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希腊的神话不同,诞生于上党地区的中国古代神话,大多反应的是人类同自然交流的结果。既然在此生存与繁衍,生活中就必然会碰到许多难题。诸如雨涝与干旱,诸如行路的艰难与食物的匮乏……幻想从生存的危境中解放出来,人类的想象力像烟花一样绽放。“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是《淮南子·览冥训》里有关女娲补天的记载。因干旱和炎热,他们希望有一位英雄将多余的太阳射落,让大地恢复原本的凉爽与舒适;至于出行不便,他们在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同时,也寄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感动上天,将阻碍出行的大山一个个搬走。从盘古开天地,到朝代的建立,书写在中国历史扉页上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与传说,让我看到八百里太行既是诸神歇息的宫殿,又是他们劳作的工房。与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祗不一样,中国文化扉页上的诸神有着让人感到亲切的烟火气。他们的神迹尽管浪漫而夸张,却符合生活的逻辑,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对应,颇有点神即是我,我即是神的意味。
三
过去,我以为太行山像我所知道的许多大山脉那样,是东西向横卧在大地上。教科书上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答案造成了我的错觉。但是,当我发现太阳悬挂在浪涛的那一边,在层峦叠嶂的上面,我意识到这座伟大的山脉也许是南北走向。掏出手机来查阅百度,果然。仔细一想,东西向的山脉难以成为脊梁,除非大地颠倒过来。横卧、平躺,再巨大的山脉都会缺少精气神。南北向的山脉不同,坐北朝南,垂直、端正、与坐标的中轴一致,这是大地脊梁理应拥有的品质。
追溯人类的文明史,有一个奇怪现象,无论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还是中华文明,都发祥于温带,许多专家对此做了公说公有理的解释。甚至有人做过统计,人类历史上95%的文明成果,都产生于温带这一神奇的区域。但是,令我感到不解的是,为何其他的古文明消失在时间的大风中,发韧于上党地区的中华文明还存续了下来,并生机勃勃?
也许,一切的答案都藏在“上党”这两个字里,藏在太行山这条由无数山峦组合成的卷轶浩繁的大书里。
从自然的角度来说,占地两千平方公里的上党盆地的确是人类繁衍生息最为理想的场所。温带,一定的海拔,平坦的土地,山脉的护佑,让这个盆地成为孕育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襁褓。但只有孕育文明的襁褓还不够。今天,尼罗河滋养的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养的古巴比伦文明、恒河滋养的古印度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顽强地延续了下来。如果要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中华文明除了有黄河的滋养外,还有巍峨的太行一路护佑前行。
在上党的高山与峡谷穿行了几天,我愈加觉得齐天之脊的太行山,几乎全由岩石构成,甚至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一块体量巨大的石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知道是哪一座山给荀子带来如是感受。如果站在太行之巅,我想荀子一定会有另外的发现。这条南北向逶迤的山脉,坚硬、笃实、稳重,那些用来注释跌落、粉碎与新生的千仞崖壁,是石头的质地,刚烈,无畏,绝不妥协。我来到天脊公路的时候正值夏季,万物生长,阳光的照射下,那些裸露的崖壁反光,巨大的山体由黄金和翡翠两种颜色统治。远远看上去,这附近的山体看上去郁郁葱葱,那些坚硬的岩石上几乎没有什么土质,寄生其上的树木要活下去,就必须将根须最大限度地伸进石缝的深处,吮吸附着在岩石上的任何一点水份。在这里,生命的成长就是一次意志的角力。
从那些顽强生长于岩石上的植被上,我才意识到这个地方为何会产生“愚公移山”那样的神话,为何会劳模辈出。李顺达、郭玉恩、武侯梨、桑林虎、申纪兰……这些劳动者让我看到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坚韧、执着、永不言败的品质。古人说上党“山川高险,人俗颈悍”。的确,在满是岩石的太行山生存,意志稍有松懈就意味着毁灭。我们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成大事的人,上苍必让“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与其说是一种生存的考验,不如说是文化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