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窈川大祭马

时间:2024-09-19    来源:馨文居    作者:凤凰脚下  阅读:

  凌晨六点,如普通的凌晨六点一样,天才蒙蒙亮,依山下这个小村庄还静静地安睡在大山的那一道温柔的沟壑里,而这一天,又不一样。

  六点,大姑妈已经轻轻地下了楼,系上围裙,炊烟轻轻柔柔地升起——今天,是格外繁忙的一天。大人们也已下了楼,站在楼梯间,啃着刚蒸熟的馒头,用流利的方言谈论着什么。不到十分钟,前一天寄住到姑妈家的堂长兄妹也沾不着枕头,兴奋地在屋里手舞足蹈——是了,原来今天是大祭马的日子呀?

  那是一匹浑身雪白的马,高大的身躯,坚定的眼神,飞扬的毛,矫健的四蹄,它就这样静静地站在清晨淡蓝的天幕下,便已乱了多少人的心神。

  匆匆吃过早饭,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那一颗向外奔走的心,跑到大马下面,努力地仰起头,尽管昨天早已见过,前天早已见过,可只有真正站在它的肚子底下,他们才觉得心安。大人们则你捎一包瓜子,我带一包米糖,并上那砂糖橘,观赏且享受,如此愉悦。妇女们总怕心孩子们挨饿,直塞得口袋鼓鼓囊囊才肯作罢,不禁打趣“刚才已吃了碗三角叉,小心等下肚子破了!”大人们笑作一团。男人们手里也没闲着,数着人数,拿着板凳。广场上早已挤满了各家亲戚,人们互相点头问好,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不少在上海杭州打工的年轻人,也穿插在人群里,拨开一层层人群,把凳子放下,终于坐了下来,吃着瓜子花生,聊着八卦家常,好不快活!

  大纸马前的供桌已摆得满满的,太平斗绘上佛神国案,果品摆满案,腰鼓,秧歌,扇子舞等表演也已经开始了,在激昂的鼓点之中,人们的心也随鼓点舞步一起律动起来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十点,开眼仪式正式开始,汉服高冠的先生以三柱高香拜过天地,执起毛笔蘸朱砂,口念咒语,踏着庄重的脚步,盘桓于马的头眼肩、鼻、口腹腿之间,为大马开光,随着红绸布从大马眼下缓缓落下,大马这才正式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他以四根大柱子为足,整匹马高约17米,长约18米,宽约3.5米,腿距3.2米,前后腿距8米,腹离地约3.8米,马口拉盏灯笼,马铃金黄,上刻观音,口衔两串灯笼,共20个,马颈挂有11个灯笼,中间一盏大灯有2米之大,马背上插的五色旗,分为赤黄玄白绿,共十面,龙凤绘之于其上,皆随风飘扬,马耳竖立,眼神漆黑炯炯,它足够庞大,足够威武,足以给予人信服和安全感。这样的大马于眼前,谁人不惊叹?怪不得人们将它列入磐东四呆头大之一。

  大祭开始,一众古服之人——村里有威望者,和先生领众人轮流上香,代表村民祭拜马神,一佑风调雨顺,二佑五谷丰登,三佑国泰民安。点燃大纸马周围设的烟花,伴着戏方上锵将的鼓点花头台,最有意思的跑马拉开序幕。火树银花天空之下,三四个壮汉拿碗口粗的木棍撬动大马下的四轮,大纸马缓缓移动起来,鼓掌声、喝彩声充斥了整个广场。大汉们力大无比,拉着这个重约500公斤的大马跑了一周。在又一轮炮声下,散祭开始了,众人一齐拥在香案前,或许愿自己小辈金榜题名,或保佑自家老人寿比南山,青年事业有成,一个个淳朴的愿望伴随缕缕青烟飘向空中,那远在上天的神灵可知否?

  白马的雄伟矫健,似乎从远古的那片天地,那片山林中奔腾而来。大祭马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传说明朝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入侵浙东沿海一带,倭寇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民众义愤填膺,奋起反抗,纷纷加入抗倭队伍。这一年,依山下村有一个叫周飞天的书生,获悉倭寇入侵后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俞大猷的抗倭队伍。他骑着自己养的战马,跟着俞大猷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屡立战功,很快就被破格提拔为将领。由于周飞天出色的军事才能,戚继光将周飞天调到福建沿海一带,委以重任,继续抗倭。周飞天赶赴福建前线时,骑着同一匹战马,由于他的战马神采奕奕,战士们就用“飞天神骏”为他的战马取了名字。

  同年秋天,倭寇再次侵犯周飞天所在的沿海阵地,其时身患病症的周飞天率部御敌,不幸中乱箭阵亡,飞天神骏在浑身带伤的情况下,仍然驮着周飞天奔回义军阵营,不久也气绝身亡。飞天神骏的忠勇表现,让人敬仰不已。依山下村民为纪念周飞天和他的神骏,制作大纸马代为祭拜,日久成俗,从此大祭马成为依山下村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代代相传至今。

  不仅如此,还有传闻是白马保护了一方生灵,在从前,山头总有野生动物跑到山下破坏耕种的成果,威胁人们的安全,当野兽泛滥之时,白马总会挺身而出,将野兽逐回山林,佑我们一方安宁。那马,在我们眼里,不仅是祖先的敬佩的传承,更是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大祭马十年一次之难得,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因为工艺之难——难于匠心。依山下的大祭马制作者大都已过花甲之年。那是一位斑白鬓角的阿公,他乐呵呵地说道:“在三十年前哪有这么盛大的节日呀,不过就是有钱的乡亲出钱,简简单单搭一方戏台,戏台拜拜佛,烧烧香,放放烟花也就过去了。但现在可不一样,现在是有摄像头拍摄的,上级说是要好好搞的啊!”制作大马必先用竹篾扎成一个巨型的骨架,再用白色尼龙布拿米浆一点一点一片一片地粘上去,连接处必须严丝合缝,不得有大块余出,不然雨一淋便潮掉了。六七个匠人,需用极其熟稔的手法,花五个月作骨架,三个月连接好,一个月用布作“肉”,还要空出三个星期来修缮蹄耳、眼鬓。皱纹的手抚过厚重的尼龙,精美的作品解开眉心的结。一日日,朝至夕,夕至朝,没有半生的手艺,没有守住寂寞的初心,怎得来这令人赞叹的大马?

  但,大马的奔驰到底在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到外求学,到外工作,四海为家。而年老体衰才回归故土,守几亩田地。这本是乡土中国常有的景象,但年老之躯不可久载奔驰之重,奔勇之势永依青年而行。几位师傅虽手艺精湛,却寻不见下一代做马匠人。继承文化谈何容易,要守一盏明灯,待一段岁月,吐得出心血。而时代浪潮滚滚,又有谁能守一片初心?

  不过换位思考,当地政府对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大规模推广,使得原本闻之寥寥的风俗在抖音、快手以及微信等平台上大量传播,博得众多好评。可见,大马将奔腾于不远之时,磐安文化必将冉冉升起,化作一轮烈日,让更多人举头仰望。

伤感文章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