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社会的教育领域如果说有一种热热闹闹的表象,那其实都是“钱”在闹腾罢了。学校在千方百计“赚钱”,学生家长不住的交钱,学生毕业了就业又艰难,政府就以硕博生的扩招之举来“缓冲”就业压力,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学校千方百计“赚钱”,学生家长不住的交钱,而每年的考硕博者还蜂拥而至。你能说教育领域不热闹吗?而热闹就常常被解释为“繁荣”。但教育质量是不是真的就提高了呢?毕业的硕士博士们的就真的夠水平了呢?相信人们对此都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教育领域的成就应该以是否真正培养了大量的高质量的人才为衡量的依据,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社会的教育领域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我们社会的文化艺术领域如今是什么东西能赚钱就搞什么东西,须知文化艺术领域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怎么能什么东西赚钱就搞什么呢?与此同时,不少文化艺术单位又缺钱,不少剧团的团长像乞丐一样四处去慌钱,演职人员温饱都是问题,这又怎么可能去创作丰富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呢?
我们社会的文化教育领域之所以出现上述的情形,原因归根到底是政府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政策的失误。目前政府的政策基本是把文化教育事业推向市场,把教育变成产业,把文化艺术也变成产业。教育部说他们从来没说过“教育产业化”的话,但实际做的就是“教育产业化”。“文化艺术产业化”政府不否认,从书刊出版到影视和戏剧,统统市场化操作。
而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文化事业属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它不应该简单套用物质生产领域的市场原则。文化教育事业面向的是人的灵魂,人的情感、良知和信仰,而不是面向市场,它的目标是提升民族素质与精神,而不是直接产生商业利润。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照搬物质生产领域的市场原则,这是不折不扣的教条主义,其危害性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我们要明确,教育文化事业应该由国家拿钱来办,国家的钱取之于民,应该用之于民,国家在教育文化领域投入相当的资金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事实上国家乐意投入资金搞一些大轰大嗡的一时性的文化庆典活动,以显示“盛世“之景,却不愿意在长期的教育文化事业投入足夠的资金。中国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国家财政总支出所占的比例比许多非洲贫穷国家还低(不足4%),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所以教育部也是有苦难言,因为国家下达的教育经费就是这么多,知道教育产业化是错误的,所以口头上怎么也不能承认,但实际上还得让学校自己去想办法“创收”、“赚钱”。高昂的学费把许多家庭贫困的孩子挡在学校大门之外。然后政府又来搞所谓“希望工程”,向企业和个人伸手,其实企业向政府納稅作为国家财政其中难道不包括用于教育的部分吗?何况企业还要交纳本稅之外的所谓“教育附加稅”,有什么理由又立个“希望工程”的名目再次向企业和个人伸手,这本来就应该是由国家财政来支出的项目。
政府把文化艺术推向市场也迫使文化艺术单位去“创收”,去想尽办法“捞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那不是首位考虑的,经济效益才是首位的。国家要求各种报刊自负盈亏,迫使报刊要么去追求商业利润走上歧路,要么就是死亡。
而与此同时,则是政府一年年庞大的公款消费:坐豪华车、大吃大喝等。
我们能不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