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但愿人长久,兄弟把酒欢

时间:2024-06-23    来源:馨文居    作者:雷 泉  阅读:

  1

  北宋的苏轼、苏辙兄弟,在文学上,两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而在官场上,两人的经历却迥然不同。

  苏轼的仕途尤其的坎坷,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而苏辙就比较幸运,没那么多坎坷,最后还做到了尚书右丞的位置。

  苏轼与苏辙关系甚笃,两人一路相伴,即使分隔千里,也时不时来回寄封信,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之情,那么,在苏轼多次得罪朝廷被贬的时候,苏辙是如何拯救他的呢?

  2

  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权力相当于副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准备进行变法。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宋神宗下令要各官员提出对变法的意见和建议,苏轼积极表达不同意见,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

  但王安石却看到了其对新法极为不利的意见,极力阻止苏轼参与新政,不知不觉,苏轼成了反对新法的旧党,而当时反对新法的官员很少,苏轼便处于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熙宁四年,苏轼接到通知,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而当时的苏辙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被贬到河南做了一个小官。

  此时此刻,两人的境遇都好不到哪里去,苏轼甚至比苏辙官职还要高,所以苏辙在这时候是没办法帮助兄长的。

  真正需要帮助兄长的地方,在几年后的“乌台诗案”。

  3

  苏轼为人正直,遇到不合理现象,总是一吐为快,即使在历经坎坷,他也没有丢掉这份正直,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但他的这份可贵,却给他招来了祸患。

  熙宁六年,沈括来到浙江一带出差,遇到了昔日的同僚苏轼,两人相遇甚欢,苏轼甚至亲手誊抄了一份新作送给沈括。

  殊不知,沈括别有用心。

  沈括回到京城后,立刻“研究”起苏轼的诗稿,挑出其中涉及新政的内容,贴上讽刺朝廷的标签,上交给皇帝。

  宋神宗读后,很不高兴,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一直不肯招苏轼回京。

  五六年后,一些人还是容不下苏轼,于是弹劾苏轼讽刺朝廷,狂妄自大,这下宋神宗终于忍不住了,下令将苏轼革职,逮捕归京。

  4

  当时苏轼在湖州任知州,听到了这个消息,惊慌失措,自觉性命难保,写了一封信给弟弟苏辙,将家人托付给了他,就被士兵五花大绑地到了京城。

  就这样,苏轼从地方官变成阶下囚。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作为朝廷罪人,除了关系好得不行的,其他官员都不敢和苏轼见面,苏轼的好友帮助苏轼的一家老小投奔南京的苏辙。

  苏辙听说这件事,不停地设法营救不省心的兄长,不但上书陈言,还请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兄长赎罪。

  最终,在张方平、范镇和司马光的帮助下,在狱中被囚禁了一百三十天的苏轼出狱,这件事牵连了很多人,一些替苏轼求情的人被处以罚金,苏辙等被贬官,苏轼也被发落到黄州。

  从“乌台诗案”可以看出,苏轼的人缘还是很好的,几十个人冒着被贬的风险,替他上书求情,这其中以弟弟苏辙最甚,在哥哥入狱后,不但好好照看着嫂子和侄子们,还到处求人托关系给哥哥求情,最终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5

  元丰七年,宋神宗终于想起苏轼,让他升那么一小节,于是苏轼被调到汝州任官。

  苏轼路过南京时,和王安石见面,两人相谈甚欢,竟达到了和解,甚至在两年后王安石去世后,苏轼写了《王安石赠太傅》,给予他很高评价。

  只是,苏轼盘缠告绝,家人又是生病,便没有到达汝州,而是请求在常州居住。

  在常州没住几天,苏轼的高光期就来了,宋神宗病逝后,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等旧党,经司马光的推荐,苏轼恢复官职,又在短短几月内一路升迁为翰林学士,成为人人羡慕的存在,苏辙也回到京城任职。

  只是,政坛比文坛复杂,苏轼在外任职期间,认识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好,于是请求不要全部废止新法,被程颐弹劾,又被贬到地方任官。

  6

  几年后,新党再次执政,苏氏兄弟首当其冲,苏轼被贬,一路南下,前途渺茫,一路走一路贬,在路上不停地受到被贬的诏令,怎能不叹一声坎坷呢!

  终于在宋哲宗元符元年,苏轼遇赦北上,离开了让他贫苦交加的海南,只是,他没撑到回到京城的那一天,在路上便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

  苏辙在之后境遇也不太好,被宋哲宗四次降职,直到宋徽宗即位,才复官。此后一路升升降降,熬到了退休,终日在家中默坐,在七十四岁那年,永远离开了人世。

北宋 苏轼 苏辙

哲理故事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