脸,造型相同。细观东西南北四张脸,似乎差距不大:大眼,两眼炯炯,目中有神,侧视有光;宽眉高框,深眼窝,高颧骨;鼻翼宽厚肥大,鼻骨直;嘴大,紧闭,两唇紧合,唇角已到下颌;圆脸、胖脸、肉脸。整张人脸似乎怒而未发,愤而有怒,不阴不阳,不卑不亢,让人莫敢直视,莫敢久视。难道那是一张被祭祀的活人脸?难道那就是巫师自己的脸?难道那是期盼已久的神的真面目?想起大禾人面纹方鼎之后的一千七百多年,南朝才有了四面佛、四面菩萨,这让后人焉敢小视商人之智慧与文化?

  大禾人面纹方鼎大难不死,重生有缘。

  1959年秋季的一天,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一位黄姓农民,命中有那一锄,一镐愣是刨出个青铜大器。他吓得几乎瘫坐在田里——因为一张愤怒异常的人脸正直视着他,黄某着实出了一身白毛汗(黄某当时的确头晕目眩良久,后确认其患有高血压)。随即发财之心压倒一切,黄某揩去冷汗,换上微笑:没白烧香,财神爷终得上门。他挖出来后,方见是一个又大又重的铜器。怎么把它变成钱是黄某的当务之急,山路崎岖,背不得,拿不动,又怕让人看见。黄某急中生智,抡起锄头,把这件青铜器砸成几块。这就是大禾人面纹方鼎,重新出土后,先遭粉身碎骨。

  黄某激动无比,这可是飞来之财。他捺住性子等了几天,没见电闪雷鸣,看来老天爷并未震怒。黄某用一个破口袋一装,将铜器直接背到镇废品收购站论斤卖了。

  黄某得意得无以复加。他不断地向村民们讲述这桩飞来之财,然而却常常被噩梦惊醒。那一张张青铜人脸变得更狰狞、更凶恶地直视着他。

  青铜人面铸器的消息不胫而走。湖南省博物馆的一位老专家得知此“怪事”,凭着自己多年研究文物的经验,立即赶往宁乡县黄材镇,找到黄某后,详细了解了那件青铜器的情况。老专家立即判断,此青铜器很可能是件国宝。黄某大吃一惊,恐怕又是一身白毛汗,又是头晕目眩良久。黄某深知责任重大,立即带老专家赶赴镇上废品收购站。

  赶到废品收购站时,收购站仓库内空空如也,人家刚清完库。废品收购站把收到的废金属全部送到湖南省物资局毛家桥中心仓库,准备送到冶炼厂回炉冶炼。

  抢救国宝刻不容缓。专家又带着黄某,急如星火地赶往长沙。一种巨大的负罪感让黄某也难以解脱,他恨不能一步踏进毛家桥中心的仓库。

  国宝有福,迟一步悔之晚矣!当他们赶到时,正巧几辆满载废金属的大卡车驶出仓库,要运往冶炼厂。老专家一看不妙,命也不要,立即站在马路中央,誓死拦车。黄某索性躺在车轮下,前面的车已驶去,幸好拦住后面几台卡车。国宝命不该绝。

  回仓、卸货,满满一院子破铜烂铁,需要一一筛选,真如大海捞针。天色渐黑,连老专家都已感到失望:难道国宝就此消失了吗?只有黄某不甘心,他事后说,自己总感到那一张张“缘脸”望着他,又岂敢怠慢松懈?就在所有人近乎绝望时,黄某终于从一大堆烂铁器中翻出了那张他看过的脸。也真奇怪,黄某说那张脸似乎在微笑,向着他微笑。

  大禾人面纹方鼎死里逃生。

  那位让人尊敬的老专家又把破碎的国宝背回博物馆,经过专家们的修缮,大禾人面纹方鼎终于又获新生。非常遗憾,那位湖南省博物馆的专家未留下姓名,但实实让人尊敬。

  五

  1977年,河南省南阳市出现罕见大旱,丹江口水库几近枯竭,库水一退数里。一日,一个放羊孩在沙滩上玩,偶然发现一件绿色青铜器,随后三座大型楚墓被发现,出土了一大批国家一级文物,包括著名的云纹铜尊、莲鹤方壶等,其中在2号墓中出土了一套列鼎,让专家们惊叹不已。坦率地说,专家们也大开眼界,因为之前没有一位专家看过这样宏大严整的七套一体列鼎。

  此列鼎为春秋末期之作,共有七尊青铜鼎,造型与纹饰完全相同,大小各异,由大到小排列,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霸气十足。这不免让人立即联想到大禹铸造的九鼎排列起来的威武。夏禹不但是治水专家,也是杰出文化艺术大家。禹独创了鼎,开创了华夏鼎文化,把华夏的一统河山浓缩成鼎,堪称伟大的创造,亦是尧舜也无法与之相比的功业。

