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 △ · · △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如梦令 〔宋〕秦 观
遥夜月明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牌说明·
本词牌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本词牌相关资料:宋苏轼词注:“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因此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也。”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故又得名《不见》。张辑衣词有“比著梅花谁瘦”句,又得名《比梅》。《梅苑》词有名《古记》。《鸣鹤余音》词有名《无梦令》。魏泰双调词有名《如意令》。
阮郎归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特别提示
下阕前两句多用对仗。上下阕第二句及尾句忌犯孤平。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阮郎归 〔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阮郎归 〔南唐〕李 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自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春睡觉,晚妆残,无人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阮郎归 〔宋〕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雕鞍,有人愁远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月斜窗外山。
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词牌说明·
《阮郎归》词牌又名《醉桃源》《宴桃源》,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
宋丁持正词有“碧桃春正长”句,名《碧桃春》。李祁词名《醉桃源》。曹冠词名《宴桃园》。韩淲词有“濯缨一曲可流行”句,名《濯缨曲》。《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
人月圆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始于宋代王诜〔shēn〕,以王诜例词为定格。杨无咎仅将下阕后三个三字句重组成七言和五言两句,别具一格。
本调中三言三句为一组句,上阕一组三言句,下阕两组三言句。每组句,须有开有合,且句意顺畅自然;每组句忌用三个纯并联句,免作枯燥堆砌之状。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人月圆〔宋〕王 诜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夜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人月圆〔元〕元好问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人月圆〔元〕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地,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人月圆〔宋〕杨无咎
风和日薄余烟嫩,恻恻透鲛绡。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
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
·词牌说明·
词牌《人月圆》又名《青衫湿》。双调四十八字,上阕五句两平韵,下阕六句两平韵。
相关资料:《中原音韵》入“黄钟宫”。此调始于王诜,因词中“人月圆时”句,取以为名。吴激词有“青衫泪湿”句,又名《青衫湿》。
冉冉云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
特别提示:
结合卢炳、韩淲二人《冉冉云》词作平仄格式特点,本调上下阕前三句可视作同格。虽然卢炳、韩淲二人词中平仄格式略有出入,其实这是宋人作词或填词时常有的随机性,并不字字拘泥于前者格式,但整体韵味保留。故大可不必因另一首词平仄韵脚略有差异,而视为另一格。今人仿填古词,当明此理。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冉冉云 〔宋〕卢 炳
雨洗千红又春晚,留牡丹、倚阑初绽。娇娅姹、偏赋精神君看,算费尽、工夫点染。
带露天香最清远,太真妃、晓妆体段。拌对花、满把流霞频劝,怕逐东风零乱。
冉冉云 〔宋〕韩 淲
倚遍阑干弄花雨,卷朱帘、草迷芳树。山崦里、几许云烟来住,画不就、人家院宇。
社寒梁燕呢喃舞,小桃红、海棠初吐。谁信道、午枕醒时情绪,闲整春衫自语。
璞如子注:“山崦里、几许云烟来住”,句中“住”字诸本均作“往”,实乃后
人刊刻时字误或擅自修改所致。当为“住”。在“山崦里”,常见云烟集聚是自然,
而此处用“来往”二字则不妥。再说,本句意韵并不难揣度,韩淲舍韵脚而独造意于
“往”字,于情理不通。
另须说明,古语言中,凡韵母“ü”,多发音作“u”。
·词牌说明·
本词牌《冉冉云》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韩淲词,有“倚遍栏杆弄花雨”句,故又名《弄花雨》。
瑞龙吟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 ·△ · · · △ · ·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 · · · △ △ △ ·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三阕,此种格式前两段称为“双拽头”,
上阕、中阕前三句为一组句,后三句为一组句。
下阕前三句为一组句,第四、第五句为一组句,本两句或作“前四后六”或作“前六后四”。第六、第七句为一组句。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八、第九句为一组句。第十、十一、十二句为一组句。十三、十四、十五句为一组句。第十六、十七句为一组句。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瑞龙吟 〔宋〕周邦彦
章台路,还是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曲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生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
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秋,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
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瑞龙吟 〔宋〕吴文英
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枪芽焙绿,曾试
云根味。岩流溅、涎香惯搅,娇龙春睡。露草啼清泪,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
里,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半空画角,落梅花地。
瑞龙吟 〔宋〕刘辰翁
老人语,曾见昨日开炉,坠天花否?生年不合荒荒,枯根薄命,婵娟误汝。
