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语文老师讲到陶渊明归隐,都简单归纳为他是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回家的——这件事还原一下,就是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的时候,来了一个上级领导(督邮),手下人告诉陶渊明应该出去迎接,陶渊明一生气,说那督邮狗屁不是,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就向他折腰呢?因此辞官归隐。
这么说不算错,但是也太简单了吧?
陶渊明多大的脾气,能因为不爱伺候上级领导就辞职归隐?
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事件,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陶渊明的归隐还有很多背后的原因。
儒家思想有个特点:太平盛世的时候很适合用来统治百姓,一到乱世就不管用。先秦时期即使孔孟在世也没能让儒家走上统治地位,非到汉朝那种大一统时代不可。
然而汉朝灭亡以后儒家学者开始迷茫:不是说好了“天人感应”吗?皇上都是天子,有上天保佑,可是眼看着曹氏把天子逼得退位,司马氏又照葫芦画瓢取代曹氏,而司马氏又差点被少数民族灭了,原来天子也能当阶下囚,没了权力连狗都不如。加上从东汉末年开始战争不断,中国人口锐减,有学者统计,东汉时期的人口达到六七千万,而到了东晋连两千万都不到。王朝频繁更替、战乱不断、生存艰难等等原因,导致当时的人对儒家那套“君臣父子”的东西不再相信,更多人开始追求佛、道,尤其道家思想对当时的读书人影响非常大。
陶渊明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不爱做官,只爱追求自然山水,在《归园田居》里也说过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看不上那些功名利禄。陶渊明当过官,还当过好几次,基本上就是家里穷了就出来当几天官挣点钱,但是实在不喜欢官场,等到日子能过下去了就辞。只有最后一次,也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次,已经四十岁的陶渊明下定决心归隐,以后即使穷也不当官了。
“官场黑暗”不是说当官的都贪污,比那还严重。
学过历史的同学应该有印象,汉朝推行“察举制”,简单理解就是让地方给中央推荐人才,看上去是给平民百姓一个出头的机会,实际上察举制很多时候都是被权贵把持,那些贵族绝不愿意让平民百姓到自己的圈子里来分一杯羹!我们看《三国演义》里,袁绍、袁术兄弟整天不离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四世三公”,强调自己是贵族,跟我们一比,你曹操就是个“小赤佬”。
到了两晋更过分的“九品中正制”,强行把人分出等级,“上品无寒门”,朝廷基本成了贵族们争权夺利的圈子。陶渊明曾经在桓玄手下当过官——桓玄是个野心家,一心想取代东晋朝廷自己当皇帝,陶渊明当然看不上桓玄这种人,于是辞官回家。后来刘裕起兵讨伐桓玄,陶渊明投到刘裕手下,没想到的是刘裕比桓玄野心还大——这位刘裕就是后来的南朝宋武帝,也就是我们教材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那位“气吞万里如虎”的“寄奴”——看着刘裕在朝中扫除异己、笼络人心,陶渊明对官场彻底失去了希望。
多种原因共同的作用,才有了陶渊明后来的彻底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