  列鼎中最大的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腹径68厘米。每尊鼎宽体、束腰、平底,口部有一圈厚边,周围攀附着六条浮雕夔龙,龙口咬着鼎沿,龙足抓着鼎的腰箍,给人一种欲腾欲飞之感觉。

  此列鼎造型独特。这种中央束腰的青铜鼎实不多见,六条夔龙沿鼎沿相聚,似望鼎空,又似望天空,似乎各司其职,又好像各自作态。造型如此神奇,足见春秋时期的青铜工艺何其了得!列鼎的双耳一改青铜鼎之立耳,而是向外仰立,不仅新奇,更增加了美感,动感。

  此墓为何墓?此鼎为何鼎?谁有这么大阵势?敢列七鼎?《周礼》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七鼎陪葬,此系何人?

  经多方考证,鼎内铭文终得破解,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鼎内80余字铭文,开篇即是王子午。查楚史资料,王子午又称子庚,任楚国令尹。令尹在楚国相当于宰相,王之下,臣之上,所以才敢有七鼎列阵陪葬,才敢自铸列鼎纪念其先祖文王。再查,原来令尹果然不凡,他正是那位“春秋五霸”之一、敢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之子。这七尊列鼎至此名正言顺,云:王子午鼎。

  王子午乃楚庄王第五子,英勇善战,战则必胜,深得其父之爱,常委以重任,上马出征,下马理政。

  据《左传》记载,王子午擅长谋略,长于运筹,习于征战。公元前560年,楚共王死,吴国认为可以图楚,不顾有盟“闻丧不伐”,大举进攻楚国,妄图一举破楚而分其地。楚国有难,王子午领命出征,楚吴大战。王子午巧施妙计,诱吴军深入,布下埋伏,吴军挺进,孤立无援,楚得天时地利人和,伏兵尽出,四面围歼,吴军大败。王子午稳定了楚国局势,告诫诸侯,楚强不可欺;庄王虽死,其子尚在。

  王子午任楚令尹六年间,南征北伐,东击西战,为楚张武,扩地开疆,死后受七大列鼎之礼,足见王子午威武,亦足见楚之强大。

  细观王子午列鼎,其铸造工艺更趋娴熟细腻,艺术设计上也有了新突破,在鼎的设计、造型、装饰、配置上更趋向奢华、美观、高雅,更注重在礼仪性、祭祀性和高端性上下功夫,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怦然心跳。春秋时期的鼎,不再追求大、重、稳,而更多表现在灵、巧、新、变上。

  王子午列鼎是春秋鼎的集大成者。新,近乎妖;工,近乎巧;艺,近乎精;形,近乎怪。最让人称奇说道的是,王子午列鼎具有典型的楚国风格,是鲜明的楚国特色鼎。王子午列鼎最让人欣赏的是它的束腰,细腰收腹,别具一格。有人曾用苛刻的语言挑剔青铜鼎,言其一字可概括:圆鼎像锅、桶、缸;方鼎像槽、盒、箱。楚鼎不然。楚有独材,楚有风格,楚鼎与中原鼎迥然相异,一方水土唯楚风。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据《墨子·兼爱》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莫哂然,此楚之文化也。楚女纤细之腰亦称“楚腰”,王子午的列鼎为楚鼎,沐浴楚之文化,故亦有“楚腰”,非楚王子午列鼎出土,焉能得识“楚腰”之鼎乎?

  王子午列鼎另有一奇观:鼎口有六龙盘踞,蜷曲盘绕。这在夏商周时期未曾见过,三代之时有虎未见龙,王子午列鼎上方见龙盘鼎口,可以说,以鼎而言,楚文化率先有龙图腾。六条龙,龙头伸向鼎口,又恰与鼎盖边缘之六个卡口相合,造型完美,珠联璧合,实为难得珍品。

  青铜鼎内铭文又称金文,极其罕见,但王子午鼎中的铭文更是见所未见,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观鼎不观文,犹如观瓷不观款。

  王子午鼎上所铸铭文是被称为“鸟虫体”的文字,亦称为“虫书”“鸟虫篆”,属于金文中一种特殊的文体。据说眼下识得“鸟虫篆”的人已然为数不多。它曾在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盛行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当年出土的越王勾践的青铜剑上就刻有八个这样的文字,翻译过来就是“越王鸩浅,自作用剑”。越王勾践之宝剑,只有八个“鸟虫篆”文字,已然震惊后世,王子午鼎内铸有的八十余个“鸟虫篆”,其珍贵岂能一言道尽?

