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大宋男儿真的不尚武?

时间:2022-01-26    来源:馨文居    作者:寂寞侯  阅读:

  《水浒传》中有108条好汉,除了林冲、董平、花荣、秦明、呼延灼等人算是军方出身之外,大部分好汉都出自民间​‍‌‍​‍‌‍‌‍​‍​‍‌‍​‍‌‍​‍​‍‌‍​‍‌​‍​‍​‍‌‍​‍​‍​‍‌‍‌‍‌‍‌‍​‍‌‍​‍​​‍​‍​‍​‍​‍​‍​‍‌‍​‍‌‍​‍‌‍‌‍‌‍​。而且这些民间好汉在某些领域还有冠军级表现,比如:卢俊义的枪法、武松的双刀、李逵的神力、燕青的相扑……

  一个疑问自然滋生:大宋朝“崇文抑武”,民间哪来那么多大侠好汉?符合史实吗?答案是:完全符合​‍‌‍​‍‌‍‌‍​‍​‍‌‍​‍‌‍​‍​‍‌‍​‍‌​‍​‍​‍‌‍​‍​‍​‍‌‍‌‍‌‍‌‍​‍‌‍​‍​​‍​‍​‍​‍​‍​‍​‍‌‍​‍‌‍​‍‌‍‌‍‌‍​。

  其实不光《水浒传》,金庸、古龙等武侠大咖们创作的时代背景也喜欢选择宋朝​‍‌‍​‍‌‍‌‍​‍​‍‌‍​‍‌‍​‍​‍‌‍​‍‌​‍​‍​‍‌‍​‍​‍​‍‌‍‌‍‌‍‌‍​‍‌‍​‍​​‍​‍​‍​‍​‍​‍​‍‌‍​‍‌‍​‍‌‍‌‍‌‍​。这是因为宋朝有一个特殊的民间组织——弓箭社。

  “弓箭社”这个名字,有点像今天的射击馆,给人一种射箭组织的即视感,但实际上,这里是综合演武场,不光有拉弓射箭,除了铠甲盾牌、火筒火炮等管制品之外,刀枪棍棒、斧钺钩又在这里都不鲜见。弓箭社的演武项目很多,有“使拳”“舞斫刀”“舞剑”“舞蛮牌”,还有“射弓”“乔相扑”“射弩”“使棒”,总之,这里就是一个实战格斗培训场。

  而要论弓箭社的诞生,可以上溯至唐末、五代时期:这一时期,不但各路豪杰轮流称雄,甚至还有异族武装各种乱入,兵痞、流氓、土匪更是一时盛景,九州岛岛百姓只能用饱受磨难来形容,这是一段“亡,百姓苦”的真实历史。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正是基于当时社会的现实,民间武装组织弓箭社应运而生:每家每户出一个男丁,参与弓箭社,他们正常形态是“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器甲鞍马,常若寇至”,意思就是,可别小瞧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他们随时能抽刀子玩命。

  这个模式有点像三国时期的军屯制,只不过军屯成员本质是士兵,而弓箭社成员本质是农民。这种组织对付大批量的正规军或许不行,但对付土匪、流寇是没有问题的。

  等到赵宋时代,由于自家是武将夺权立国,所以在宋朝初年,弓箭社属于朝廷严格防范的违规组织。只是,朝廷命令抵不过现实需求:当时,除了宋朝之外,北方还存在着契丹。而且由于缺少长城防线的阻隔,契丹骑兵时不时就南下打个草谷,大宋的部队却很难做到快速反应。在这种现实需求之下,宋辽边境区域的弓箭社只能重新组建。

  尤其在澶渊大战之后,宋辽双方的主旋律已经成了和平,为表诚意,双方在边境线上大玩裁军行动。不管私下有什么小摩擦,正面的军事冲突是不行的,那维持治安靠什么?正是弓箭社。

  此后,西夏又强势崛起,弓箭社的存在就更具现实意义了。尤其北宋重臣韩琦、庞籍主政西北的时候,正规军不够用怎么办?弓箭社啊!边境领土有多广袤,弓箭社组织就有多庞大,仅当时的定、保二州(今河北正定、保定一带),就有弓箭社588社、651伙,共计31411人。到了此时,当年的朝廷禁令已经形同废纸,弓箭社成为朝廷默认的武装组织。

  而到了元祜八年(1093年),在定州管事的苏轼干脆上书要求“复置弓箭社”,弓箭社从默许状态正式被摆到了台面上。此后,宋朝官方甚至给保州、定州这一带百姓松绑:免除租税,让他们安安心心种田练兵。

  那这种农民武装的战斗力怎么样呢?堪比正规军,单兵作战能力甚至超过正规军。比如,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军就是由武装平民发展起来的,别看都是一帮没经过正规训练的农民军,打起仗来毫不含糊,不但有数丈高的车船,而且船上的精锐战士“各执雁翎长刀,光彩夺目”,且“战船有车船、浆船、有海鳅头。军器有弩子,有鱼叉,有木老鸭,弩子、鱼叉短兵所不能敌”。在与官军交锋中,他们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数次打退官军的围剿,直到岳飞到来。

  此外,弓箭社还盛产猛人。比如:有“王夜叉”之称的王德,他当兵之前,就在弓箭社习武,后来被招入伍,归到了大将姚古部下。金军入侵时,姚古派他去侦察,结果他跑去带回一名金军头目的头颅,随后,又带着16名骑兵直入隆德府,活捉了当地太守。南宋名将魏胜也是出自弓箭社,曾是韩世忠的部下。在金朝大将完颜亮侵宋时,魏胜率领300名义士连夜渡过淮河,一举占领了涟水城,打完涟水,他又带着500来人智取海州,堪称智勇双全、一身是胆。

  虽然是乡兵组织,可弓箭社也是职责分明、分工明确。

  先看职责:有社长(由乡民推举家产丰厚、武艺过人者出任)、理事(处理弓箭社日常事务、组织训练等)、教头(教授武艺,比如岳飞的师父周同)。再看分工:不但有主战的弓箭手,还有负责侦探情报的巡逻兵。此外,在他们脚底下,山是自家的山,地是自家的地,开仗打架完全是自愿行为,所以弓箭社的战斗意愿非常强烈。他们之间还有严密的攻守同盟协议,基本上一敲锣鼓,十里八村的百姓拿起武器就能赶过来。

  岳飞在太行山地区抗金时看到,河北、河东地区的百姓到处自动团集,靠山的结为山寨,靠水的结为水寨,分别对女真军队从事于激烈的斗争。

  正是得益于弓箭社的培育,靖康之难后,热血义军啸聚山林,在黄淮之间,足有百万之众。只是很可惜,对这样一大股军事化、半军事化力量,赵宋朝廷始终没有善加利用,反而像防贼一样处处提防,甚至背后捅刀子。

  在风雨飘摇的两宋,在缺乏强力保护的特殊岁月,百姓所能做的就是拿起刀枪弓弩保护自己,甚至在家国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难。如此勇悍的军民,如果得以善用,可能是横扫天下、重现汉唐的力量。可惜的是,百万热血义军却难抒壮志雄怀,他们逐渐在宗泽、岳飞的悲叹中落幕,更在宋朝王室的背叛中离散……

网络文摘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