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教师成为作家,要跨过哪几道坎?(讲座稿)

时间:2024-06-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嶷子  阅读:

  ——中国绿色生态语文总部第17期讲座稿

  邹天顺

  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

  首先让我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同行,你们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听这场讲座,令我十分欣慰。你们的支持和捧场也给了无穷的力量。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教师成为作家,要跨过哪几道坎?》。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我们在场的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教学生写好作文,而我们自己要是能够用作家的笔法来指导学生将会更理想。

  其二,在语文教师这个庞大的队伍中,想成为作家的老师还是很多的,对这个话题很可能感兴趣。只有感兴趣了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我这次跟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的主要目的。

  其三,我虽然是从教师成为作家这个角度来讲述的,但不一定要大家既当教师又兼任作家,只是想通过这个较高的要求来期待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能够以作家的身份来指导学生。这样的指导效果可能会更好。

  言归正传,三点思考之后,我们就来讨论“教师成为作家,要跨过哪几道坎?”这个话题吧。

  老师们,作为语文教师,大家在作文教学中不知是否碰到过学生这样的挑战:老师,你要求我们作文,你的作文写得怎么样啊?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的末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的《中国教育报》上就讨论过这个提问。这个令语文老师很尴尬的问题却令我终身难忘。

  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写好文章,并且力争要当作家。

  同时,我也坚信:文学永远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妙龄女郎,而魅力无穷,吸引着无数的粉丝和追寻者。因为文学的独特魅力,成千上万的报刊上从来不缺文章;网络博文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然而,在当今,文学爱好者真正成为作家的不多,而教师队伍中的作家尤其罕见。相反,因为一些最为基本的文章或者常见的应用文都写不好,而被人笑话的教师却是为数不少,就更不用说要成为作家了。

  那么,教师成为作家要具备哪些条件?要克服哪些困难呢?我的看法是:就是成为作家要跨过五道坎。虽然,每一道坎,都会令一部分老师放弃了当作家的念头,但我认为这很正常,因为能够登上象牙塔顶上的人终究是极少数。

  第一道坎:理想与信念

  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成就任何一件事都需要理想,当作家也不例外。按理说,教师经常跟书籍打交道,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写出一手好文章是不难的。而实际并非如此,不用说搞文学创作了,就是写一些计划总结也不尽如人意的并非个别。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没有要成为作家这个理想。没有理想,也就不可能沿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了。

  有了理想还不够,还必须有信念,没有信念,就难以持之以恒。信念是理想的精神支柱;是促成理想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例如台湾“杰出青年”郑丰喜,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再加上先天性双腿畸形,只能靠爬行“走路”,所以直到12岁才进入国小读书。由于心怀理想与信念,他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中学毕业后,他又发奋图强考上了台北中兴大学。他为理想而努力着,奋斗着,拼搏着,终于取得了成功——他的自传《汪洋中的一条船》出版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十次再版,同年,又被选入“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可见,教师要成为作家,理想与信念是首要条件,缺少了理想和信念,就很难有成功的希望了。

  我自中学时起,就有了当作家的想法,上了大学之后正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也就是那时候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我在这里大胆地假设一下,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尤其是语文教师队伍中,想当作家的老师不少,所以能够跨过第一道坎的老师是很多的。这里暂且假设为30%。

  第二道坎:兴趣与热情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像一个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是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来的。缺乏兴趣与热情,即使自身优势再好,也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例如大观园里的贾宝玉,其读书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但因为对四书五经之类的所谓圣贤书没有有半点兴趣,所以他无法读好书,也难以实行他父亲贾政要求他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的愿望。同样的道理,作为教师本来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的,成为作家的难度并不大,但为什么教师队伍中的作家并不多,关键就在于很多老师本身就缺乏写作的兴趣。而少数有兴趣的老师,无论是是否语文老师都是可以成为作家的。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相反,有了兴趣,即使文化程度并不高也有可能成为作家。大家知道,因为家里贫穷只上了一个月的高玉宝,由于对写作很有兴趣,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写作,居然写出了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编入中小学课本,教育了几代人。我认为高玉宝是最典型的几乎没有读过书,而又写了很多作品的作家。

  还有只读了小学的沈从文,靠兴趣和热情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成了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和教授。

  而我本人虽然没有沈从文,高玉宝他们那样在文学上有所作为,但对文学始终保持着一股浓烈的兴趣,其热情不减当年。我给自己的任务是每周写一篇像样的文章,两三篇随意性的博文。

  能够跨过第二道坎的老师又少了些,可能只有25%了。

  第三道坎:时间与精力

  大家知道,作为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工作量很大,工作辛苦。尤其还没有八小时的时间限制,早出晚归不算,往往还要把工作延伸到家里。人家下班了一身轻,没有丝毫的工作挂念,是真正意义上的下班。而老师则不是这样,下班了,还要想着明天的课怎么上;回家了,还有学生家长会打电话来。教师工作不仅劳心还劳力,教师们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了。因此,教师搞创作比其他行业的人要辛苦,也因为如此,教师要成为作家,付出的更多。

