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统:工农兵文艺
革命文艺的大门打开了。毛泽东伸手一指,指向工农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文艺,曾经为宗教服务、为宫廷服务、为士大夫服务、为有钱人服务、为自己服务、为艺术而艺术。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为工农兵服务”。对于大多数从事文艺的人来说,“工农兵”是很抽象的,毛泽东就这么鲜明地把具体的“工农兵”推到大家面前。
《八路军大合唱》的词作者公木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说:“经过座谈会,‘工农兵’顿然成了一个熟语,‘兵’字缀于‘工农’后面,构成一个复合词,这是以往所不曾听见过的。”
呼唤“韩荆州”的诗人艾青,在文艺座谈会后说:“我第一次听到了为工农兵的论点。”
美术家王朝闻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他说:“我在上海画画的时候,只晓得为革命,不晓得为工农兵,我是想一个空头的革命,不晓得具体的工农兵,从这一点上,我的脑子打开了。”
参加文艺座谈会和“枣园之宴”的作家舒群说:“在文艺座谈会以后,我们才认识到另一个道理,到底什么叫作‘面向工农兵’。”“当我们从‘亭子间’来到工农兵群众中间,面临新的人物新的事件的时候,真好像从另一个星球掉在地球上来似的。”
以《兄妹开荒》《拥军花鼓》闻名的李波说:“‘面向工农兵’这个口号,当时在我们脑子里特别新鲜,我们把这几个字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座右铭。”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文艺工作者的心里逐渐地、真正地有了工农兵的地位。工农兵的形象成为小说、舞台、诗歌、绘画中的主角——一改从前文艺作品中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花花草草的传统局面。民歌、秧歌、剪纸等向来都是野蛮生长,自生自灭,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前所未有地上升到国家艺术的高度。中国历史上许多从来不入诗入歌入画、不能上舞台的人和事,被文艺家纳入视野,写进作品。前人装不进去的东西,被新时代装进去了。
中华文化在历史中沉淀出来的传统是儒释道,共产党和毛泽东创造了一个新传统:工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