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燕儿恋南方

时间:2024-05-01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爱好者快乐  阅读:

  一、初识宋老师

  我和宋老师相识是在攀枝花老年大学,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认识宋老师的情景,那是2021年9月一个星期四的上午。那一天课堂上,同学们都做了自我介绍。而听了坐在教室左边第三排中间座位上的那位老者自我介绍之后,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位老师姓宋,我仔细打量着宋老师。   宋老师看上去有七十岁的样子,身体健壮,声音洪亮,端坐在座位上,脸上挂着微笑。听了宋老师不平凡的经历,引起我格外的好奇,当时我就想,下来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位宋老师。促使我想要和宋老师交个朋友,好好地认识他、了解他,想把他的事迹写一写。不曾想到的是,一直要想写一写宋老师的这个事情,在半年之后,梦想成真。竟成了我进入攀枝花市老年大学宣传队之后学校给我的第一个采访任务。

  其实作为在煤矿政工部门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我,写一篇人物事迹的文,那倒是轻车熟路。然而接到采访宋老师的任务之后,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对宋老师进行一次正式的采访。有几次在攀枝花老年大学上课之余想和宋老师好好聊一聊,可是几次都是刚刚说到正题又被别的事情打断,对宋老师整个采访过程也是在断断续续中进行的。尽管如此,整体上依然对宋老师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其实从认识宋老师那天起,我就从多方面注意和了解了宋老师的情况。对宋老师的这些情况有的是从攀枝花老年大学的领导和老师那里了解到的,有的是从攀枝花老年大学的同学那里得知的。

  第一次和宋老师交谈,我就被宋老师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所吸引。真可谓句句字正腔圆。给人回音绕梁,三月不食肉的感觉。那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之间的交流,而分明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宋老师虽然退休前曾经工作在核工业部二十三建设公司。而且还是一位在建筑安装方面的高级技师。但接触过宋老师的人,都说宋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气质上倒像是有艺术家的风范。

  二、燕儿恋南方

  作为攀枝花人,我们大家都会知道在中央电视台四频道有句著名演员秦怡为攀枝花做的广告词:“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一时间,攀枝花的知名度在全国发酵升温和提升。众多的老年人从北方来到了攀枝花,成了攀枝花的冬天候鸟,有的甚至在攀枝花购买了住宅,常年居住在了攀枝花。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像那些老人们一样,是机缘还是不期而遇的巧合,也许一起皆而有之。2019年下半年宋老师携夫人一起来到了攀枝花。还没退休前宋老师常听妹妹说起攀枝花的历史和攀枝花的故事。位于祖国大西南的攀枝花,当年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一座工业城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老三线人响应祖国的召唤,支援三线建设,巩固大后方,当年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建设者来到攀枝花,肩负起建设攀枝花的重任。当时的攀枝花是山秃水浑,环境非常艰苦,那真是“三块石头架口锅,帐棚搭在山窝窝”。老三线人不畏艰难险阻,硬是在这里生存下来,一锹一镐地盖起房屋,一砖一瓦地修起高炉,建起厂房;在这2.5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创下了“钒钛光华”“30万军民打通成昆铁路”创造了世界工业建设史的奇迹!用生命铸成一座“象牙微雕钢城”。2021年12月30日,以“百年红、幸福城”为主题的“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办,发布“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攀枝花市成为四川省唯一上榜的地级市。

  近年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正在努力把攀枝花打造成为一座阳光康养花城。宋老师在电视上也看到过中央电视台为攀枝花市做宣传的那句广告词。加之有妹妹在攀枝花,所以宋老师也一直心系攀枝花,时刻注意关注攀枝花,同时也为攀枝花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而高兴,被攀枝花所吸引。

  宋老师和我说他喜欢攀枝花,喜欢攀枝花的气候,更喜欢攀枝花这里的人们,攀枝花这里人们很有包容性,和攀枝花人交往他感觉有一种亲切感,攀枝花的蓝天白云让他流连忘返。他说他要和老伴儿一起在这里享受攀枝花的阳光和花香。他要在这里度过他们的快乐晚年。

  2019年,宋老师不仅来到了攀枝花,而且在攀枝花买了一套住宅,把家安在攀枝花。来到攀枝花后,宋老师没有闲着,得知攀枝花也有老年大学,宋老师就立马来到攀枝花老年大学咨询,刚好赶上攀枝花老年大学正在报名,于是宋老师给自己报了名,同时还参加了攀枝花市文化馆合唱团,在攀枝花老年大学和社区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中都留有宋老师活动的身影。很快宋老师便容融入攀枝花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了地道的攀枝花一员。      三、艺术人生   宋老师少年时光是在北京度过的。他曾经在北京一所中学读书,也许是那些年在北京的学生经历奠定了语言基础,或许是他对事情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是几十年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职业养成的工作习惯。总之,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和对艺术的热爱,无论是在工作之时还是退休之后,都是他割舍不下的一份爱好。工作之余,宋老师经常参加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文艺活动。

  望着宋老师那么多的获奖证书,我眼前不禁又浮现了我们一起在阿署达的画面。我记得那天也是星期四。上午我们搞完结业汇报表演之后,有几个同学留下来没有走,下午在阿署达村的一家农家乐一起探讨学习心得体会。吃过中午饭,我和宋老师来到卡拉OK歌厅放松,大家一展歌喉。