  当然,教师工作辛苦,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时间去进行其它的业余爱好了。木板是没用缝隙的,但被敲打的铁钉可以挤进去。时间如海绵,挤挤就有。只有我们心怀作家志理想,是完全可以挤出时间来思考和写作的。正如爱迪生所言,“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鲁迅先生也是老师,他怎么就有时间创作呢?当然是挤时间。他把别人喝咖啡、谈空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他还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据说,鲁迅先生的书房墙上挂着一张他最崇敬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他在《朝花夕拾》中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先生用朝夕相处的对联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紧时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途中,不仅仅期学问广泛涉及到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而且还著译一千多万字,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爱迪生、鲁迅等名人惜时如金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和教务处工作之余,我也学会了挤时间,尽量利用白天时间完成工作上的各种任务,而晚上的时间就用于业余创作。别给自己一定的创作任务,督促自己尽量完成任务。

  第三道坎,即时间与精力这道坎是较难跨过去,因为老师们的工作繁重,由自己本人掌握的时间不多,靠自己的恒心与毅力去挤时间写作的老师更少了,所以能够坚持下来的可能只有15%了。

  第四道坎:生活与积累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想写篇文章,却又往往为没有素材而苦恼。

  其实,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当然,它不是为每个人都能够觉察得到的,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它提炼出来的成为自己写作的“钢筋水泥”。

  我这里所讲的文章素材,必须是具有时代感,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这种素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

  我的体会还是那句老话: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大家知道,是否能够成为作家与学历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有些著名作家根本没有上过几年学,像高玉宝几乎连字也写不出几个,但他却写出了很多作品。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生活经历为他提供了无穷的创作源泉,而有了这些写作源泉,他可以靠克服写书和表达上的种种困难而完成写作任务。相反,即使是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但因为缺乏写作素材也是无法写出作品来的。

  不过,我认为,生活经历人人都有,有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关键是他善于思考,善于在思考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善思考,提炼出写作素材呢?

  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例如,我有一篇发表在2011年《广东教育·高中》第9期卷首语上题为《成长路上,你缺失了什么》的文章,是这样有产生的:

  饭桌上,面对满桌子的佳肴,寄宿学校每个周末回家一次的儿子一脸愁容地对我们说:“爸妈,你们对我太好了,从小到大我从没受过苦,也没有尝过被父母打骂的滋味,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是我人生中的一件遗憾的事啊。”

  我就抓住儿子说的与一般孩子不同的这番话来做文章,因为材料较新颖,所以文章也就很有可读性了。

  作为教师,可能大家会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到寒暑假,由于不用上课了,早上往往会多睡一会儿。然而,我有一篇题为《今年春节,儿子是榜样》的文章,却写了一件不一样的故事。文章写我儿子在春节期间,坚持按照平常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学习和早晚锻炼身体。儿子的行为给我这个当父亲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一次,我们一家三口饭后去散步,当我们正准备过街时,刚好发现路面上没有车辆路过,我就和妻子要横穿公路。儿子却说,这里不是斑马线,不能过。可我没有听从儿子的,还是走了过去。但我回过头来看时,发现儿子正在绕道50米远外的那条斑马线,然后看见是绿灯了再从斑马线上走过。

  儿子的举动很令我感动,于是就有了我的另一篇文章。

  上个学期来,每到下午放学之后,我校行政大楼的广场上就有一位老人在地板上练习书法。老人的毛笔字写得棱角鲜明,笔力劲挺,间架结构很美观规范。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师生前来围观,尤其是学生中的一些书法爱好者,经常来观看、询问毛笔字的写法。于是,老人就当起了义务书法老师,耐心地给学生们讲解。

  学校很多人都见过这个老人写字的场景,但大家都是视而不见,但我却有了《他,在地板上传承传统文化艺术》这篇文章。

  我有一篇题为《培训现场一瞥:这仅仅是香港人无礼吗》的文章:

  有一天,我校再次邀请香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来给学校骨干教师作业务培训。这次,培训现场的一幕真令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以往开会,无论会议主持人怎么高声大喊,老师们就是充耳不闻,喜欢争先恐后地挑后面的位置坐。可今天,却有了天壤之别了:老师们个个都坐在前面几排,整整齐齐的,很规矩。100人参加培训,齐刷刷地都坐在前面几排的100个座位上。后面的200多个位子罕见地空空荡荡了。

  老师们是因为香港人的到来才如此规矩吗?当然不是!

  原来,香港培训方吸取了前几次的经验,除了留下100个位子之外,后面的所有位子全部用绳子圈了起来,工作人员还站在一旁作了温馨提示:请坐在规定位子。

  香港专家们怎么能如此无礼?怎么能够如此蔑视和不信任我们的自觉性和文明程度?要知道,参加培训的都是受过高等教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啊!

  这一问,问得太好了。

  这一问,恰好问出了对方的无奈,我们的麻木!

  这一问,恰好问出了对方的文明有礼,我们的愚昧落后!

  这一问,恰好问出了同根同源的文化,今天怎么有了如此大的落差!

  生活中,寻找什么样的素材才具有创作价值呢?

