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留驻在图景中的秦汉儿童形象——读王子今教授《插图秦汉儿童史》

时间:2024-04-14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李重蓉  阅读:

  “儿童”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价值意义虽已为学者所明辨,但它进入研究视域的时间并不久远。历史上的人类童年为思想界所关注,是在西方启蒙主义思潮兴起之后;对于史学界而言,这一领域的开拓则更要迟至20世纪。古代中国的史学书写带有无可避免的成人视角,通过成人化的修辞、逻辑、价值观去选择与编织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成人世界中体味戏剧张力与民族经验。这一导向致使传世文献中与儿童相关的史料稀少且分散,随之而来的是儿童史研究的困难。

  王子今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秦汉史研究,涉猎领域蔚为大观,仅就儿童史而言,深浸已久。以专著形式呈现始自2012年的《汉代儿童生活》,继2018年《秦汉儿童的世界》之后,他又于2020年带来了《插图秦汉儿童史》。新作的不同之处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提到的一样,除了补加289幅插图、删改校证文字外,也推进了多个主题内容的研究,收获新知,与读者分享其未曾停歇的思想进路。

  王子今为儿童史研究所作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明确区分并界定“秦汉儿童”这一群体,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维及方法示例。在传统史学观念里,儿童并未被当作一个独立群体,以前四史为例,人物从未特别因为儿童身份而得以立传,偶或可能有其幼少年时期的事迹被记载,却也寥寥数笔,其意义仅用来为其长成后传奇的人生作注脚,是依附于漫长成年生命中的一点零星片段。这直接导致传世文献中的儿童史料稀缺,研究材料又影响到研究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近现代社会观念的进步、考古学科的发达,带来史学研究的转向,儿童作为一类专门群体进入研究范畴,然而目前国内相关的成熟、系统研究仍然匮乏。

  王子今的研究无疑为破局起到示范之功。《插图秦汉儿童史》开篇即对“秦汉儿童”概念有所界定:依据当时人的认识,泛指未成年,与现代人所认识的“儿童”有所区别,拓宽了研究对象的年龄及生活范畴。换言之,王子今所讨论的秦汉儿童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类独立群体,他们在未成年前各个生命阶段的形态、体验,当时社会中儿童生存状况的常态与非常态,资质普通与特殊的儿童的不同样貌与其所映射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彼此支撑、相互呼应,贯穿全书,并经由作者所撷取不同史料的印证,共同还原出秦汉社会中儿童的真实生活空间,为学界构筑起一条探索儿童史研究的坚实道路。

  本书首章即捕捉“宜子孙”这一理想观念,统摄当时社会对儿童的总体意识,并从四个切入点予以解读其文化内涵。首先在讨论“宜子孙”观念时,借用秦汉时期的砖瓦、铜器、印章、简牍、织锦及铜镜等多种实物资料上的“子孙”刻铭或文字,以印证相关文献资料,是为二重证据法的具体演绎,以论证当时祈望多子、爱重儿童的文化特征。其次关于工艺造型中子母主题的讨论,广泛采用了瓦当、铜器、陶器、画像石等资料上的子母动物造型图像,表现当时社会爱护幼小的风尚。再次作者留意到个别文献记载中的“乳舍”,以此考证汉代的产房,并延伸到九子母崇拜问题。最后借助一件陶盖外围的“小儿受赐”陶文,结合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考证其与陶盖内围的“长宜子孙”含义对应,从而共同反映出当时社会期待多子的文化内涵。以上四方面紧扣主题,从不同的问题点延伸而出,并将文献与不同性质的实物资料相结合,丰富了“宜子孙”这一主题的内涵层次。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书中第二章《“婴儿”“婴女”命运》围绕婴儿的出生及初生展开,包括出生、保健、夭折及医疗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作者通过汉代的哺乳陶俑、石刻、壁画等图像和相关文献资料中的“婴女”“襁褓”记载,生动展示并考证了当时妇女如何哺乳、养护初生儿的情形,并关切性别意识给婴女带去的不公命运。对于婴儿的健康维护,当时人采用了两种方式:巫术和医学。作者关注到马王堆帛书《胎产书》、少司命信仰等巫术手段,它们在当时人的意识中有助于保证婴儿的健康;同时秦汉社会也已有小儿医存在,比如神医扁鹊的传说及其在画像石上的图像、出土文献中的“婴儿方”“小儿方”,可知当时儿童医学的科学程度,另外作者还联想到古罗马的儿科医术。至于婴儿的夭折,作者引用“伤夭”“悼夭”主题的汉赋作品、石刻碑文,更添几分情感与哲思上的悲怆凄婉之色,引人想象草露未晞,年幼的生命却已在残暴严峻的摧残下逝去的历史场景,富有感染力。

  第三、四章的主题是儿童的正常生活状态,包括游艺和教育两部分。第三章《儿戏:游艺生活》囊括了多种汉代儿童的游戏类型,对每种都作出考辨。当中又以对“鸠车”的考证用墨最多。研究以图文互证的方式切入,将多件画像石图像、实物资料与传世文献中的有关记载相结合,考证鸠车的形制、所反映的社会风俗,并对一件所谓的“陶鸽”作出辨析。作者的思路并未止于此,还思索鸠车背后所关联的其他问题,如“神童”故事中的项橐,他出现在汉墓图像资料上时就经常手牵鸠车;又如有的鸠车上塑有大小两鸠的工艺造型,反映出“子母”主题等。这些关于鸠车的不同话题及材料并非集中在一处,而是分述于多处、各见于多个章目,遥相呼应、收放自如,连缀成有机整体,使读者能够体会史料与史实之间错综的关系,领略作者处理图文资料的手法。