  六

  后母戊方鼎不愧为国宝,在这尊方鼎前照过像的中国人数以万计。它在国博公开展出时,我一连三天去欣赏它,每每挤不到跟前,因为拿着手机等待拍照的人排成两行纵队,都在等着一睹此鼎芳容。据说大方鼎是国博全部展品中最受人关注的。当年蒋介石曾站在我这个位置,细细地、反反复复地观看此鼎。

  1946年,后母戊方鼎几经周折,几经磨难,终于到了驻扎在河南新乡的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司令官王仲廉手上。那年,蒋介石过六十生寿,各路神仙纷纷送上寿礼,记得齐白石送上一幅《松柏高立图及篆书四言联》,四言联为“人生长寿,天下太平”,若干年后,拍出四个多亿人民币。王仲廉司令官肯定懂古董,也肯定懂鼎文化,他把后母戊方鼎作为寿礼送给蒋介石,不怕“砸”不倒蒋介石。蒋介石也懂青铜器文化,也懂得青铜鼎,懂得这鼎的分量,因此未及见面,就直接批送南京中央博物院。1948年,蒋政权风雨飘摇,蒋介石去参观这尊大方鼎,这曾是他六十大寿的寿礼。头发、胡须、眉毛都渐白的“三白”老翁认真仔细地观看,观之极细,看之极久,观看时未发一言,看毕又一言未发,悄然离去。十年后,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百忙之中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一尊楚鼎。此鼎1933年在安徽寿县幽王墓出土,鼎高1.13米,比后母戊鼎低10厘米,口径93厘米,重达400公斤,其容量比后母戊方鼎还大,也可称“天下第一鼎”了。因在其口沿处铸有铭文12字,开头为“铸客”,此鼎故称“铸客鼎”。毛泽东当时看得很高兴,不但在鼎前拍了照,而且还饶有兴趣地说:“这里面能煮一头牛。”一位深谙《易经》的老先生曾说,蒋介石是无言(颜)言鼎,毛泽东是一言九鼎。

  毛泽东一言中的,此鼎可煮牛,即称镬鼎。煮羊用的鼎,即称升鼎,煮猪用的是着鼎。

  商周时代,鼎居青铜器之首。在传统的鼎形制中,一为方鼎,如后母戊方鼎、大禾人面纹方鼎等;一为圆鼎。方鼎之鼎底为平底,圆鼎之鼎底为圆底,如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等。当然也有例外,如楚鼎王子午鼎,虽为圆鼎,但它的鼎却是平底,别出心裁,专家也把它归于楚文化的创新。

  战国时期的鼎,南北文化差距渐大,渐成风格。

  北方的战国鼎更侧重厚重雄壮,敦实古朴;南方的战国鼎风格迥异,更趋向美观华丽,高俊挺拔。北鼎有霸气,南鼎有俏风。

  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是典型北鼎风格的战国鼎。

  中山王鼎乃九鼎列鼎,堪称“战国第一鼎”。九鼎列鼎在夏商周时期,只闻未见。九鼎中最大一鼎高51厘米,外形为扁圆球形,两耳低短,铁质蹄足粗大低矮,唯一称奇的是九鼎鼎鼎有盖,盖上有三环钮,揭盖时可提而置之。但通观此鼎,却不威严雄伟,细观制作也比较粗糙,工艺不甚讲究,九鼎皆素面无文,唯最大的鼎盖环钮以下至腹足部以上刻有469字的长篇铭文,记载了中山王乘燕内乱,伐燕大胜而归一事。战国之中,中山非大国强国,却敢铸九鼎,比春秋五霸还敢藐视周礼,礼崩乐坏,足见其一。

  战国时期,南鼎最有代表性的应推河南信阳出土的楚国鼎。江陵藤店一号墓出土的楚王鼎,造型与此鼎迥然有异,风格大变。鼎足不再求稳求重、求矮求实,而是高端挺拔,显得南鼎更挺拔飘逸,更豪迈、更耐看。南鼎追求文化含量,鼎的饰纹更讲究繁复神秘,一鼎之上常有数种饰纹,既有饕餮纹,亦有鸟虫纹,云水纹,相辅相成,衔接自然,宛如一体。鼎足少见素体,几乎都铸有饰纹。鼎耳也不再简单直立,有的作鸟形,称“鸟耳鼎”,有的鼎盖作三鸟首钮,有的四足鼎也突破旧模式,铸成椭圆形,这在夏商周时绝无先例。

  战国青铜鼎也是青铜鼎文化的末章,二千多年华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悄然之间悠悠而去,悻然而逝。秦汉再无鼎。

观鼎

现实之惑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