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讨论的几首诗歌作品从抒情方式上看,是直抒胸臆的。诗歌作品中的情思总是在抒发的对象之间迂回跳跃,这是真情实感的抒发。王国维说:“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真情实感方有真境界、真意境。诗人高尚或优美的情感越真,诗的情感境界就越美。
比如诗人程维的《子安·九月的王》:
骑着文字
经过骈体的街道
穿越一种序。进入
江边的房子。我已置身
九月:阅读与写作
是这个季节回击死亡的两种方式
令我怀念逝者
子安九月的王
少年唐朝在江边挥霍才气
在这里,诗歌作品中的情思就是在“我”与对象之间迂回跳跃的。这首诗歌作品是直接从记忆中提取材料,加以想象和重构,表现一种对子安怀念的情怀。而且《子安·九月的王》一诗的核心意念是在最后一小节:“一个天才的死。竟是/如此轻易。而这个世界/曾经为他的诞生/等待过/无数个世纪”,这里的形象关系建立在抒情主人公与对象的直接关系上。
又比如诗人程维的《经过句中的美》:
初夜的早晨。我看见
一个女子
把一条幽深的小巷
走完。我还没有如此关注过
一个女子。经过句中的
美。在眼前一点一点消散
她的香。在
空气中逐渐向高处弥漫
令人追寻和怀念
和前面评论到的《子安·九月的王》诗歌作品一样,是在“我”与对象之间迂回跳跃,而且这首诗歌作品的意象和情境藏得很深,只有通过联想才能感受这种藏得很深、很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两首诗歌作品的抒情方式特别有利于写爱情诗和政治抒情诗,像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舒婷的《致橡树》,林子的《给他》,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名篇,都是这种抒情方式。
另外,还有一种抒情方式,就是不采取“我”与对象直接进行情感交流,而是以想象的和重造的情境替代对象,诗人的情感表达比较间接,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那么突出,但有意境,容量也大的。
比如诗人程维的《貂蝉》:
比明月更孤绝的美人
独立中庭。四周的落花如雪
片片无声
你静静地站着
任落花沾上你的衣
沾上你的裙。任
落花
在周围布下芬芳的陷阱
你站在陷阱中心。比
明月更孤单
比落花更无言。你的美
使月亮比雪还冷。白狐大衣
能够裹住明月的胴体
却裹不住你
苦不堪言的心
你的柔弱。你的
媚。可以毁灭最刚烈的事情
而你的宁静
却能使一段历史无声
只剩下美丽的心跳
花丛中传出的脚步
踏碎:一地月影
明月般孤独的美人。高悬在天
你拣起一枚月亮的碎片
把心割出血
去涂红
最后的嘴唇
这类诗歌作品与触发感情时的激动状态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感情比较凝聚,因而比较精美。
不过,从构思的角度来看,这几首诗歌作品尽管展开情感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凝聚式的,都可以找到情感的集结点,梳理出诗人情思的运行轨迹,发现诗人的想象逻辑,找出诗人展开与聚敛的运行思考线索:它从一个提炼得比较单纯的意念出发,逐渐展开,向深处、广处、远处推去,与情境相关的意象一一得以展开,像晨风中醒来的青翠小草。每一个后来的意象不仅和前面的意象产生情感或场景的关联,而且往往是它们的拓展和推进,于是联成一种境界、一种氛围,使意念得以凸现或获得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