  第四章《蒙学》分析儿童教育。秦汉时期形成童蒙教育的基本模式——小学,作者结合传世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献中的民间蒙学书,考证了汉代小学的教育规制、内容、科目等。在此基础上,视角又转向在教育中表现出天赋异禀的两类特殊儿童:女童及神童,关注女童教育的内容、作用以及不同阶层中的代表人物;例举神童中的项橐、杨信、曹冲等典型人物的相关事迹,或援引画像石图像、传世文献予以证实,或从交通地理史的角度考辨。

  第五至八章转向分析儿童在非常环境下所承受的生存压力与苦难,分别为《儿童劳动与劳动儿童》《社会犯罪、社会灾难、社会动荡与受害儿童》《社会上层儿童生活》《“小子军”与少年吏》。在诸如劳动、犯罪、战争、政治阴谋、参军等恶劣环境的打击下,虽然其中有少数能够抵御冲击、迅速成长甚至建功立业者,但对于绝大多数儿童而言,超负荷磨难导致的只能是其悲剧命运。着意于此,不仅如实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况,为读者提供多个审视维度;而且展示出作者治学的史心所在。在这四章中,作者同样大量使用图像和实物资料,比如刻有儿童劳作、被略卖、作奴仆、为吏等图景,以及如梁节姑姊、赵氏孤儿、周公辅成王等历史故事中儿童形象的画像石;又如秦陵兵马俑中的少年士兵俑、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儿童鞋履等实物资料,它们有力、形象地再现了秦汉中下层儿童生存的艰苦不易,以及宫廷、军旅环境中儿童处境的残酷险峻,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第九、十章探讨与秦汉儿童相关的神秘文化。第九章《民间意识中的“小儿鬼”》从儿童死亡切入,考证小儿鬼这一特殊的风俗信仰。作者注意到汉代遗迹发掘中所见小儿瓮棺葬于道旁这一现象,参考文献中小儿“人道未成”的记载,指出古代儿童地位的非独立性。在考证了“竖子”“竖小”等称谓后,展开对小儿鬼民间信仰的探讨,在论证中,一方面引出与之相关的反支巫术,利用传世医学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如睡虎地《日书》以及陶文等讨论之;另一方面,又将文献中的“鬼婴儿”记载与考古发掘的瓮棺葬形制、位置、葬具、集中区相结合,揭示了当时人对于夭折婴儿既悲痛又恐惧、戒备的复杂心理,视角出奇,论述详实,考据令人信服。

  第十章《神异的“童男女”》则与秦汉神仙信仰相关。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注意到秦汉社会意识中以为童男女具有神性,将文献记载中的徐市“将童男女入海”的传说乃至当时神祀活动中有童男女歌唱表演的现象,与画像石、画像砖、雕塑等文物资料相结合,探求童男女可能包含的神仙信仰观念。又特别讨论了中外文化中共有的以童男女作为祭祀牺牲的风俗,以及汉代童谣中的神秘象征含义等话题,通过图、文、风俗的结合,如此揭橥秦汉时期对童男女所持的特殊信仰观念,分析过程层层深入,结论通透、气象万千。

  本书最后的《代结语》转换视角,反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打量周围的世界,以开放的形式,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未尽的、富有延展空间的问题。追溯秦汉社会的“童心”观察,抓取“童心”中好奇、亲近自然、留意细节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联系到当时时代精神所体现出的这些特点。并且从儿童的身份、立场出发,去贴近、探索他们在面对成人世界、等级秩序、信仰体系等不同语境时,所可能产生的心理感觉和情感体验。其文心之新妙,为我们留下无数值得继续思考的话题。

  综上,本书包含了秦汉儿童在成年以前的各种生命阶段、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内蕴深厚。当然,其启迪之功还在于对史学研究方法论、观念上的推动。

  本书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图像学等方法融合,以实践极大拓展了史学研究的模式。其中图像学发端于黑格尔,19世纪中后期因罗斯金、维也纳美术史学派等的推动形成一种文化思潮,20世纪初在瓦尔堡、潘诺夫斯基等人的引领下,图像学研究作为一种新兴学科领域在西方基本成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的图像学研究、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方法来推进史学研究,则起步较晚。随着2008年彼得·伯克《图像证史》一书的译介,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提倡“形象史学”后,相关研究逐渐往前推进。《插图秦汉儿童史》是成功运用图像学于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范式。它从看似平常的小处切入,结合传世与出土文献、图像与实物等多种资料,总能透过所关注的对象、发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社会生活信息。

  本书也引导了日常书写的回归。近年史学研究向社会日常的转向,引发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热潮。《插图秦汉儿童史》突破传统史学界即使关注儿童、却也限于上层儿童传奇事迹的局限,将研究对象扩展至社会中下层更为广泛的普通儿童群体;并且从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平实细节出发,观照其整体的日常生存境况,整体思路与文风实现了向史学日常化书写的回归。

  社会前进的标志之一是精神文明化的程度,文明社会对于弱小者不仅抱有天然的爱护、养育之心,而且能够认识到儿童的独特价值和能动作用。史学研究中以儿童作为对象,意味着不仅将儿童区别于成人,而且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换位思考,理解共情。这相较于传统史学,无疑是研究观念的进步。

  因此披阅此书,与作者一同去回溯那些远去的历史风情,重拾曾被忽视的秦汉儿童之音容笑貌,其感受宛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我们相信,王子今先生对儿童史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其洞识的深透、笔力的雄健和情思的隽永,将持续启示和影响着学人。

  李重蓉历史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现实之惑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