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代大才子杨慎所作《临江仙》不只诠释了经典的《三国演义》,本就是唐代教坊曲目的《临江仙》更是讲出了那段能与三国媲美的隋唐英雄传。
在历史上,隋唐时期像极了三国,战火频繁、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历来都是演义小说的热门题材。因为演义小说的盛行,关于隋唐英雄的故事,人们也是耳熟能详。在这些隋唐时期的英雄里,有一位武将一生几乎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但却被后人吹捧成“战神”,而且还有一个很牛的名字,这个人就是大唐第一王爷李神通。
西安碑林博物馆就展出了这位史上最幸运的常败将军的全套国宝葬具。历史的真相往往比小说更精彩,尤其是当有文物真真切切地在你的面前述说真相的时候。
李神通(577年—630年),本名李寿,古人不光有名还有字,所以任性的李寿给自己起了个神通广大的名字——神通,于是人们就纷纷称呼他“神通小李”了。他可是真正的权贵子弟,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隋朝海州刺史、郑孝王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堂弟,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可以说是隋唐时期最幸运的一个武将了,很多战功卓著、手段比他高明、本领比他厉害的英雄,最后结局都不太好,但他却享尽荣华富贵,名留千史。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全国各地的李氏宗亲除了李神通一支外无人响应。这使得李渊对这个唯一的响应者李神通堂弟感到很是欣慰和感激,但没想到李神通一打起仗来就“坑爹”。
李神通一出兵碰到的是军力较弱、粮草也供应不上的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两兄弟。被围困在聊城的两兄弟不想打了就来投降,可是李神通不干了,想着我兵强马壮,你瓮中之鳖,况且我叫李神通,还没大显神通呢!有一个叫崔干的手下,有才能,人也比他正常,劝他说:“既然宇文化及要投降,就赶紧收了他吧。现在大军在外面交战了很长时间,士兵们都很疲惫了,另外窦建德已经带兵朝这个方向打过来了,再不走就晚了。”本来崔干说的是大实话,但是李神通不爱听啊!还把崔干关了起来,下令士兵攻打宇文化及的聊城。宇文化及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一顿猛攻倒也能拿下聊城。如果是这样的话,李神通后来也不会被戏称为常败将军了。
在攻打聊城的唐军之中,还有一个将领叫赵君德,是贝州的一名刺史。此人作战十分勇猛,开打还没有多久就率领手下攻占了城头。赵君德打得这么威猛,无形之中就抢了李神通的风头。李神通十分羡慕嫉妒恨,又开启了“任性模式”,竟然下令撤军!赵君德在城头上打得正酣,回头一看友军全部撤退了,心里那个气啊!他在城头上破口大骂,干脆也不打了,率领手下士兵退出了战场。如此一来,聊城最后也没能打下来。宇文化及和弟弟宇文智及反杀,把李神通打得落花流水。
打不过正规军也就罢了,李神通还非要拉着李世勣、魏徴以及唐高祖的妹妹同安公主等人打窦建德的农民军,结果农民军也打不过,全军覆没都被抓了。好在窦建德是条汉子,攻下聊城,杀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这些个乱臣贼子后,对被抓的李神通和魏徴、欧阳询、虞世南、李世勣、同安公主等人却以礼相待。
后来神通与侄子李世民攻打刘黑闼,结果还是战败逃跑。他连战连败,屡败屡战。不过好在哥哥李渊和大侄子李世民都没降罪于他,反而还不信邪,屡屡重用,仍让他统帅大军。能跟对人并为之忠心耿耿,这也许才是他真正的神通吧!
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李神通被封为郑国公,不久改封永康郡王,再改封淮安郡王,以右翊卫大将军一职担任山东道安抚大使,山东地区唐军皆受到李神通的管制。武德四年(621年),授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武德五年(622年)拜左武卫大将军;贞观四年(630年)十二月薨于长安延福里,享年54岁,被赠司空、谥曰靖王;贞观五年(631年)十二月十一日陪葬于景皇帝李虎永康陵(今陕西三原县陵前镇焦家村)。不仅李寿自己,他的11个儿子都被封王,新旧《唐书》均有传,真是命超好的神通。这么一个有趣的人,一段有趣的历史,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