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课吏馆冠军

时间:2024-08-31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卫洪平  阅读:

  “艺文存略”是《秦中官报》的品牌栏目,每月刊登课吏馆学员的课艺。选稿标准严苛,用樊增祥的话来说,“选择必精,中驷勿取”(中驷指中等的马)。课吏馆每次月课都由樊增祥拟题,称作“藩宪月课”或“臬宪月课”。四十名学员交回的课艺,也由樊增祥逐篇审阅品评,分出等次,进入超等前三名,才有资格登报。有时还选登藩台(臬台)的评语。

  国家图书馆北海古籍馆收藏的《秦中官报》,是史学家陈垣先生的遗赠,保存了十一次课吏馆月课评选出的超等课艺,时间是1904年6月至1905年5月(课吏馆8月放暑假)。十一次月课,瑞玑有七次被评为超等第一名,三次被评为超等第二名,一次被评为超等第三名。

  青年瑞玑卓荦不群的文章经济,在课吏馆像风筝一样放飞了,绚丽多姿。

  二

  那时正值日俄战争。

  沙俄对中国东北这片广袤、富饶然而防守力量又很薄弱的地区,早已垂涎三尺,军事占领步步紧逼。

  庚子国难前,沙俄驻中国公使最早提出倡议,要联合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出兵镇压义和团。当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攻时,俄军有四千八百人,占联军四分之一还多。攻陷北京后,沙俄仍继续增兵。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自任总司令,兵分六路大举入侵东北,强占了奉天、吉林、齐齐哈尔等东北主要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接着通过签订《辛丑条约》,沙俄又从中国攫取了大量利益,可谓八国联军中的“大赢家”。

  沙俄企图独吞中国东北,与日本“大陆政策”制定的侵略计划相冲突,于是1904年2月6日,日本挑起战端,突然袭击了停泊在旅顺口的沙俄舰队。

  这是一场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昏聩无能的清政府竟然宣布“局外中立”,划定辽河以东地区为“交战区”。

  对这场发生在中国领土的战争,瑞玑极为关注。

  战争爆发后,樊增祥根据“关心大局者尤迫欲知其战事”的需求,让官报局与上海电报局签订协议,由对方将美国路透社每日电信,及时发送到陕西官报局,使得“刚日之事,柔日即知”。官报局就设在课吏馆,这样一来,瑞玑和其他关心战事的学员,几乎能与京津沪地区的读者同时看到路透社的战况报道。另外还能从课吏馆订阅的《北洋官报》《申报》《中外日报》等报刊,获取方方面面的消息。瑞玑“谁园藏书”里有一册《日俄战纪》,当是那时买下的。

  战争胜负将是如何?

  俄胜,中国会怎样?

  日胜,中国又将怎样?

  6月,课吏馆举行第一次“藩宪月课”,便以日俄战争为题。拟题的樊增祥满怀忧虑,说:“无论谁胜谁负,彼战既终,我患伊始,这是国人的切肤之痛啊!诸君怎么看?有何良策?请畅言之!”

  瑞玑一鸣惊人。文章劈头就说:

  大盗劫人,人将延颈帖耳而待之。一盗出而争其利,则两盗相持,而遇盗者可以缓其害。相持不决,至于劫人之盗亦终为盗劫,则以盗制盗,而遇盗者更可以快其心。然而……推其究竟,势必劫我者挟怨以相仇,劫盗者挟恩以相胁。一盗之害未除,两盗之害叠至也!

  仅百余字就透彻地揭出日俄的真面目和这场战争的本质,警示国人:战争爆发前是“一盗之害未除”;战争爆发后,则无论谁胜谁负,“两盗之害叠至也”。

  那时舆论界有另外一种声音。

  在日本,留日学生创办的《江苏》《浙江潮》等报刊,一方面痛恨沙俄的霸凌行径,一方面又把日本看作和中国同文同种的国家,认为“今日之战,我中国不能不表同情于日本,而图扩张黄种之势力,以阻亚利扬(今译雅利安)人东渐之路”。

  在国内,政商界、知识界也不乏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日方者。譬如蔡元培、何阆仙在上海创办的《俄事警闻》(后改为《警钟日报》),评说栏里就有袒日抑俄的观点。《俄事警闻》向全国三十个城市发行,瑞玑每期都能看到。日常间人们热议,“倚盗御盗”的论调也听到不少。

  鲁迅那时正在日本留学,对《俄事警闻》袒日抑俄的观点明确表示反对,认为“这太无远见”。并让准备回国的沈瓞民向蔡元培等转达自己的意见:“日本军阀野心勃勃,包藏祸心,而且日本和我国邻接,若沙俄失败后,日本独霸东亚,中国人受殃更毒。”

励志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