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正式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志着甘肃省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炎炎夏日,碧波浩淼的炳灵湖掩映着刘家峡水电站,呼应着炳灵寺的古老石窟,兼具大西北的雄浑和江南的柔美,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客前去探秘。
炳灵湖,高原上的马尔代夫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旅游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由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炳灵湖三大区域组成,被称作“古生物的伊甸园”“大禹治水的源头”。
从兰州乘大巴前行两小时,我们很快来到了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景区入口处是黄河文化博览馆,这里用高科技展览手段,将黄河文化、黄河治理、黄河水电、黄河景观呈现给游客。未深入景区,已经历了一场精神洗礼。
继续前行,在不远处的龙汇山观景平台,我看到了炳灵湖特有的黄河奇观——黄洮交汇。在这里黄河支流洮河汇入了黄河,交汇的两条河一条混浊发黄,一条清澈碧蓝,河水互不交融,泾渭分明,形成了一条奇特的水中分界线。
和大多数游客一样,我们首先选择去游览刘家峡水电站,只是刚到目的地,就被炳灵湖的美征服了。站在刘家峡高处远眺,炳灵湖好似一条巨龙,蜿蜒曲折,俯卧在两山之间。这里的水在夏季完全呈绿色,就像一块翡翠镶在群山之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据说冬天呈宝蓝色,群山倒映水中,水天一色,看上去平静如海,宛若仙境。
距离刘家峡水电站不远,我看到滑翔爱好者在峡谷间穿梭,据了解,痴迷于飞翔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在临湖的悬崖壁上建起了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近年来,营地已成功举办了国内最高规格的滑翔体育赛事,被称为“中国的博卡拉、世界的刘家峡”,是新一代“网红”打卡地。不得不说,在半空中尖叫着欣赏炳灵湖全景,真是太有意境了。
震撼我的依然是刘家峡水电站。它是我国首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制造设备、自行安装、自行管理的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电站大坝高147米,像一栋四十多层的大楼巍然矗立在黄河之上。我们来的时间,恰逢电站大坝泄洪,站在刘家峡黄河大桥上近观,展现在眼前的是一道雄伟壮观的人工瀑布,黄河水从溢洪道倾泻而下,似蛟龙出海,惊涛拍岸。这令我想起同行的一位游客感叹的一句话:“刘家峡水电站绝对是一颗璀璨的‘黄河明珠’!”
炳灵石林,天然雕塑馆
从刘家峡码头乘坐快艇前行,我近距离了解炳灵湖。据船长介绍,炳灵湖水域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库容达57亿立方米,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放眼望去,静如处子的炳灵湖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继续前行,船只进入了炳灵石林,两岸奇峰对峙,壁立千仞,风景开始突变。
炳灵石林位于临夏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面积26.64平方公里,属新生代早期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这里地质遗迹规模宏大、景观秀美,地学内涵深蕴,2007年被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据说,炳灵石林地质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具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
“炳灵石林包括四条大的沟谷,即马龙沟、大寺沟、静宁沟和大沙沟。有上百条支沟,诸如瓦房沟、睡佛沟、野鸡沟、洞沟、迷沟、冰沟、直沟、板沟等。大沟与支沟、支沟与支沟纵横交错,曲折蜿蜒,深幽莫测。沟谷与石林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随着导游的介绍,石林迷宫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顺沟谷游览,我尽兴地领略了大寺沟的神奇、双门沟的奇险、大沙沟的清秀……船只慢慢靠近的过程中,雄奇险峻的群峰,嶙峋怪异的巨石,千姿百态。有的像玲珑的宝塔,有的像巍峨的宫殿;有的若群驼行进,有的若巨龙腾空;有的如怒吼的雄狮,有的如奔腾的骏马,有的类西域僧人……大千世界,万类造化,小则昆虫、鸟兽,大则历史人物、建筑物象,都被石林惟妙惟肖地勾画了出来。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话。”正当我们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时,导游接着说,“在永靖,水之壮阔灵秀,山之雄峻神奇,珠联璧合,美不胜收。坐落于炳灵峡谷中的炳灵石林更是独树一帜,是一座浩瀚的天然雕塑馆。”是啊,真正走近石林,才能体会到“万笏朝天”之势,这种透露着大自然变化莫测的景观,犹若西域仙境。
炳灵寺石窟,世界文化遗产
船继续前行,大约40分钟,从炳灵石林中显现出了一座巨大石窟——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是我国著名的六大石窟之一,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炳灵”为藏语“千佛”或“十万佛”之意,自古以来是佛教圣地,也可以称道教圣地。炳灵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相继开窟造像,不断扩建。如今,石窟分下寺区、上寺区和洞沟区,共有窟龛216个、造像8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各种类型的佛塔50座,馆藏彩陶、金铜造像、唐卡、佛经等文物400多件。
第171龛唐代石胎泥塑弥勒大佛,是炳灵寺的标志,始建于公元731年,位列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甘肃第三大佛。大佛面朝黄河,正襟危坐于大山怀抱中,仅是远远望去,就令我肃然起敬。
近距离观看石窟,才能真正领略它的文化之美。炳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时代不同,风格各异。不论是西秦的骠悍雄健,还是北魏的秀骨清像、北周的珠圆玉润、隋唐的丰满夸张,或是宋代的求变写实,都采用了以形写神的物化艺术形式。
第169号窟是炳灵寺的“灵魂”,是距地面60多米高的依崖就势的天然溶洞。为了一探究竟,恐高的我全程没敢往下看,沿着接近90度的阶梯,手脚并用往上爬。大约半小时后,才真正走近了石窟。
近距离观察,炳灵寺的第169号窟可以说有“五最”,是景区内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各类造像最多的洞窟,也是各种故事最多的洞窟。洞窟现存佛龛24个、雕像112尊。在这里,可以看到《无量寿经》《法华经》《维摩诘经》《华严经》以及各类题材的壁画,佛教造像和壁画都反映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其造型和雕饰既笼罩着神奇的宗教气氛,又极富现实的生活情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从炳灵寺石窟离开,我的旅游之行也将结束。这次旅行虽短暂,却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在这里,丹霞地貌掩映着炳灵湖水景,呼应着千年洞窟,兼具大西北的粗犷与江南的柔美,透露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佛洲”的静谧……景区的形、义、韵、色皆具独特魅力,极富诗意,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