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和朋友聊起有关天赋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最不讲道理的东西就是天赋了,小时候上美术课,有同学半节课就能完美复刻书本上的绘画,还青出于蓝胜于蓝,我认认真真琢磨半天,反复打草稿,最后画出了一个四不像。
中考为了体育加试,我每天都提早一个小时,天不亮就起床去学校练习跳远和实心球,结果不敌朋友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地一跳和一抛。
同样面对一道新奇困难的数学题,我绞尽脑汁没有思路,而班上有同学扫一眼题目,脑海中就已经陈列出来一、二、三、四种解题方法。
活了这么多年,让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天赋局限的事情多得不胜枚举。
有一天晚上我写不出稿子,丧得整个人浑身没劲,四处看了一圈,最后跑去找朋友说:“我觉得好难受,虽然我知道没有天赋可以努力来凑,但是我写了这么多年,还是赶不上天赋作者的第一篇作品,就觉得努力真的太渺小了。”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也是最常用来勉励自己努力的话,但是这句名言后面还有一句扎心的话: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
看完我瞬间就觉得,哇,那反正我没有天赋、比不过人家,那我还努力干什么?
朋友听了我的话,反问:“那你的目标,或者说你的写作价值是什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把我难倒了。
我想了好久。
回归到最初,我写东西不是为了赚钱糊口,也不是为了写出什么惊世绝作流芳千古,好像就单纯地想到了一个故事,想让它具象化地表现出来,然后呈现给别人看。
如果这个故事能让看故事的人有一些感触或者收获,那我的这个故事就已经很有价值了。
它和别的故事比起来,是好还是坏,都不那么重要。
做一件让自己开心,也想传达给别人开心的事,不应该是顾虑重重、充满包袱的。
况且“好”,也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谁也不敢说自己是最优秀的作家,就算得了奖,和千百年来历史长河中的大作家相比,又未必是名列榜首的那一个了。
所以这样盲目的比较除了让自己徒增烦恼外,没有任何意义。
确实,这个世上要用到天赋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更多的是没有天赋却还在为了达成一个小小的目标,在继续努力的人。
上美术课的我,目标不是成为下一个毕加索,而是好好完成一份课堂作业。
准备体育加试的我,目标不是冲上运动会拿个跳远金牌,而是尽可能为中考多加两分。
解数学题的我,目标不是发现新定理供后人写进教科书膜拜瞻仰,而是想弄懂一个新知识,考试取得好成绩。
天赋玩家有他们的使命,普通选手也有自己的追求。
努力不能让我凭空拥有天赋,但能把我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实现我自己最好的那一种可能性。
写故事也一样,我常常懊恼刚写完的某一个故事不够好看,如果我能再厉害一点、再有天赋一点就好了,但其实文字会感受到你的诚意和努力,量变到一定程度,总会达成质变。不去强求,也不放弃努力——
终将够到属于我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