  我认为是要善于寻找具有“感动点”的素材。这种“感动点”素材往往也来自我们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也就是郁达夫所说的“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

  例如,我有一篇题为《孩子,你让父辈们羞愧了》的文章,其素材来源于一次同学聚会。

  一天,我的一位同学邀请了我们一家和另外几个同事朋友聚餐。晚宴席上,同学说他在东莞开办的民办小学因为建地铁被拆迁了,获得了近两千万的赔款。我的同事和朋友们都为我同学获得这么一大笔巨款而欣慰。

  宴席上,大家为我的同学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蓝图。有的说,还是继续办学吧,这几年也赚了不少钱,说明这桩生意可以做下去;有的说还是拿这笔巨款去开发房地产好,因为这行业利润太很高,好多人为此发了横财;有的说,开公司也不错,有的说开工厂也行啊。大家争论不休,弄得我的同学无所是从,只好笑着望着大伙频频点头。

  坐在宴席上的唯一晚辈——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似乎显得很沉重,他一言不发,只顾自己吃饭。

  “叔叔,你的学校被拆了,那几十个老师不是失业了吗!还有那两千多名同学到哪去上学?多惨啊!”终于,孩子忍不住了。

  顿时,说说笑笑的喧嚣声戛然而止,整个室内一片沉静,有的端起茶杯把差不多凉了的茶放在嘴边低头沉思,有的则夹了块大肉丢在嘴里慢慢细嚼……

  这篇文章的动感点就是儿子说的一句话:“叔叔,你的学校被拆了,那几十个老师不是失业了吗!还有那两千多名同学到哪去上学?多惨啊!”

  此外,还要选好具有“动情点”的素材,也就是说选材要恰当贴切。文章中具有能够打动读者的素材,就是文章的动情点。怎样才能打动读者呢?我认为,要想打动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写作时要动真感情,真正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当作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文章也成功了。

  例如有一篇题为《回望岁月的痕迹》文章就因为抓住了“动情点”而十分感人。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是一些发自肺腑的朴实的语言,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真切的细节描写,可文章却是充满真情实感。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作者善于寻找“动感点”作文,善于写出自己的亲身体验,道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也是文章打动人的真正原因。

  可见,生活中有生生不息的写作素材,关键一点在于你是否猎取到了动感点,是否在生活中敲出了创作的火花。

  能够跨过第四道坎的老师,相对多一些,因为生活经历人人都有,只是有人善于在生活中思考提炼写作素材,有了写作素材往往就有了写作的灵感和冲动而已。

  但真正能够写作很多文章来的又不多,是由于有些老师没有用心去挖掘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因此,生活与素材这道坎能够跨过去的老师并不多,保持下来的人数可能只有8%左右。

  第五道坎:语言与技艺

  虽然,语言表达与写作技巧不是决定教师能否成为作家的重要因素,但流畅华丽的语言与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往往是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和技艺也往往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优秀作家是很注重文学语言和写作技巧的。

  就小小说而言,语言不一定要华美,但技巧尤其重要,如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等小小说大师,非常讲究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的结构技巧,他们的小小说作品具有很强的文体和艺术体裁特色。例如结尾宜巧,要“回眸一笑”。表现为三种:①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如《那团云雾》,开头败了游兴,峰顶似乎有团云雾,结尾那团云雾也不见了。②戛然而止,含蓄隽永。如二百来字的《书法家》,局长在书法展览会上应邀不过写了两个拿手的好字是“同意”,面对惊叹和要求只好无奈地说:“能写好的数这两个字……”这样结尾,韵味无穷,艺术容量很大。以上两种结尾方法只能撩起读者短暂的激动,最佳结尾是:③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欧·享利式结尾”,其特点是“巧”。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就是这样,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没用: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又如澳大利亚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就散文作品而言,除了情感因素之外,其语言的华美也是一个突出的文体特色,尤其是写景的散文尤为突出。有时候,人家读散文,就是冲散文华美的辞藻与语言的感染力而来的。以往,我就喜欢抄文章,绝大多数就是散文中语言华美的语句和段落。

  我们知道,每个作家的个性旨趣,文笔风格等是迥然有别的。有的作家文笔洒脱似大江东去,有的则文笔细腻像小桥流水,而有的是文笔敦厚如手抚温玉。正是这种错落有致的笔力使得作家们写出来的文章风格即使有统一的基调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口味。当然,这样也很正常,他可以更适合不同读者的口味。

  不错,语言是可以在生活中积累和不断提高的,但提高的难度比技巧要大得多,也就是说技巧好掌握,而语言不容易学好。很多人写不好文章,往往是因为语言缺乏艺术魅力而无法引人入胜。

  当然,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对于作家而言,语言与技巧不是决定性的东西。兴趣与素材尤为重要,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持之以恒,没有写作素材就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因此,语言与技艺这道坎能够跨过去的老师也不会很多。跨过五道坎后,能够保持下来的人数可能只有2%左右。这个比例不知是否合适。但据我所知,在语文教师这个庞大的队伍中,能够成为省级作家协会会员的的确很罕见了。

  好了,两个钟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就不在耽误大家的时间。今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最后,让我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参与讨论。谢谢!

  2012年6月29日

经典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