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中西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对比分析

时间:2024-05-26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姜云雪  阅读:

  一、引言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依恋、亲近、向往的情感,受经济、政治、文化、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爱情观是有差异的。那什么是爱情观呢?爱情观就是人们对待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即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如何面对失恋等。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剖析阐释中西方爱情观差异表现及原因,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对当代年轻人建构爱情观有所启迪。

  二、中西方爱情观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中西方爱情观

  中华文明自古至今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开始,男女结为连理皆遵照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 · 齐风》中有云:“娶妻之如何,必告父母”。①随着历朝历代更迭变换,封建枷锁遏制人的天性,宋代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清朝之后才逐渐取消包办婚姻,男女可自由恋爱。跳转到现代,人的自由意识增强,爱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所上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权威地位逐渐被自由恋爱所取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我觉得以此来形容西方的爱情观再恰当不过了!西方人由古至今都比中国人更为开放,西方推崇“爱情至上”,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爱情不受年龄、职业、外貌、婚否等客观因素所限制,只要两个人相爱,他们愿意为彼此放弃所有。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二)爱情观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中西方示爱方式

  中国式男女爱情的表达方式含蓄内敛。在古代,男女寄情于物,“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②热恋中的女子经常喜爱用红豆寄予相思之情。“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③男子则喜以音乐示爱,将喜爱相思之情借用乐曲抒发。由于受道德伦理的约束,男女示爱含蓄内敛,多喜欢用日常物件(手帕、荷包)或者带有谐音寓意(红豆、莲子)的东西表明情感,我国文学史上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语言含蓄、借物表情。到了现代,社会环境开放了许多,但是两情相悦的男女方总是像是隔着一层窗户纸,谁也不捅破,哪怕是一见钟情,也要等彼此熟悉了再进行表白,且语言含蓄。

  西方人示爱方式则是直言不讳、用词浪漫。他们不怕社会的舆论,直面爱情。哪怕两人初次相遇也会直抒胸臆,或者用行动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态度。拜伦曾在《雅典的少女》中写道:“还有我久久欲尝的红唇,还有那轻盈苗条的腰身……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④从这首诗的用词就能看出,西方人在面对自己所爱之人时,态度狂热、直表心意。在爱情诗《我曾经爱过你》中普希金用最直白的言语表达自己的爱意:“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 ⑤

  2.中西方对自由恋爱的追求

  在古代,中国男女多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多是无疾而终,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放弃爱情,听从父母之命;少数人为爱抗争到底,但是这样的抗争多以悲剧结尾。以《孔雀东南飞》为例,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琴瑟和鸣,奈何焦母、刘兄棒打鸳鸯,两人被迫分离,最后双双为爱殉情。《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也以两人化蝶的悲剧收场。

  而西方与中国相比,恋爱自由,不受社会舆论影响,也不畏年龄、样貌、家世、婚否这些条件的限制,他们更加重视爱人的心意,只要彼此坚定,他们就无所畏惧。如屠格涅夫笔下的《前夜》:女主人公叶莲娜不顾父母的反对,向心爱之人表白,并且为了爱人远走他国,为爱人的理想奋斗终生。屠格涅夫的另一部作品《初恋》更是表现了女性为爱情不顾一切地态度:邻居家新搬来的美少女齐娜伊达爱上了男主人公的父亲,她不顾社会舆论、也不顾及他已婚的身份,拒绝了众多追求者,只为了成为男主人公父亲的情妇,事情败露后,她依然深爱着男主人公父亲,这足以看出西方人对自由恋爱的追求。

  3.中西方性意识及处女情结

  中国人认为性是一个隐秘的话题,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少有涉及。中国传统的爱情观: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而不是享受自我,因此中国人性意识淡薄且羞于探讨性。

  中国社会大部分人都将处女与女性的贞洁联系在一起,在《易经 · 恒卦 · 六五》中有:“妇人贞吉,从一终也”。⑥处女情结则是指男人希望自己的恋人没有和除他以外的男子发生过性关系的一种思想。“处女”不是指特定的物理上的人,而是一种概念化的对象,“贞操”一词被概念化和神圣化,上升到比生命还重要的高度,成为不可置疑的真理。

  西方人不以探讨性为羞耻,他们认为这是人的天性。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爱与生的苦恼》中认为:“性爱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世袭君主,它已意识到自己权力的伟大,倨傲地高坐在那世袭的宝座上,以轻蔑的眼神统驭着恋爱。” 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是泛性论的集大成者,将人类的行为都视为性本能驱使的心理学学说。由此看出,西方的性意识理论非常丰富,人们对性持开放态度且处女情结淡薄。

  三、差异产生的原因

  文学作品创作取材于生活,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爱情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民族文化、传统观念及男女性社会地位的差异。

  (一)民族文化

  中华文明可以分为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受封建思想统治,小农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形态中一直占于主导地位,在这种经济政治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内化、保守。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我国文化发展历经雏形到成熟时期,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从文化百家争鸣逐渐走向文化专制,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后为防止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实行闭关锁国、限制通商。这都导致了中国人民精神麻痹、思想顽固,导致人们不具有进步精神,长期保守,因此在爱情观建构方面也受到了影响。

  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性和开放吸收性,从本质上而言,西方文化是个体文化。且西方善于对外扩张,思想启蒙解放运动层出不穷,这都唤醒了人民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西方人崇尚自由,追求人人平等,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社会地位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女子要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女性在古代地位较低,多为男性的附属品,性格柔弱。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面前,大多数女性听从父母的安排度过余生,但凡不听从父母的安排,便要被人说是违背道德、不知廉耻。到了近代以后,思想解放,女性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在社会上拥有一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由于女性长期以来处于男权的压制下,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在爱情中仍处于弱势。

  西方崇尚“天赋人权”,在西方女性地位较高,因为西方人普遍信奉基督教,耶稣就是圣女玛利亚受孕于圣灵所生。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故事情节及题材多为英雄配美女,女性是男性取得成功的动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性格多热情奔放,自我意识较强,并且她们人格独立,因此在爱情面前,她们能非常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三)传统观念

  中国人重视社会舆论和家庭责任。中国古代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男子科考、经商皆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女性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也是女性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性格柔弱的原因之一。在封建礼教的残害下,中国人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女性在家听从父母之命,婚嫁后听从丈夫之命。尽管在现代生活中男女平等,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各方面享有相同的权利,但是这种平等具有一定局限性,身居高位、身处要职的多为男性,因此男性收入普遍高于女性,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仍依附于男性。

  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重自身情感。西方个人主义盛行、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他们可以参加社交晚会、结识朋友,并且从中选择自己的爱人,而且他们的爱情不受学历、家境、婚否等条件的限制。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是上流社会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贵妇,在爱上沃伦斯基之后,她不顾社会舆论、公开勇敢地追求爱情,并且义无反顾的与整个上流社会的虚伪做斗争。

  四、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人重婚姻轻恋爱,即重视结果轻视过程,西方人则重视恋爱、彼此愉悦的过程。中西方爱情观差异之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西方民族文化、传统观念和男女地位的差异导致的。那么作为新生代年轻人,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要建构与时俱进的新型爱情观,正视并厘清恋爱、婚姻与性爱的关系。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