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作家创作靠的是对社会生活的收集、挖掘、加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集创作素材是创作的基础。
文学创作离不开虚构,但是虚构的根始终系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没有深厚的社会生活积累,要构思出精彩的细节,可能难上加难,弄不好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败笔。
这里我谈一种积累社会生活最简单、最有效、最考验人的方法,那就是随记。这里的随记,是随时记,及时记得意思;不是想记就记,随便记得意思。这个方法最简单就是只要作者勤奋,好做。这个方法最有效就是生活生活中很多精彩的东西,我们不易漏掉,不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掉,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加工的细节会更生动,或许还会成为经典。这种方法考验人的地方是做一天容易,做几天也不困难,难就难在长年累月的坚持。
我读高中时,语文老师竹红讲作文课时,说到俄国著名作家《死魂灵》的作者果戈理怎样收集创作素材。他说:“果戈理在戏院里看戏,听到有特色的话及时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这样,果戈理就有写不完的素材。”后来,我才知道:竹红先生不仅是教学的能手,而且是写作高手,是荒唐岁月里落难的凤凰。如今,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受这个故事的启发,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记下了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并且长年累月地坚持下来了。
我总有写不完的东西,只是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有构思时感觉非常好,写出来却不咋地的时候。碰到这种情况,一反思是自己写了根本不熟悉的东西。瞎编乱造会好吗?天知道。
真实的细节,是作品的生命所在。精彩的细节往往成就经典的作品。社会生活五彩缤纷,需要我们炼就一双慧眼去发现,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采摘。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绚烂的精神之花也在这个过程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