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鼓掌要鼓在点儿上。看到没,有人瞅着呢,一定得注意了啊。”这是烟台大学记者节活动周开幕以后让人不怎么费解的话。通过默认的这个鼓掌“潜规则”,让我们洞见了鼓掌给新闻系同学所带来的精神上的万马齐喑。
事件原自烟大第十届记者节活动周开幕式上,烟台日报社部门总编长达两个小时的不太讨好的演讲还未结束时就有同学兀自鼓掌,而后一呼百应,掌声阵阵,结果自然是老总丢了面子,老师生了气。为此,之后几天,网络论坛或生活中处处充斥着对此事的议论;烟大新闻系学生素质高低成为近期议题;而且在之后的几场教授讲座中,同学们时常被警戒,也时刻被监督;甚至有学长学姐言事情不该这样轻易过去,要弄清领掌者何人……于是“鼓掌鼓在点儿上”成了近来同学们笑侃的热词。
窃以为事情没有必要解决地这么高调,而且事件本身并没有值得让人给烟大新闻学子贴标签的资历,因为在当时一定的人缘地缘环境下,行为本身呈现的并不是完全的低劣成分。
我亲历过那位老总的演讲,我的位置居中,但很难辨清那位老总低沉的语言。我曾下意识用目光扫过周围的同学,因为演讲者声音极小、内容枯燥、繁复冗长,台下学生状态可分为几类,睡觉的、玩手机的、交头接耳侃大山的,看闲书的,当然,还有批判抱怨台上老总的。当时,甚至不难让人想起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句对生活中的不合理持有消极观甚至不作为的麻木顺从的发问。最终,当果然有同学生气时,老总生不生气无从知晓,反正尴尬是一定的了,紧跟着老师也生气了,作为活动举办者的学长学姐也生气了。是领掌者素质太低吗?或者不单单是领掌者素质太低?或者压根儿就不是领掌者素质太低?
记得许知远曾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里面呼吁当年那种年轻的北大精神。他身在北大校园十佳歌手演出,他跟随无数北大学子有票的无票的都簇拥着通过查票员那一关,竟齐心协力把门撞开;演出开始后竟先后出现无数次嘘声以表达对歌手表现的不满。一开始许知远是震惊,继而竟也不自觉加入进这个年轻的群体中。“我怀疑北大人其实并不喜欢嘘声,只是愿意沉浸其抒发个人意志与情感的放纵之中。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喧嚣感,在这里你始终觉得自己是年轻的,你始终可以感受到那种生命中原始的活力与冲动。我也觉得大讲堂内的躁动与嘘声也暗示着北大还是充满着生命、抗争与希望的。”
然而若以我们人文学院对素质的评判标准,北大学子的素质反而低得甚至令小学生侧目了。而中国倾尽一切心力培养的佼佼者不应该也不可能被这么轻易否定的。北大如此,同理,烟大亦然。
诚然,此事件的领掌者有该反思的理由,但并无被持续批判的依据。前者是因为其偏激和对台上老总缺乏人文关怀,而后者因为大学应该理性宽容,立体看待每一种声音每一种表达,而且领掌者本身就标榜着一种年轻的精神,一种青年的朝气、可爱和敢于引领开拓。
从被反复告诫鼓掌要鼓在点儿上,我想,我们的评判标准和价值体系真该多元一个档次了。大学的培养目标,不该仅仅停留在遵守社会规范的所谓“素质”上,而应是真正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水准和保留他们合理个性的萌芽而不是将其扼杀于“素质”的襁褓里。
不知举办这次记者节的学长学姐们还在不在调查那位领掌者,也不知那位领掌者被揪出后受不受系里处分或者以后的发展道路被不被“封杀”,但愿结果没有这么严重。其实这件事真该过去了,事件本身也真没那么严重。但愿这几天精神上的万马齐喑千万别持续新闻学子的整个大学时光甚至更远。但愿他们都能在人文关怀不缺席的情况下,以个性率直的心性鼓掌或者不鼓,以自信洒脱的心绪表达或者沉默。
被反复告诫鼓掌要鼓在点儿上——许知远,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