那知许,女乐如烟点点,江南处处。何时重到湖堧,淋漓载酒,依稀吊古。
终待胭脂露掌,弄鸥招鹤,凭君画取。万柳漫堤,一丝一泪垂雨。蒙蒙絮里,又送
金铜去。漫肠断、王孙望帝,呕心囊句。市隐今成趣,袖回地狭,天吴凤舞。莫是青州
谱,怎不早,翩翩向青州住?回头蜃海,已沈花雾。
·词牌说明·
词牌《瑞龙吟》三阕,一百三十三字。前两段各六句,三仄韵;后一段十七句,九仄韵。
十六字令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十六字令 〔宋〕蔡 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十六字令 〔今〕毛泽东
之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之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之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词牌说明·
本词牌《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生查子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上下阕格式同,首句不能犯孤平。所谓“孤平”,即除韵脚之外,句中单独出现一个平音。解决孤平办法:比如本调首句第一字用了仄音,第二字便剩下一个平音,只要将第三字也用平音,就不是孤平了,这也叫“粘补”。允许韵脚是单独一个平音,不属孤平。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
生查子 〔宋〕辛弃疾
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生查子 〔宋〕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词牌说明·
本词牌又名《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霜天晓角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 ·△ · △ · · · ·· · △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 △ · △ ·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古人填词甚多,平仄亦较宽松。有仄韵格,亦有平韵格,另有下阕首句为五言者。仄韵格凝重、阔放,故荐之。
上下阕尾句均为“六字折腰”句法,即“三三”句式。
旧谱将下阕首句作二字断句,不足取。《钦定词谱》将林逋例词下阕首句前二字截为韵句,谬也。其实林逋例词前二句为对仗句,可见将首句前二字截为韵句非原作者本意,故不必依照。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霜天晓角 〔宋〕林 逋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热,晓寒兰烬灭。更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霜天晓角 〔宋〕辛弃疾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霜天晓角 〔宋〕吴礼之
王生陶氏月夜共沉西湖,赋此吊之
连环易缺,难解同心结。痴騃佳人才子,情缘重、怕离别。
意切人路绝,共沉烟水阔。荡漾香魂何处,长桥月。断桥月。
霜天晓角 〔宋〕吴礼之
秋景
西风又急,细雨黄花湿。楼枕一篙烟水,兰舟漾、画桥侧。
念昔空泪滴,故人何处觅。魂断菱歌凄怨,疏帘卷、暮山碧。
月当窗 〔宋〕张 辑
(寓霜天晓角)
看朱成碧,曾醉梅花侧。相遇匆匆相别。又争似、不相识。
南北千里隔,几时重见得。最苦子规啼处,一片月、当窗白。
霜天晓角 〔宋〕张 辑
暮天云阔,懒泛琴三叠。恰有梅花相伴,窗儿上、一枝月。
忆别恁时节,吟情谁共说。敧枕偶成清梦,画角晓、更愁绝。
霜天晓角 〔宋〕葛长庚
五羊安在,城市何曾改。十万人家圜闠,东亦海、西亦海。
年年蒲涧会,地接蓬莱界。老树知他一剑,千山外、万山外。
霜天晓角 〔宋〕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词牌说明·
词牌《东风晓角》又名《月当窗》《长桥月》。双调四十三字。上阕四句三仄韵,下阕四句,三仄韵。《钦定词谱》将下阕首句作二字断句,不足取。
相关资料:元高拭词注“越调”。张辑词有“一片月当窗白”句,名《月当窗》。程垓词有“须共踏夜深月”句,名《踏月》。吴礼之词有“长桥月”句,名《长桥月》。
诉衷情〔偶相逢〕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特别提示:
按其格式完美及宋人以后仿填数量看,《诉衷情》词牌此体当推为正格。另有一格,即仅于上阕末句前衬一字为引领,或云衬字格。见欧阳修词。 其它变格不做解析。
衬字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领〕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诉衷情 〔宋〕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偶相逢 〔宋〕贺 铸
彩山涌起翠楼空。箫鼓沸春风。桂娥唤回清昼,夹路宝芙蓉。
长步障,小纱笼。偶相逢。艳妆宜笑,隐语传情,半醉醒中。
诉衷情 〔宋〕李清照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诉衷情 〔宋〕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词牌说明·
词牌《诉衷情》又名《偶相逢》,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仅于上阕末句前加一字成四十五字,见欧阳修词。另有单调及三十余字格不予推荐。
苏幕遮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特别提示:上阕前两句多为对仗,后阕前两句可对仗亦可不对仗。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 〔宋〕范仲淹
怀 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 〔宋〕赵 文
绿秧平,烟树远,村落声喧、凫雁归来晚。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
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客落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
·词牌说明·
本词牌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亦名《鬓云鬆令》。后阕与前阕无异。
本词牌像个资料:《苏幕遮》来自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西域。幕,一作“莫”或“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引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如张说《苏摩遮》五首),以配合《浑脱舞》。《新唐书•宋务光传》载吕元泰上唐中宗书曰:“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为《苏莫遮》。”可见此曲流传中国尚在唐玄宗之前。后衍为长短句。敦煌曲子词中有《苏莫遮》,双调六十二字,宋人即沿用此体。《词谱》卷十四谓“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误。此词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作“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