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送杨少尹序

时间:2024-08-04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韩愈  阅读:

  昔疏广、受二子1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2,祖道都门外3,车数百辆4,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5,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师训后进6,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7,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8否?不落莫否9?见今世无工画者10,而画与不画固不论11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12,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13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14,罢则无所于归15。杨侯始冠16,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17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18”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1疏广、受二子:疏受是疏广的侄子,二人均为高官,同时辞官归里。

  2设供张:陈设帷帐。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3祖道都门外:祖道,古人出行前祭祀路神。后称临别践行为祖道。

  4两:两,通“辆”。

  5图其迹:摹画当时的场景。

  6能诗训后进:杨巨源善诗,后学常学习他。

  7古今人不相及:今天赶不上古人。

  8为传继二疏踪迹:表彰其事为传。

  9不落莫否:莫,通“寞”。落莫,冷落寂寞。

  10工画者:擅长画画的人。

  11固不论:本可不去讨论。

  12白以为其都少尹:申报朝廷任命杨为少尹。

  13劝:勉励。

  14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中世,中古,魏晋时期。

  15无所于归:没有归处。

  16始冠: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

  17歌《鹿鸣》而来:唐代乡举考试以后,州县掌管宴请中举之人,宴会上歌《鹿鸣》之章。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8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辞官还乡、德高望重人,在去世之后可以在社庙中享受祭祀。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开篇就写到:在古时候有疏广何疏受叔侄两人,由于年老,都在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那时,朝廷里面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替他们饯行,当时车驾有数百辆之多;而道路上旁观的,有许多人为之感叹海流下了眼泪,都称赞他们贤明。这在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在后世有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当时的形象,一直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能够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今天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善长于写诗来教育学生,一旦年龄到了七十岁,也就禀白丞相要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今天世上常说古时的人和现今的人是不能并论的,而现在杨巨源与疏氏二人,在他们的思想上难道有什么差异吗?我听说这次扬侯的辞归,当朝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还奏明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能够不断绝他的俸禄;还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中那些擅长写诗的人,也都作诗来应和。我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会有这样的事吗?那么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我就不得而知了!而后作者接着说:在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常常依靠官俸来养家,在罢官之后就没有归宿之处。杨侯刚刚成年,就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之宴而来到朝廷的。如今回到故乡,回指着乡间的树说:“那些树是我的的先人锁种的。”“而那条溪流,还有那座山丘,叶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所以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那些人们都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做为榜样。在古时候有所谓“乡先生”,在他们逝去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的,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人吧?文章的写作是作者从汉代找出了一个绝好的典故,而又从其相同不相同之处翻出许多波澜,所以做成了这一篇绝妙的文章,既突出了杨君告老归乡的特殊意义,也抒发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无穷感慨。其中深意,不得不注意。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