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大山深处的文化使者

时间:2024-05-22    来源:馨文居    作者:落梅拂雪  阅读:

  初见姚敬民老师,是在一九六三年秋的某天。当时我是石泉中学高一学生,正站在高凳子上写黑板报,只听身后一个人用关中话说:一个女生能把粉笔字写成这样算可以的。自知字写得不咋样的我,听到这句话,颇受鼓舞。后来才知道他是刚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我们学校,教初中部语文课的姚敬民老师。

  不久,学校组织师生到池河农村参加秋收劳动,姚老师分配在我们班,到了草庙子生产队,那些天一起下地干活一起说笑,混得烂熟,完全没有了师生距离,真有点"少年叔侄当弟兄"的感觉。记得劳动结束我们背着铺盖卷返校那天,院坝边围满了送别的村民,有人眼圈红红的在抹眼泪,小孩子更是跟在我们屁股后面牵着我们的衣角,不舍得我们走。姚老师刚好走在我身后,只听他用关中话像舞台表演一样大声朗诵道:"三狗子,一走三回头;三回头,两滴泪,依依不舍送亲人;送亲人,大路不走走小路,一送送到小桥头……"那个叫三狗子的男娃听了愣在那里,看我们和姚老师继续往前走,他又一边抹眼泪一边继续跟着。

  我们的初中到高中持续了八年,铸就了师生之间非常深厚的情谊。期间我和姚老师虽接触不多,但彼此熟悉、了解、信任。

  二零零二年,从未搞过文学创作的我想写一本纪念离世的听障残疾儿子的书,老虎吃天不知从何下手。我找到已从县文化馆退休的姚敬民老师,姚老师热情诚恳地答应帮我。姚老师说,你这娃非常懂事非常有礼貌。那年我和一个同事到你家找你打听关于职称的事情,你不在家,你这儿子很热情地接待我俩,又是让座又是敬茶,说:"妈妈等会下班回家,你们坐,喝水,等她。"那态度,令我和同事非常感动。哎!这么好个娃走了。我一定帮助你完成心愿!从此,我便跟随姚老师走上了长达十五年的艰辛学习、创作之路。

  每次我到姚老师家请教,老师都极其认真又耐心地给我找出大量范文讲解,并要我大量读书,多次强调要多读名著,要做读书笔记,写体会。临走还交给我一大包书和杂志,让我带回家去读。教我搜集整理素材:想起一点记一点,干条条也可以,几个字也行,然后归类、组合、丰满。后来我将学写的每篇习文都先拿给姚老师看,他不厌其烦地用红笔为我修改,并认真写出评语。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姚老师还建议我将《苦涩的青春》一文分解成《母爱无垠》《长哥如父》《舅舅》《知青岁月》几个短篇,效果很好。姚老师还说:"你的所有文章中我以为《最后的探戈》这篇写得最好,最流畅,一气呵成。"记得在《知青岁月》一篇中我有一段描写参加生产队开长会的混乱场景:"……嗑着瓜籽,随意走动,打亲……"姚老师看后严肃指出:"你不应该这样去描写贫下中农,知识青年下乡首先要培育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当我偶尔表现出自恋自夸情绪时,姚老师告诫我:"注意,切忌在文章中自己夸自己,把自己说成一朵花似的。自己好不好要由别人去评价。"姚老师不但教我写文章,更教我怎样做人。

  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件事。二零一一年六月,我写《可爱的苦菜花》快结尾时,从来不会写诗的我,突然诗性大发,十几分钟就写出一首小诗——"苦菜花之歌",兴奋的我立马打电话告诉老师。姚老师说他在西安,正坐在公交车上,他要我把诗读给他听。姚老师听完后说:你把"苦难中成长,苦难中开花,要与牡丹比高下"这句中的"要"字改成"不"字。我立马修改,整篇文章的意境大大提升!一字之差,让我认识到一个人必须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才能找到人生正确定位。更让我深深钦佩老师的人品和文学修养!

  跟随着姚老师在通往文学的道路上磨炼了十多载,二零一三年,我终于写出了《心语手记》的第一稿。遗憾的是,此时姚老师不幸患了脑中风,住院抢救多日,留下严重后遗症,语言、行动迟缓。即便是这样,老师躺在床上还在帮我改稿,他让我读给他听,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就叫停,说出他的意见。比如读到《野百合也有春天》一章中,提到儿子小松的几个女同学女朋友时,姚老师就说:"一定要注意保护这些女娃娃的声誉,她们生活的路还很长。"平时姚老师也总是教导我:"作品中一定要照顾处理好各种关系,这点特别重要,特别是纪实性文章。作品要面对社会,有净化教化人们心灵的作用和责任,要阳光,要和谐。"

  姚老师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一天,我去看望他时,他对我说,你看我也帮不上你多少忙了,你现在离出书还有一段距离,这样,你去找你的班主任鲁立人老师,他这人办事特别认真、负责任,去请他继续辅导你。

  后来,我在鲁立人老师、县作协主席胡树勇、县作协秘书长胡世海、老同学吕农等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二零一七年五月,《心语手记》终于成功出版。梦想成真,实现了我的初心和使命。

  当我快步第一个把书送到姚老师手上,老师终于露出自他生病卧床后少有的欣慰、满意的笑容;我也如释重负,为自己这份迟到的成功而高兴不已。

  二零一九年二月,我被批准为陕西省作协会员,七月到西安参加新会员培训会。我都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喜讯报告给恩师。姚老师温和地笑着连连点头,重复着:"好!坚持!胜利!"而这一切,最最要感恩感谢的是亦师、亦友、亦兄长的姚老师孜孜不倦十多年的辛勤培养!

  二零一九年腊月二十八日,我买了易消化的营养品去看望姚老师。他儿子姚汉石说,父亲已多日卧床不起,说不出话,吞不下食物,只能靠鼻管灌一丁点流食。我俯身对姚老师说:我是黄兆连,你认得我了就眨下眼,姚老师浑浊的眸子望着我眨一下眼。那一刻,我的心悲切到了极点。临走,我说:姚老师,我要走了,你听见了再眨下眼。姚老师先是眨一下眼,接着又用力连续眨了三下!我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我知道,姚老师是在用心表达三个字:谢谢你!

  二零二零年三月十七日,农历二月二十四日,这位被石泉人民无限崇敬、无限爱戴的"大山深处的文化使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倾心热爱眷恋、呕心沥血奉献毕生的第二故乡,享年八十三岁。儿子姚汉石遵照他生前嘱咐,将他的骨灰安放回西安长安县姚底村,依傍在父母亲的坟墓旁。

  姚老师一生在省内外许多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数千篇、数百万字,其中许多都获了大奖。老师辅导的学生很多人出了书,而老师自己却无暇整理自己的作品成书,带着遗憾西去。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心里默默地对姚老师说:其实,您的学生都是您的著作,一个学生一本书!学生们永远感谢恩师!永远怀念恩师!

文化使者

伤感文章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