  时间过得飞快,一会儿唱累的我们又来到阿署达湖边,漫步在湖边的小路上。在湖边的长廊散步,宋老师为我们朗诵毛主席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在宋老师带动下,大家你一首我一首兴致勃勃地朗诵起了毛主席的诗词,都十分投入。望着清澈的湖水,穿梭在翠绿树木中,心旷神怡,心情格外的舒畅。也许环境的原因,那一天我和宋老师聊了许多,宋老师也和我谈了他许多过去的事情。在傍晚的湖边,宋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诵了一首李白的诗词《将进酒》,那一招一式绝非一日之功所成的,听得大家都入了神。这一次使我对宋老师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像许多文艺爱好者一样,每天早上起来,宋老师第一任务,就是朗诵两篇文章,是宋老师雷打不动的规矩,常年养成了习惯。宋老师在朗诵方面有这么高的造诣,这与他多年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宋老师对我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起来空气新鲜,大脑没有什么私心杂念,是最好的时间。我和宋老师虽然认识才短短的半年时间,但我却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活到老,学到老,不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一生追求吗。

  2022年3月7日晚,在攀枝花市东区文联、攀枝花市微电影协会主办根据黎妮同名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公益短片《往事知多少》首映仪式上,我又偶遇宋老师。站在大厅里我利用仪式开始前一段空隙时间又向宋老师了解他的一些经历,谈话中宋老师中肯地和我说作为文艺爱好者有机会一定要多参加这些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提高自己水平的机会。我们虽然短短地聊了十来分钟,但宋老师的一席话对我触动很大。   在阿署达那次攀枝花老年大学首届朗诵与主持结业汇报表演会上,由宋老师根据报告文学改编的朗诵节目并和杨艳妮一起编导演出的《伟大的核科学家——邓稼先》赢得场下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宋老师的作品不仅得到了在场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称赞,而且得到了攀枝花市老年大学领导的充分肯定。宋老师表演的这个节目还被攀枝花老年大学推荐到攀枝花市老干部局2022年迎新春节目中去,让全市人民在新年佳节电视中观看到了这一节目,引起了不同反响。

  四、三线情缘   往事如烟,青春无悔,追述历史,激励后人。在采访中宋老师告诉说我:他的老家在山西平遥,父亲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一位老干部,后因工作需要调到国家核工业部。宋老师他们家一共兄妹六人,哥哥工作在山西,大妹妹工作在西安,两个弟弟工作在四川峨眉,他的小妹妹在攀枝花金江火车站工作,一家人分布祖国的四面八方。宋老师出生于1951年,1967年还不满17岁的他参加工作后,进川参加过核工业部在川的几个重点工程建设。对三线建设有着深厚的情感。现在宋老师的儿子也在核工业部工作。可以说,宋老师一家三代人和千千万万三线人的家庭一样把自己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祖国的核工业事业上。

  为了对攀枝花过去的历史有一个全面了解,2019年,宋老师到达攀枝花的第三天,就来到攀枝花市图书馆,向图书馆工作人员借阅了有关攀枝花及周边市、县资料。在阅览室,宋老师如饥似渴地查阅攀枝花市志、县志的时候,恰巧偶遇了当时攀枝花市文物局(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洪春局长。张局长对这位专心致志阅读攀枝花市志的老者,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和宋老师打招呼,并和宋老师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通过交谈,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临分别时候,他们相互留下微信和电话。   宋老师在四川参加三线建设17年的时间,他曾在四川的乐山、广元、涪陵等地参加过三线建设。辗转数个核工业三线工程。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缓和后,离开了816工程建设,转入和平利用核能和核电站的建设工作。所以,宋老师对三线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三线建设价值丰富,奉献祖国,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共和国建设发展史上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时代现实意义。怀着对三线建设的热爱,及历史和人文情怀,宋老师加入了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队伍。

  今年5月4日,在攀枝花竹湖园,攀枝花老年大学音乐班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现场公益课活动。我又遇到了宋老师。在那里,我和现场100多老年大学成员参加了这一“送文化进社区”活动。学员们欢聚一堂,我们和大家一起演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军魂》《五星照中国》《我们的时代》《把美好的生活唱给党》等一首首熟悉经典的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在攀枝花竹湖园露天坝子上响起,勾起了在场很多来竹湖园玩耍市民的红色回忆。大家又一次重温了革命战争年代历史,回顾了革命胜利的艰辛,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爱国、爱党的热情。学员们用动听的旋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唱响时代主旋律。活动现场歌声、掌声交融,过往行人、游园老少洋溢笑脸,现场氛围十分和谐,活动为社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五月的攀枝花热情奔放,赞美祖国,赞美攀枝花。

  近期,宋老师和杨艳妮合作朗诵的由攀枝花本土作家朱建生创作的《火红的攀枝花》是第二首公开演出的节目。是歌颂攀枝花第一代建设者的诵文。在诗的结尾部形象化地深切怀念第一代开拓者。永远记住那些曾经为国家赤诚奉献并默默无闻的老一代三线人。虽然他们逐渐离开了我们,但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值得且需要我们世代了解与传承。

  3月的一个下午,我在一家茶楼又一次采访了宋老师,室外火红的攀枝花开放得无比娇艳。采访中宋老师深情地对我说:“知古而鉴今。做好三线建设的宣传,做好攀枝花历史的宣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愿以我的特长,在有生之年,用诗词创作和朗诵,做好核工业文化宣传,做好攀枝花三线建设重要环节上的文化宣传。”

  采写完攀枝花市老年大学领导交给我的这篇,关于宋老师事迹的人物通讯任务,我感慨良多,放下手中的笔,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当今,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如何让老年人欢快地度过他们的晚年活,已经成为当今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一大社会课题和社会职责。在这里,我深深祝愿所有的老人能够像宋老师一样找到自己的精神乐园,发挥兴趣特长,多参与社会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写书着各自不一样的快乐而有意义的晚年人生。

抒情散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