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士彬先生是庐州大地上的一位勤于思考、善于研究的语文名师,品其为人,贵在做真人,究其治学,贵在做真学问。先生风流儒雅,德艺双馨,如烛,如光,引领众人一路前行。
凌先生学术思维敏锐,具有课堂创新的智识。我记得语文课标初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理念之时,先生曾独抒性灵地提出过“灵动361”课堂模式,那时,他任县一中教学副校长,深谙教师课堂之积习,遂以身作则,率先尝试改革,利用各种机会,反复晓谕新课程理念,一时间,“灵动361”课堂模式风靡全校。先生常说,“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目的”。在他的反复推动下,即使愚钝如我者,也深刻理解“灵动361”模式是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大家都尝试着把“颠倒”了的课堂,再“翻转”过来。如今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早已成为常识,应当说,此一项成绩,凌先生功不可没。
先生对语文课程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他言必谈“课程”要素,我常疑惑,先生为什么嘴边不离“课程”二字呢?原来,教材并不等于课程,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但并非“教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须从教材中挖掘课程要素,这样,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先生的片言只语,往往闪烁着真理的火花,这“倒逼”着我们研读语文课程论。我常想,没有这样的“倒逼”,我可能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这些相互缠绕的概念,永远也理不清。
先生始终深耕在教学一线,他的评课艺术堪称一绝。每次公开课评讲,他热情似火,首先表现出对讲课人的爱护和尊重,评课时或激情洋溢,或娓娓而谈,他总能敏锐地揭示讲课人尚不自知的教学长处加以强化,而使讲课者心情振奋,也能委婉而细致地提出要提升的方向和途径,让被评者心悦诚服。这样的评课,对被评者固是催促生长,对于其他听讲的人,不也是一种滋养么?我们一干人,常常跑到录播室去听课,大半倒是为了去听他的评课,每每也如己所愿。
先生有传统学人之古雅,但在学问研究上并不保守。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理念的贯彻,到“灵动361”课堂模式的建构,从“翻转”课堂的尝试,到如今大单元教学、整本书阅读的探索,他的研究始终与时俱进、创新求变。他的教研论文,并非个人印象式的教学感悟,而往往是综合多种教学、教研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上升至普遍性的规律,所以他的学问呈现出鲜明的现代学术性质。坦率地说,要读懂他的论文,非有切实的学术功底不可。
先生之可敬,更在于一颗火热的心肠。先生不是一个关在斗室里做学问的孤勇者,相反,提携新人、奖掖后辈是他引以为乐的事业。十多年前,他组建了肥西县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全县招募同仁,我亦有幸忝列其中。先生以身作则,带领我们脚踏实地地磨课、做教学设计、做课题、写论文,事必躬亲,言传身教,不辞辛苦,倾情付出。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我们“走出去”开展教研活动,还记得13年的那个春天,在他和学科组长杨昌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工作室一行十几人第一次去乡下送教,车窗外,广袤、明艳的油菜花扑入视野,窗内,洋溢着男女同事的欢歌笑语,那是工作室初次外出参加活动,大家兴奋又有所期待的气氛,令人记忆犹新。这十年来,跟着他,我们走访了省内很多名校,听了很多精彩的课,认识了不少名师,也得以见识大量的自然风物和风土人情,比如肥西花岗镇花木的艳丽、山南镇雨后的青翠、农兴镇人物的热情,比如巢湖的波光粼粼、宣城敬亭山的诗歌文化,都让人印象深刻。十年的教研活动,不仅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也拓展了我们的生活视野。
先生的辛勤付出结成了丰硕的成果。这十年来,先生主导的工作室推出了大量获得省市级奖项乃至国家级奖项的优质课、课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完成了多项省市级教研课题,一大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如新锐名师方必发、王凤云、胡巧儒,如市级学科带头人张治平、梅春启,如市级骨干教师曾义芳、李国正等。我虽不敏,然常年处其间,耳濡目染,亦颇多收获。如今工作室的影响,已辐射到县内外。“新竹高于老竹枝”,我想,“全凭老干为扶持”也。
凌先生躬耕杏坛三十有九,育得桃李无数,先后获评安徽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荣誉等身,然了解他的人都明白,先生其实超然物外,他更享受的,是在大地上的耕耘过程。如今临近退休,先生仍眷恋校园,未尝稍歇,笔耕不辍,左手学术研究,右手散文随笔。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工作室也将闭馆,此次召开“读书分享会”,先生谓为工作室“闭馆”活动,与会者闻之,无不怅然。在会上,先生自叙成长经历,勉励青年教师努力生长,言辞恳切,语重心长,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我记得弗洛伊德氏有人生“三我”境界之说,但许多人终其一生,只能在“本我”“自我”的层次转圈,难臻“超我”之境。若先生者,怀抱一颗热心肠,孜孜以求教育教学之真谛,积极培养扶持后学后辈,薪火相传,乐此不疲,此非“超我”境界者,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