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追寻自我的旅程——从温尼科特视角解读《人性的枷锁》

时间:2024-05-26    来源:馨文居    作者:贾欣然  阅读:

  成长小说指的是有关成长的小说,即记述人物在成人的过程中身心的经历和遭遇的小说。[1]而小说《人性的枷锁》以幼年丧失父母的菲利普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可以称其为成长小说,这与温尼科特母亲影响孩子成长的理论有相通之处。因此本文将从温尼科特理论出发,分析主人公菲利普自我成长的经历,以期更加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并对当前的小学教育进行思考和探究。

  一、以温尼科特理论分析《人性的枷锁》中的

  自我意识

  本文围绕小说中的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经历,关注菲利普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探究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主要从自我意识的缺失、扭曲、实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长环境的异变——自我意识的缺失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足够好的母亲”指的是为使婴儿获得良好生活的开端而提供充分满足的父母的功能。“足够好的母亲”能提供婴儿成长所必需的环境,即“促进性环境”,使得个体感到被容纳,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促进性环境适应儿童的需要,而这一过程是母亲的责任,母亲由完全适应婴儿到逐步去除适应,鼓励个体由绝对依赖到相对依赖,直至趋向独立。而菲利普的母亲还不够“好”,因为她即将死去。菲利普被转移到牧师家,通过安全的寄养环境来弥补母亲的缺失。

  在绝对依赖到相对依赖转换的过程中,婴儿开始意识到对母亲的依赖,产生焦虑。这是一种防御状态,因为个体逐渐减少对母亲的依赖,逐步适应遇到的挫折,对于这一现象养育者应给予适当的亲密关系。而在小说中,菲利普的抚育环境并没有使他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更为重要的是,母亲的缺席导致菲利普和母亲的分离过程没有成功进行,他容易感到焦虑,并且出现攻击性行为。

  温尼科特认为,当婴儿的需要被满足时,个体能以正常的方式表现自发情感,发展出真实自我。[2]如果母亲不能适应婴儿的需要,婴儿只能顺从地按照环境的需要建立虚假的联系,发展出虚假自我。儿童只能取悦照顾者,以获得正常的关注。在伯父家中,菲利普不能随心所欲地玩耍,因为他的伯母告诉他,在星期天玩游戏是很不适宜的。因此,菲利普与生活的环境妥协,同时,他的虚假自我逐渐形成。

  (二)客体使用的失败与成功——自我意识的扭曲

  温尼科特提出了“过渡客体”的概念,对儿童来说这个“客体”本身并不重要,它可以是任何能吸引儿童的东西。但过渡客体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儿童第一个“非我”的所有物,作为替代养育者的物品,儿童借此忍受和养育者的分离,从而对抗分离产生的焦虑。温尼科特在其后期的著作中扩大了过渡客体的外延,从母婴关系延伸到成人生活,诸如游戏、艺术创作、爱情、梦想等。

  菲利普失去了母亲,于是他寻找女人作为替代品,即过渡客体,然而这种替代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一种关系循环,儿童时期依恋关系的失败和成功,都反映在成人关系上。菲利普与母亲依恋关系的失败导致他产生情感上的失落感和饥饿感,在他成年后与各种各样女人的关系中这种失败的关系不断重复,他始终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当菲利普去法国学习恢复,他选择绘画作为过渡客体,这也加速了菲利普自我意识的发展,在绘画中,他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认知。

  尽管对伴侣这一客体的使用失败导致菲利普不断重复失败的关系,使得他对自己的意识不断扭曲,然而绘画这一客体的使用使菲利普对自我身份也有了新的认知,这也表明了菲利普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摆脱枷锁走向独立——自我意识的实现

  菲利普的成长经历有三重枷锁:宗教、金钱和爱情。在解除束缚的过程中,真实自我感到真实,而虚假自我的存在导致不真实的感受与无用感,此时菲利普的虚假自我也失去了存在意义。

  小说结尾写了菲利普意识到他真正想要的是爱和家庭生活,他发现自己可以承认失败,然而,这种失败要胜过无数次的胜利。最后菲利普向莎莉求婚,他获得了内心的平衡:他第一次被爱,到最后也得到了爱。菲利普只有摆脱虚假自我,放弃重复依恋关系, 真实自我才会出现。因此, 菲利普打破了枷锁,实现了精神自由,这意味着他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逐步走向精神的独立。

  温尼科特的成长理论和毛姆笔下的菲利普的成长经历都说明了成长的道理:人在成长过程中,只有确认了自己的独立存在价值,才能发展真正的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他人与社会三者的和谐。

  二、温尼科特理论对当今小学教育的启示

  根据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母亲的理念,在小学教育中,也应当主张“足够好”的教师: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认识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但教师应在实践中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客体,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重要他人。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定了坚实的人生观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呢?

  (一)倾听心声,及时回应学生的内心需求

  科胡特认为,个体的发展需要客体的回应,使个体体验到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小学阶段是塑造未来生命和灵魂的关键时期,教师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客体,应关注学生的心声,及时回应学生的需求。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呵护与关爱,内心的需要被满足,反之,学生感到被教师忽视,焦虑和困顿随即产生。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容易遇到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在学校环境内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倾听、回应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被理解,困惑与焦虑随即被化解,教师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提供养分,促进学生自我的成长。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二)理解、共情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真实自我

  罗杰斯认为,大部分个体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下成长的[3],即儿童只有在满足养育者的期望的情况下才会获得赞许,久而久之,儿童为了迎合外界发展出防御机制,只保留被养育者赞许的自我,逐步发展出“假性自我”。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逐步发展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逐步实现去自我中心化,能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因此,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和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们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自我认识, 表现出其特点和行为。透过他人之镜,个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我。师生关系是小学生重要的社会交往形式,因此,教师作为一面镜子,应让学生看到真实自我的存在。此外,教师这面镜子不应是机械冰冷的,教师同样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学生,丰富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以实现自我的提升,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三)提供学生需要的帮助,但不超出他们想要的

  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母亲”,要求母亲在孩子产生迫切需要时及时发挥作用,又不对孩子有过多的控制和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可以借鉴这一概念,学习、生活都需要学生主动去体验,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学生才能在犯错、尝试的过程中认识、建构、发展自我。引导个体积极地探索、认识、拓展自我,提升个体对自我的觉知,是教育的最高使命。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自我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评价, 由于教师的权威和地位, 来自教师的指导对儿童的自我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设置自主探索的空间,当学生急需教师的指引时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当学生有能力应对考验时不贸然干扰、控制学生。教师要做到“足够好”,也就是做到恰恰好、刚刚好即可。

  三、总结

  根据温尼科特的成长理论,儿童与养育者建立依恋关系的模式对成长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母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在安全的环境下做到“足够好”,儿童就会逐渐形成真正的自我,但如果儿童感到不安全,就会表现出虚假自我。虚假自我容易引发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包括自我价值感低下,危害心理健康等。

  在学校教育方面,康奈尔认为,教师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问题上负有集体责任。[4]因此,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作用和权威至关重要,教师应做到倾听学生内心需求、理解共情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使自己成为“足够好”“恰恰好”的教师。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